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徐衍昌:在学生心中编织“人文梦”


刚上任不久,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以下简称衢州一中)校长徐衍昌就收到一封学生来信,反映学校图书馆在五楼,藏书和设施陈旧,借阅非常不便。回这封信,他用了两年时间。今年11月,一座投资达40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设施齐全、包含新图书馆和校史博物馆的综合楼将投入使用,他还以著名校友金庸的名字给这幢大楼取名为“金庸楼”。在师生眼里,他是一位极具人文情怀的校长。

人文校长的人文教育梦

9年前,徐衍昌曾经在衢州一中担任过4年的德育副校长,20158月从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岗位上转任衢州一中校长。上任之初,有几名学生喜欢中午在校长室附近的走廊里大声朗读,这让有午间小憩习惯的徐衍昌很不适应。“学生的刻苦精神让我感动,只能是我去适应他们的朗读声,现在要是没有这个朗读声,中午还真就睡不着了。”徐衍昌笑着说。

今年9月开学,他安排学校摄影师为每名新教师留下了上第一堂课时的照片,并在每张照片上留言:“让时光定格你为师最初的模样,不忘初心,携手前行!”他亲自选定相框,将一张张照片装进相框里,送到新教师的手上。

作为历史特级教师,徐衍昌对人文教育有着独特理解。在他看来,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了,人与自然的割裂、人与人的冲突日益凸显出来,在这种形势下,为学生绘就人文的生命底色就显得尤为重要。衢州一中始建于1902年,培养了8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文化名人金庸、影视明星周迅都毕业于此。继承学校办学传统并发扬光大成为他着重思考的问题。结合衢州一中110多年办学传统,徐衍昌提出了学校的人文教育办学特色。

用人文活动滋养人文情怀

去年高考前夕,徐衍昌和高三教师一起变身为食堂工作人员,为学生发放由教师们亲手制作的发糕和粽子,帮助高三备考学生减压,活动中许多学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活动结束后,一名学生走到他面前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校长,谢谢您,我们很温暖、很感动!”学生的举动给了徐衍昌深深的触动。“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仅仅靠空洞的说教,所倡导的人文精神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要通过创设人文环境,开展充满人文情怀的育人活动,让学生置于特定场景中自主体验、自主感受、自主内化,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目标。”徐衍昌说。

在徐衍昌的推动下,每年中秋节,学校都会举办以“明月千里寄相思”为主题的“中秋音乐诗会”,本校师生、家长、自发赶来的校友相伴而坐,聆听诗歌和音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重阳节学校食堂会为学生准备刻有“给长辈打个电话吧”字样的“孝心馒头”,食堂门口的桌上摆放了20部手机,供学生和家人通话。每年学校还会邀请杭州交响乐团、浙江省青年艺术剧院等高端艺术团队来学校进行专场演出。18岁成人仪式上,学生要向家长90度三鞠躬……徐衍昌深信,当一项活动背后蕴含了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并以某种仪式固定下来,置身于其中的学生便能够获得人文的滋养。

学生真正需要的,就是学校应该满足的

“学生真正需要的,就是学校应该满足的。”在徐衍昌的主导下,学校着重构建了演讲与辩论、文学欣赏与写作、《论语》品鉴、校史传承、文史哲知识等五大系列人文课程群。在此基础上,他又积极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知名校友、周边院校进行对接合作,共同开发、实施选修课程,真正做到无论学生对哪方面的知识有需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徐衍昌认为,学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更要关注情感品质的提升,走进他们的心灵,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为此,他在学校推行德育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提供亲情化教育服务。学校设有34个学生社团,以“发现、多元、个性”为主题,打造学生个性发展中心,定期在活动中心举行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场所和展示平台。

在徐衍昌看来,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教学设施作保障,教育教学设施只有真正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有现实价值。为此,学校在教学楼的门厅处建有开放式书吧,近4000册图书可供学生自由借阅;在艺术楼的一楼大厅摆放着一架三角钢琴,灯光、音响、摄像一应俱全,宛如一个开放式的演艺厅,只要学生有需求,随时都可以使用;投资数百万元的物理创新实验室、生物创新实验室、历史学科专用教室,有需要的学生通过项目竞标的形式,可以获得不同时段的使用权。刚开始,他的这些做法也引起了大家的担忧,设备坏了、弄丢了怎么办?使用安全如何保障?“我们要首先相信学生,其次是把精细化管理和配套辅导做到位,正常的损耗学校是可以承受的,用坏了总比放坏了强嘛。”徐衍昌说。最后事实也证明,大家的担忧是多余的。

“关注生命本身的需要与价值,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养是人文育人的本质要求,这也是我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与坚守。”徐衍昌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11-1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