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聚焦陶行知“生活教育” 促进新时代教育发展

7月14日至17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基金会主办的纪念陶行知 “生活教育”的“第一次发现”100周年学术论坛在广州隆重举行。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原纪检组组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田淑兰、陶行知教育基金会执行会长崔祖瑛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陶会会长朱小蔓发来致信。开幕式由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德雄主持。中陶会常务副会长杨东平、周洪宇,中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增仪,陶行知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苏新颖,中陶会副会长陈洛、李洪天、顾久、孟凡杰、姚文忠出席会议并分别主持各个会议环节,陶行知孙女陶铮夫妇、副秘书长朱建人、杨东、陈会忠、张卓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陶研会和中陶会各分支机构的领导与陶友500多人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众多知名陶研专家学者,围绕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发展历程、当代价值和当代实践三个维度展开,集中展示生活教育提出前100年的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反思生活教育提出100年来中国教育的重大变革,展望未来100年生活教育所起到的社会引领作用,以三个“100年”打通历史与未来,展现生活教育的时代魅力。同时也分享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基层学校研究实践生活教育学说的典型经验,突显生活教育不同视角的研究、不同形式的实验,进而推动生活教育的现代化,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

  


回望历史:陶行知“生活教育”产生的必然性

周洪宇的报告主题是“生活教育百年”。他指出,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是历史必然,可以从工业化、全球化、现代化三个概念来把握“生活教育”产生前一百年人类社会与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生活教育的历史作用具体体现在陶行知发起的七大教育运动实践中,以及生活教育学说的六个特征和六种精神;展望未来,陶行知的思想遗产、实践遗产和精神遗产将在未来一百年乃至更长时间发挥积极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产生之前一百年甚至更长一个时间段人类社会进步与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怎样的呢?

周洪宇在主题是“生活教育百年”的报告中用三个概念来把握它,即工业化、全球化、现代化。其中,“工业化”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早期工业化”);“全球化”是指第一次全球化(又称“早期全球化”);“现代化”也是第一次“现代化”(又称“早期现代化”),它们与今天的“工业化”(又称“第三次工业革命”或“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化”(又称“21世纪全球化”)与“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是有本质区别的。

周洪宇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整个过程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早期,以及第二次教育革命早期,中国基本上都错过了,但生于19世纪末期的陶行知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期和第二次教育革命中期,因此他的“生活教育”就面临着如何适应人类社会进步,尤其是中国社会如何追赶世界早期工业化、早期全球化、早期现代化,特别是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这是历史赋予他那一代人的历史使命。而陶行知以其过人的才华与卓越的努力,与他那一代教育家共同很好地回答了历史命题,并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实践和精神遗产。

从陶行知“生活教育”产生之前一百年人类社会进步与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可以清楚地看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

当代价值:中国本土现代教育的永恒观照

田淑兰在讲话中指出,长期以来,生活教育以其丰富的实践性、能动性、创造性对中国教育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既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在生活实践中验证知识;也关注在生活实践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突显人在改造社会中的价值;还关注个体在生活实践中的突破、创新和发展。这些重要思想对我国乃至其他国家教育改革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朱小蔓会长在发来的致信中指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所蕴含的“贵生”、“知行合一”、“博爱平等”、“面向全民”以及“持续终身”等精神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路向之一,在探索并提供多样化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教育现代化之路方面,必将发挥更大更强的激发作用。当代中国教育理应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指导下,凝心聚力,立足教育实践,多做事情,服务社会,为中国教育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原贵州省人大副主任、中陶会原副会长顾久在主题报告“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当代价值”中提出了三个解读。一是底色价值,如“有理想、有道德、有学识、有仁爱”等好教师标准凸显了陶行知先生的底色要求;二是纠偏作用。在当今中国,只要传统“三中心”的教育方式还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就一定有纠偏的意义,依然有反对异化、保障自由的永恒价值;三是解决当代教育问题。当今的中国已经进入一个个体化、世俗化、平庸化、功利化的时代,与那个国难当头、存亡绝续之际产生的利他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陶行知生活时代很有距离,应该考虑并提出“如果陶行知先生在当下,会怎么办?”也许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可以提供一条生路。

蓬勃实践:生活教育的盎然前行

田淑兰主任认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凝聚了一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当代的践行者、传播者,志在研究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推动中国教育的当代改革,陶行知教育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沃土,理应融入当代教育改革的大潮之中,服务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奋斗目标。

中陶会副会长、知名基础教育专家姚文忠介绍了中陶会1985年成立后全国陶研实践典型的发现、发展历程和总体状况,凸显出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实践指导作用;中陶会常务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结合大量形象生动的案例、国内外信息对生活教育发挥新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阐发,着重从?“生活教育的当代实践”视角给出了从教育哲学到实施路径以突破应试教育重围的生活教育之路。

此外,扣紧当代生活教育实践的思考还有:香港教育大学何荣汉博士“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从STEM、STEAM到STEAMER教育”的主题报告;南京晓庄学院博士刘大伟 “生活教育与新时代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的报告;全国知名教育局长,教育改革先锋人物汤勇“美好的教育应该回归生活”的朴素又真实的报告。

论坛还组织安排了丰富的实践展示环节。

先是区域陶研论坛,陶研工作在全国的蓬勃推动有赖于区域陶研各层面的有力推动,是真正的一线风采!来自贵州陶研会的全奕女士作“大山脊梁,肩挑道义,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记全国陶研系统提升贵州毕节教育软实力第一个三年行动成果汇报”;广西梧州市万秀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钟毅平先生交流主题是“践行行知均衡教育思想,有效推动‘学区制’改革”;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微型学校联盟理事长张平原先生,汇报了学校联盟学习运用生活教育理念的经验;新疆巩留县的孙凤梅校长,作了“陶花满园育桃李,陶香四溢谱新篇”的报告;湖州市陶研会常务副会长钱月新带来了“研训融合,稳步推进;区域辐射,渐行渐深”的展示;江苏省陶研会常务副会长、陶研专家王铁军教授,代表江苏省陶研会作主题交流“缤纷行知路,风雨陶研情——江苏省陶研工作汇报”;山西省陶研会副会长、太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程太生教授交流的主题是是“行知合一服务区域教育,薪火传承共育时代新人——山西陶研30年经验交流”。

学校陶研展示同样精彩纷呈,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用来比喻这些对陶研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陶研典型学校再恰当不过。河北省石家庄市行知小学张情校长交流的主题是“向海阔天空奔去——让学生在自由向上的生活中和谐发展”;江苏省南通市八一小学的袁新华副校长作了“徜徉在生活世界的科学教学——来自南通八一小学的校本实践”的报告;杭州市行知小学的楼叶通校长分享了“儿童生活力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的展示;长春市第二试验小学的王艳军校长汇报了“以儿童为中心,快乐教育,筑梦成长”的成果;湖北荆门海慧中学的彭继雄书记作了“生活实践教育——阳光教育新探索”的大会交流;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六中学的孙艳丽校长给大家带来的是“践行行知生活教育,构建学校发展新高度”的汇报;陶学渊源深厚的浙江湘湖师范衣钵的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的党委书记作主题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高等职业教育的传承与实践——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大会交流。这些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陶行知教育思想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对当代各级各类教育都有强大的指导意义,都能既可以从理念又可以从实践操作层面提供具体指南。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醒我们“我现在想把生活教育的特质指出来,目的不在于要使大家知道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之不同,并且要使大家知道把假的生活教育和真的生活教育分别出来”。在新时代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本次论坛为我们梳理、思考、践行真正的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提供了新契机,也必将砥砺陶研界人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担当历史使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而努力奋斗。(新闻来源:网易新闻)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8-07-1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