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委员质疑:收费考试繁多 沦为圈钱黑洞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资料图片:转变考试观念需要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

    当前,注册会计师、计算机等级、外语职称、艺术考级等各种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加上教育部门的各种竞赛考试种类繁多。除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就学资格考试外,我国每年报名参加各类考试的人有上千万。但这些收费由谁来监管?收费是否合理?昨天(13日),全国政协委员朱佩玲直指这些收费考试存在的弊端,认为收费考试容易形成利益“黑洞”。

    “据统计,2006年大学英语四、六级报考人数达600万人,按每人收费200元,一年就近亿元。”刚见到记者,朱佩玲委员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说,目前社会上形成的“考试热”,既有职业技能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正常因素,也有非正常因素,如个别部门受利益驱动热衷于考试,以及一些培训机构刻意炒作和人们对各种考试的盲从等。从现阶段收费考试的发展看,收费考试已引起有关考试管理正常秩序的混乱,存在一些问题。

    收费考试存在三大弊端

    ■弊端一:收费考试藏利益黑洞

    “目前一些收费考试已经形成利益‘黑洞’。”朱佩玲委员说,每年外语职称考试,每人收考试费用不低于200元,参与者每年达百万人,收费考试总额近亿元。“有些考试一次收费就有几千万元,而钱的用途和去向,对外界来说是一个未知数,国家的税收也就这样大量流失。”

    ■弊端二:考试辅导班鱼龙混杂

    “按照规定,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才能举办培训班。但一些资质不够的培训机构滥竽充数,举办各种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一些主办者找人冒充著名教授,欺骗学生;个别租用别人的办学许可证,以他人名义办学;有的为争夺生源而大打出手,这都说明现在考试辅导班鱼龙混杂,培训市场混乱,必须进行治理。

    ■弊端三:盗版教科书充斥市场

    朱佩玲委员说,定向的、畅销的收费考试用书,使得各家出版社都竞相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图书价格,盗版者更是不甘落后,由此造成一些粗制滥造、质次价高的盗版教科书、参考书充斥市场,既误导考生,也扰乱出版发行秩序。“这也造成出版发行秩序受到冲击。”

    【委员建议】

    合并相近考试 减少考试机构

    “尽管有些考试制度是否合理已受到人们质疑,但客观上这些考试却大行其道。我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对收费考试的风气进行规范化管理。”

    朱佩玲委员建议,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各类收费考试行为进行引导和监督,而不是“越俎代庖”地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并从中获取利益。

    朱佩玲委员同时提出,应建设标准化题库,减少相关考试成本,一次考试,能多种途径、多次使用。

    此外,她还建议,“在一定范围内组织的考试,有关单位和各地应给予认可,合并相近类别的考试,整合减少考试机构。”

    公布收费标准 收支分开管理

    在规范收费考试的价格方面,朱佩玲委员建议,收费考试部门和单位应在收费场所公布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不得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价格、财政部门可以采用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或书面征求意见等形式,征求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

    最后,朱佩玲委员建议,考试的各种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即部门和单位收取考试费全额上缴同级财政的预算外资金专户,支出由部门和单位按照财政部门核拨资金的用途安排使用。同时,收费考试自觉接受财政、物价、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记者 赵磊)

    政府应与一切收费考试脱钩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29日报道 考试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检验教和学的质量与效果,二是选拔优秀苗子。由于培养人才的多样性,决定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后来又多了一种考试:资格考试或水平测试,这好比市场商店所设的“公平秤”,因为它要面向各种商品和广大顾客,因此这一计量工具必须有很高的精确度,测得数值要能反映考试者的水平和能力,否则这台“公平秤”就不具备“公信度”,必须撤出市场。

    现在考试被异化了。

    一是某些不懂教育的官员或领导认为可以通过考试来督促学生学习,可以通过多次考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于是就出现了大大小小各种考试以及各种应试的辅导材料、应试的辅导班和补习班。学生被这些应试的题海、大量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身心疲惫,心理扭曲。

    二是考试被异化成“摇钱树”。一些对金钱嗅觉敏锐的人发现考试中“商机无限”。开始是教育部设置“考试中心”,接着人事部紧紧跟上,现在几乎各部委都有了考试机构,各省市也有相应的考试院。于是我国成了世界上“考试大国”(考试人数当然世界第一)、“应试强国”(中国学生的应试能力外国人自叹不如),但我国仍是“教育弱国”(几乎没出现一位世界公认的大师,也没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教育部门、中学都追求高考状元,或以获得国际物、数、化奥赛金奖为荣耀。殊不知有些西方的著名大学和学术大师并不欣赏某些金牌获得者,认为有的学生只是做题的机器,没有研究能力,有的学校或导师甚至想把他除名。

    由于政府部门把持了各个考试机构,考试成了政府行为,成了考试产业链上的垄断尖顶。怎么考、何时考和考什么,一律由政府部门说了算。政府部门是贯彻方针政策、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的机构,为什么具体到每一门业务课教什么、考什么、怎么考都必须由政府部门说了算?这些委员、官员哪来那么高的积极性?看到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的审计报道,才恍然大悟。以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为例,2004年审计报告揭露,自1989年以来,该委员会违规集中各地考试费2.24亿元未上缴财政专户,并从中“坐支”1.9亿元。该委员会知过不改。2006年审计署第5号审计公告再次揭露,该委员会应缴而未缴的考试费用达4771.45万元。几千万乃至上亿是多大的一个“小金库”,竟然让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行“坐支”了。这么大的摇钱树对政府其他部门的官员是多大的诱惑!这就是各部门的“考试中心”、“考试院”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的真正原因。考试产业成了腐败的温床。

    这条考试的磁力线往前一直传递到幼儿园和学前儿童,往后一直延伸到在职人员。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资格证书考试、职称考试,给在职人员的精力和财力带来极大负担。实际上,这些考试对他们的本职工作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往往并无帮助。

    扭曲的考试给社会带来许多扭曲的现象:作弊成风、漏题泄题、职业枪手、考前叫卖答案、作弊公司、超微型电子作弊器件、假文凭假证书等等。考试产业链成为社会黑暗面的滋生地。

    建议把入学考试命题权还给学校(可由若干同类型学校共同命题,联合招生),把招聘考试权交还给企事业单位(可由若干单位共同命题,联合招聘)。建议把“资格考试”、“水平测试”交给有资质的民间机构办理,其“公信度”由市场决定,优胜劣汰。政府同一切收费考试脱钩,如一定要由政府举办,就全部免费。解决应试教育的突破口从这里开始。(孙复初)

    戴家干:理清观念 改造我们的考试

    大学考试方法改革迫在眉睫

    新"托福"考试变化大:口语、写作必考且计入总分

    教育部正在研究国家考试题库 确保考试的公正性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3-1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