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何东涛:机敏的试水者

小档案:

何东涛,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第十届兼职督学、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发展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杭州初春的早晨,有一种万物萌动的灵韵清爽。白马湖畔,钱塘南岸。谈起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的办学思路时,细言细语的何东涛透着江南学者的优雅与知性,眼神中时时闪现着女性校长特有的灵慧。从杭州第二中学到杭州市源清中学,再到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何东涛走过了30多年的教育生涯。2013年,在源清中学时首次成为校长。那时,浙江领全国之先,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选择性”高中课改与考改。看似柔弱的她主动适应改革要求,务实创新开拓办学新路,从此成为一名学校教育变革的践行者,与她的学校一起完成了一次次华丽的蜕变。

深化课改考改

以“源清现象”弯道超车

如何适应高中课改与考改对普通高中学校管理带来的影响,在很多人看来,校长是“关键少数”。

自2012年起,浙江开始深化高中课改与考改,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选择性教育”,变“过度选拔”“课堂教人”“一考定终身”为“差异选择”“课程育人”“关注综合成长”。在巨大的变革面前,有的校长选择了犹豫和观望。

然而,初任校长的何东涛却敏锐地嗅到了一个历史机遇:学校办学历史短,还处于不断追赶的成长期,课改能使学校充满活力,获得后发竞争优势。于是,在杭州诸多高中里,源清中学成了这场改革的排头兵。

学生自主选课的空间究竟多大才合适,走班上课怎么组织,对教师的工作量怎么设定等,都是需要探索的新问题。何东涛和她的团队摸着石头过河,开出了自己的一条新路。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以及新高考选择考试科目的要求,学校建构“三维九类、三层百门”的课程体系,自主开发了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类选修课程,从培养经世之德之才之能出发,进行课程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仅两年时间,学校就开发出400多门选修课。其品牌课程如“金融投资基础”“创意与发明”等,学生选课时只能靠“秒杀”。

对于许多学校“头疼”的分层走班管理,源清中学在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的情况下,尝试借鉴耗散结构理论,来探讨教学组识管理从混沌无序向有序转化。通过开展“师师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小组管理模式,优化了学习和管理协作体。职业体验小组、学科互助小组、生涯规划小组等形式,替代了整齐划一的行政管理方式。此外,配套的还有学段制、工作量“潮汐”制、选修授课合作制等。

2015年,源清中学被认定为省一级特色示范高中,是当年28所获此殊荣的学校中唯一一所原省二级重点中学。在创建过程中,何东涛虽然几度旧疾复发,全体干部教师也都超负荷运转,但大家凝心聚力,抓住机遇,实现了学校弯道超车。在当年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研讨会上,何东涛介绍了学校的课改经验,这一经验被大会誉为“源清现象”。

传承名校精神

创新教育内涵与技术

2016年,何东涛任长河高级中学校长。该校地处“国际滨”高新开发区,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和一级特色示范学校,也是杭州莘莘学子向往的“前8所”。为秉承传统名校优势,何东涛与其团队提出“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在杭州向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何东涛看到了新的挑战:外部有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学校自我突破发展瓶颈间的差异,内部有编制紧缺、教师负担重压力大、评优评先、专业成长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学校正在开展“四位一体”的新教学改革,即“11110”工具箱教师校本研修、理解为先单元教学设计、基于课程和学情的有效教学方式、大数据背景下的学教精准对接。

何东涛以教学部门组织的“理解为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举例,提到这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国际上广受欢迎的教学设计模式。它的先进性体现在:遵循了教学设计所倡导的“逆向设计”原理,提出了“明确预期结果”“确定恰当评估办法”“规划相关教学过程”三阶段教学设计步骤。在备课计划表的设计上直观形象、合理到位。“这与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以及适应新课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不谋而合。”何东涛说。

为与教学改革配套,学校正在创新最前沿的教育技术。作为浙江省教育厅与某科技产业战略合作基地实验项目学校,该校教师团队与技术人员进行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教学研究,尝试大数据分析、自适应学习及主观题机器自动批改等技术应用。作为浙江省教育厅资助的创新实验室,“内在动力激发创新实验室”里配备有VR(虚拟现实)职业虚拟体验、情绪调节、运动减压等设施,开发出了以脑科学为核心的生涯课程体系。

何东涛介绍说,目前,学校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校舍扩展工程,2018年建成后,教学用房面积近乎翻番,“超一流的现代化体育艺术和学科功能教室,对学校主动适应和引领教育发展新常态,在高起点上谋求学校教育新发展,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能力,将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

心怀乡村振兴

引领教师“跳着摘桃子”

“乡村振兴看教育,教育发展看教师”。这些年,何东涛在田间山头也留下了教育改革的足迹。

认识何东涛以前,桐庐分水高级中学教师黄增华教了20年生物,担任教研组长15年。由于教研组整体科研力量比较薄弱,组里没有一人评上高级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始终困扰着这位农村教师。

2016年,分水高级中学加入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教育集团,何东涛成了这些农村教师的专业“导航人”。

何东涛“下乡”了。每月,她要驱车几百公里,赴分水高中一两次,走进课堂,听评课,作讲座,开座谈,了解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点。不久后,由何东涛主持的“杭州市乡村名师工作室”在学校挂牌,要求入站的学员达21人。何东涛不仅对每一名学员进行个别指导,促进学员交流,形成团队成长共同体,还将学员的三年成长规划整理成表格形式,分门别类与分水高级中学分管校长共同商议培养模式。

“在我们尚未成为‘大师’之前,把教学名师、教坛新秀、一师一优课等具体目标作为努力方向。我们把这些‘规定动作’做好了,肯定会进步很快。”何东涛鼓励农村教师要敢于“跳着摘桃子”。短短两年时间,农村教师的教育生命开始绽放。他们积极参加市县各项评比和活动,有3人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二等奖,9人在县中小幼教育教学案例评比中获二、三等奖,两人开发的选修课程获评为杭州市精品课程。2017年底,黄增华也如愿评上了高级教师。

不仅如此,作为杭州市政协委员,何东涛还在各种场合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鼓与呼。

推崇润物无声

唤醒学生“最强大脑”

“校长,你以前教过很多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我与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我不行?”在杭州市源清中学任校长时,何东涛收到了学生邵某的一封信。于是,何东涛和小邵在办公室里面对面地谈了一整个中午。她列举了杭二中优秀学生的特点,并把他们和小邵作了比较。此后,每次小邵去校长办公室,何东涛都会仔细问他最近的情况,鼓励他申报各种学校以选择自己想从事的行业。校长的关切让小邵不断挑战自我,最后如愿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

在何东涛看来,每个孩子的认知模式不同,成长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生成性”问题,学校教育的本质任务不是为了教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找到自己的“最强大脑”,确信自己能“行”。

何东涛推崇的教育方式是“润物无声”的。对质优生高标准、严要求,鼓励他们自主学习突出发展;对有特长的学生鼓励发挥特长,走特色发展之路;关心学习出现困难的学生,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梳理问题,鼓励他们进步;对行为出现偏差的学生,爱中掺严、严中含爱;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代缴费用、代买学习资料,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做耐心细致的辅导工作,主动为学生协调解决各种困难,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泥沼……

何东涛的教育研究是“走在前沿”的。她与她的学校是浙江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行者。她主张以脑科学为研究基础,构建“心育”网络,创新性地提出“一起点”“二系列”“三途径”“四取向”的操作策略:“一起点”是指以案例问题为工作起点;“二系列”是指中学生通识性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和围绕学习心理专项指导系列;“三途径”是指通过学科渗透和学生活动营造氛围,通过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形成特色,通过家校配合形成合力三个途径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四取向”是指“自我体验、自我领悟、自我实践、自我完善与发展”的目标取向。这些直抵学生心灵的教育教学改革,让许多学生圆了自己的名校梦、职业梦。

何东涛也正在圆自己的教育梦:让所有的孩子真正找到自己,从而有坚定的信念去规划自己,充满信心、激情和勇气去战胜困难。(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8-05-0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