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谁在讲述中国故事

巴德玛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北边的山梁》、潘萨银花与小黄侗歌队合唱的侗族大歌《蝉之歌》和《祖公落寨》、牛玉亮展示的口技绝活《绿水春山·百鸟争鸣》、秦梦雨和徒弟的昌黎地秧歌、90岁高龄的沈少三让徒弟们展示的撂石锁武术功力……近日,在国图举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上,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表演令人拍手叫绝,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现场观众。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但由于传承人的这种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普遍年事已高,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截至目前,306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已有超过400位离开了我们,因此,用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庆善的话说,抢救非遗就是“与时间赛跑”。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作为学术咨询和验收机构,于2018年5月完成了首批抢救性记录项目的验收工作,最终有227个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其中25个被评选为优秀项目并在此次推介会上公布。

在这些获奖项目中,常州吟诵的代表性传承人秦德祥、侗族琵琶歌的代表性传承人吴家兴、杨氏家庭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杨栖鹤等几位老人在抢救性记录工作期间已相继去世,令人嘘唏。负责拍摄吴家兴老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间,吴老被确诊患有淋巴肿瘤,在医院整整治疗了半年。2017年春节,我们记录一个重要的侗族民俗活动‘记间节’时,吴老顶着寒风、坐在歌堂中关注着担任本次活动歌师的徒弟弹唱琵琶歌,并配合着我们的拍摄。可令人遗憾和惋惜的是,吴老已于今年年初永远离开了我们,这让我对本次抢救性记录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觉得即便年三十晚离开家人赶赴拍摄地点,也是值得的。”

对于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传承人各自有着不一样的理解。歌仔戏代表性传承人纪招治说“唱戏比命还重要”。撂石锁代表性传承人沈少三已经90岁高龄了,说起武艺、武德依然有盘马弯弓的气势,他将一身的好武艺免费传授给了几百名学员,他说:“即便是卖艺,也要有道义。德行好,大家都认可你,才会捧你的场。”医巫闾山满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汪秀霞坦言:“我愿意把我这些东西传给他们,将来有那么一天我不在的时候,我这些东西还在”……推介会上,著名歌唱家雷佳深情回忆了与潘萨银花共同演唱侗族传统歌曲的情景,在她看来,传承有两种方式,一是把民族文化通过唱的方式原汁原味地传承下来,另一种则是进行二度创作,使古老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自“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启动以来,已有约两千名观众在国图影院观影,国图影院的放映几乎场场爆满。推介会上公布了展映月期间观众投票选出的三部“观众最喜爱影片”:《刘永安——木偶戏(邵阳布袋戏)》《沈少三——撂石锁》和《杨栖鹤——杨氏家庭泥塑》。

配合展映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展”在国图北区一层学津厅开展。展览以时间顺序回顾了抢救性记录工作的历程,以图文、影像、装置艺术等形式,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首批成果进行了详尽展示。展览还原了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中口述史采访的典型场景,设计了227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肖像组成的装置作品“技·忆不随年华老”,共同呈现出影像记录与时光流转的交织意象,体现了文化情怀和人文关切。(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8-08-01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