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教师教育莫忘初心:服务基础教育

作者简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督导专家、广东省督学,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教育经济与财政、教育产业资本化、校长领导力与学校发展、基础教育、比较教育(中美教育比较)。参著《2001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简明教育经济学教程》《教育财政学研究》《流动儿童子女义务教育及财政问题研究》等。

如果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引导人们正确做事并达至目标的良方,那“因为走得太远,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则指出了现实中我们往往偏离甚或远离目标的“经典病灶”。遗憾的是,作为教育事业“工作母机”的教师教育也未能幸免。

教师教育,顾名思义,是“教师的教育”。这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把还不是中小学教师但愿意到中小学做教师的人培养成合格的教师,这被称为“师范教育”或“教师培养”;其二,把已经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成好教师,这被称为“教师发展”或“教师培训”。

这些年,教师教育无论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都饱受社会诟病:师范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基本不会教学;教师培训对改进教育教学基本没有帮助。师范院校当初为了“师范性”和“学术性”之争走向了“综合化”发展的道路,然而综合化之后,其“学术性”未见得能与当初要争的那个学术志向相匹配,而“师范性”却实实在在被大大削弱了。这直接导致的后果是,更多优秀的中小学校招聘新教师时不再从师范院校、从师范教育体系毕业生中去招聘;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越来越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培训从“福利”变成了“鸡肋”!

教师教育何以至此呢?

究其根本原因,不在于教师教育的模式未能创新,也不在于教师教育的内容未能优化,而在于教师教育忘记了它的初心!

教师教育的初心何在?这要回归到教师教育的本原。如前所述,教师教育的本原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培训教师,它服务的对象是指向基础教育的,它赖以存在的事业基础也是指向基础教育的。

其实,陶行知先生对此早有论述。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曾在《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等文中指出了师范学校和中心小学的关系,“师范学校的出发点就是他所要传播的中心学校”“师范学校既以中心学校为中心就得跟着中心学校跑”“中心小学是师范学校的主脑,不是师范学校的附属品”。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中心小学”是基础教育的代称,这即为师范教育的“初心”所在。

然而,现实中的教师教育却几乎与基础教育“隔空相望”:绝大多数的教师教育研究者并没有经常深入到中小学去研究中小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大学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如火如荼相去甚远。为了追求所谓高深的“学术性”,师范生所学的学科知识倒是有高度和深度了,但是对于中小学的教材却少有研究甚至毫无了解,对中小学生的一般性学习成长规律、学科学习规律更是一知半解,这样的师范毕业生到了中小学怎么可能不出现课堂教学手忙脚乱、班级管理无计可施的现象?

所幸的是,教师教育的改革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必须充分发挥其教育事业“工作母机”的作用,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然而,教师教育的改革质量,不能单纯在技术模式、工具手段上下功夫,而是必须回到教师教育的初心。偏离初心的改革不仅不能达致目标,反而只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偏。

如前所说,为基础教育培养、培训教师才是教师教育的初心。因此,若要教师教育的发展能够达至服务基础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教育必须对标基础教育,以基础教育为靶心,把基础教育作为自己首要的研究对象,明了基础教育的目标、理念,才能明了教师的功能,才能明了教师培养、培训的方向。

第二,教师教育的研究者和教师必须熟悉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并经常深入基础教育学校,不熟知基础教育的教师教育者不是真正的教师教育者。

第三,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以中小学为中心的协同育人机制。要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始终处在中小学的场域之中。要如顾明远先生所说,让“师范生一进师范学校的校门就应该接触中小学校,接触孩子”。

第四,教师教育的体系必须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既要关注职前师范生培养,又要关注职后教师专业成长,并以职后教师培训反哺职前培养;只有参加过职后教师培训的教师才能更充分了解教师成长规律以及中小学对教师胜任特征的需求,这对于参与师范生培养的教师教育教师至关重要。

第五,教师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紧密对接,教师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同频共振,要用期望学生未来会用的方式去培养学生。

第六,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学内容必须充分反映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专业知识教学不应该是以学科体系为本的,而应该是以中小学教材为本的;教师教育最有价值的学科课程教学参考资料不应该是高深的理论教材,而应当是中小学的教材。(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8-07-0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