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冷”面老师的“热”乎心

同行中显得沉默寡言,课堂上却神采飞扬;是学生眼中的“冷面名捕”,却深受学生喜爱;没有教授头衔、不是博士、鲜见科研成果,却广受师生尊敬,力荐其参加教学贡献奖评选……这样的大学老师尚不多见,但周先贵老师是一个。

周先贵,长沙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力学系老师,主讲基础力学,在普通的讲师岗位上奉献了近三十年,“冷”“热”之间,传播着师者仁心。

“高冷教师”的活跃课堂

“周老师独来独往的,除了见面礼貌性的招呼,他很少主动跟人聊天。”“他不擅交谈,往往说不上三句话就会冷场。”听说我们要采访周先贵老师,他的教研室同事无不表现出可能碰壁的担忧。

采访周先贵,确实碰过几次壁,我们从2014年就要采访他,被婉拒了好几次。

我们决定“蹭一次课”。

长沙理工大学综合教学楼二楼一间教室里,周老师在讲基础力学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他单薄瘦小的身形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为解释一个枯燥的力学知识,双手不断比划,生活中的案例信手拈来。他浑身散发出的自信与愉悦,和之前我们了解到的那个周老师判若两人:三尺讲台才是他的华丽舞台,而他就是这个舞台最耀眼的主角。

周先贵的课堂没有趴在桌上的学生。同学们跟着他的思路,时而在笔记本上疾书,时而抚掌会心一笑。

“我很喜欢周老师,他很幽默,常有小笑话穿插课堂,也会教一些英语、日语、德语的力学词汇,内容很丰富。”课间,和几个同学聊天,王姗玲同学说,“惩罚我们的方式就是擦黑板,时间长了,其他人也就知道谁被叫去擦黑板便是学习分心了,起到了很好的警醒作用,也保护了我们的自尊心。”

王姗玲同学有一次因为没有休息好,理论力学课上十分困,于是自己主动站起来,在全班惊讶目光中默默走到最后,站着听完了课,“这种场景也只有在周老师的课堂上出现过。”

课堂很活跃,课间更热闹。很多同学围在老师身边,二十分钟的休整竟成了补充答疑时间,同学们愣是没给周老师喝水休息的机会。

“冷面名捕”的火热心肠

“您知道学生戏称您是‘四大名捕'之首么?”在土木学院的教务室,我们终于做通了周先贵老师的工作。

说他是冷面名捕,是因为他十分严格,“一分都不通融”。“我给成绩非常认真,平时不来、作业不做、考试还抄,在我这里59分都不会通融。”周先贵说。

考试时令同学们“闻风丧胆”,其他时候却让大家感觉如沐春风。

周先贵是力学老师,却经常帮学生补数学。他有自己的一套数学习题册和教材,会给有需要的学生分享。“在看他们的作业的时候,我也会留心他们是不懂物理原理还是因为数学计算跟不上。”课堂上他也会时不时帮学生推导某些数学公式,进行详细的数学演算,很多学生在数学课上没弄懂的问题,却在他的课上弄明白了。

“周老师的作业从来都是自己一本本改,不用助教,哪怕最多的时候有400来个学生,他也是自己亲自改。”土建学院教务李奕说。

“我不用学生助教改作业,因为在批改的过程中你需要查找教学中的问题,这个不是学生助教能够做到的,这样的话批改作业的目的就不能达到了。”谈到学生作业,周先贵表现得很自豪,“我的原则是加量不加价,再多的作业我的质量绝对不打折扣。”

“你看,这是周老师改的作业,纠正到每一个直角的垂线,比我小学老师批改得都细致。”邓子豪同学拿出一个旧本子,本子已经破了,“是周老师亲自细心地用订书机把本子又重新装订了一次。”这份作业是一道力学作图题,由于垂直线画得不准确,周老师用直尺和红笔给他订正了每一个角度的垂线,并在题目末尾将错误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备注。

“因为你必须通过作业查找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找到了问题再在第二次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只要学生做了作业,即便是不会,他也一定会有印象,二次讲解就能给他二次学习的机会。”周先贵说,老师每次精心的批改,对学生影响很大,也端正了对作业的态度。批改的痕迹,像一面无声的警钟,本身就是一种督促。

周先贵还有认识所有教过学生的“特异功能”,甚至还记得毕业多年的学生姓名和他们当时上课的细节。在校外做义工的吴舒婷,一年前的力学老师便是周老师,“老师老远就认出我来,喊着我的名字和我打招呼!”

“闲冷学者”的激情所系

在高校,教师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忙于科研工作,职称、论文、课题,包括各种人才帽子,哪一样都离不开科研,因此,很多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科学研究上。

但周先贵在这一块显得很“闲冷”,说得也是云淡风轻:“我的能力弱一些,我没有做科研项目,就只能把我能做好的事情做好。把学生服务好,这也是工作,这是我的选择。”

周先贵不是不做学术,而是主动放弃。周先贵也有两次读博的机会,但当时,正值长沙理工大学力学教师奇缺,他必须承担将近400个学生的力学课程教学任务。他没有向任何人提出求援,也不愿意“混”个博士文凭,两次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就这样不了了之。

他的激情全部系在了学生和课堂。

这学期,周先贵要给230个学生讲授基础力学课程。按照他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惯例,每个学生每周做9道力学题,以平均一本作业需要10分钟批改来计算,每周用于批改作业的时间接近40个小时。

选择了学生,选择了课堂,一切从学生和课堂需要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就顺理成章。

为响应学校“三化”号召(教师国际化、博士化、工程化),周先贵也在企业做过两年的工程监理。“我做工程监理也是很认真的,做工程监理可以帮我积累力学的实际案例。力学本来就抽象难懂,有实际案例,学生会学得轻松些。”

有了这些经历,周先贵上课就能达到金庸所说的“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上课的时候我都是不拿教案的。”他认为,把教案装进脑袋里,就能有多余的时间观察学生的反应,进行及时的教学调整,就能有更多的可能思考更有趣的知识呈现方式,“所以同样的内容我每次讲的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会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我的课堂结构和方法。”

周先贵多次拒绝评先评优。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资历不够,没有带毕业论文,也没有做科研项目,仅仅上了本科的力学课程,“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一面。我就适合教书,这也是为大学做贡献吧。”周先贵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9-03-26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