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黄音:于漪老师的立标与笃行



70多年来,于漪老师用思想的刻刀和实践的画笔,形塑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教师形象,她的教育、教学思想高度凝练了教育实践中的见识、对教育理论的认识和对教育学、教师学的卓识,为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我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第一天,我的师父就说:人民教师应该是什么模样?人民教师就是于漪老师这个样!后来我发现,于漪老师是很多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教师们或是主动效仿,或是在遭遇迷茫、困惑、瓶颈之时,从于漪老师的精神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于漪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中找到答案,有所顿悟。有些教师即使与于漪老师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虽隔山海,山海皆成教育通途。

一个人的影响力可以来自权力,也可以来自非权力的人格魅力,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正是一种无权力的力量,其德行、学识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入人心头。

为什么于漪老师会在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中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关键就在于她给自己立了做人的高标,这也是中国教师应有的精神高标。

一、立标:立中国教师的精神高标

于漪老师认为,价值观的塑造,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核心,要着力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价值观的教育能凝聚全社会的共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育人为本,坚守教师本分。教师这份事业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无时无刻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亮相,因此,在做人方面的立标就显得尤为关键。

立标,立怎样的标?立精神的高标。于漪老师曾多次举《阳明先生年谱》的例子。在一般儒士眼里,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登第、做官”,但11岁的王阳明却认为登第恐怕不是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学为圣人之志,是王阳明对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的思考,小小孩童,就有这样高远的志向,才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

于漪老师认为,教师的精神高标是做“大写的人”。什么叫“大”?“大”的中间是顶天立地的“人”。什么是天?为党培养人,成长、成人、成才就是教师的天。什么是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饱含深情地扎根在中国基础教育实践的土壤之中,把每件事做实、做好。“大”的中间是一横,像张开的两个手臂,拥抱每一个孩子、拥抱集体、拥抱国家、拥抱民族、拥抱世界,这便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这就是中国基础教育教师的“样子”,这就是中国基础教育教师必须终生奉行的“本分”。

为什么立这样的标?从历史发展的坐标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教育的人民性归根到底就是要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中国教师的心中不能点“洋蜡烛”,而要点一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明灯。

于漪老师出生在充满人文底蕴的镇江,她年少时喜爱到北固山游玩,在她看来,北固山正因为有辛弃疾流传千古的诗句而显得异常高大。登临山顶,她总会吟诵起“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感受“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豪迈,“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那一份沉重。中国文人骨子里以天下为己任的襟怀感染着她,打下一生忧乐天下的精神底色。

78年前,于漪老师母校镇江中学的校训“一切为民族”成了于漪老师铸造师魂的基因,立志要解救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学真本领建设祖国。她总觉得,无数革命先烈在看着自己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如何培养后代赓续红色血脉,如何坚韧不拔地报效祖国,所以她立志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选择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高尚,就是选择了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生活幸福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事业,一辈子克勤克俭、扎实工作,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

二、笃行:一丝不苟,立德修身

笃行方能致远,于漪老师立做人的精神高标,决不是将自己定位在评价者的角色,在一旁品头论足、说是道非,也绝不把自己置身于教育发展的滚滚洪流之外,而是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做评论员,而做战斗员,从学术思考与行动探索两端发力,形成活泼泼的生命体验和实践经验。于漪老师这种知行不离的实践品格,也引领着新时代的教师奋楫笃行,勤修德行。

(一)教师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

于漪老师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者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能鉴别优劣、区分美丑,崇尚健康、高雅,鄙弃低俗、污秽,抵御物质诱惑。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担任校长时,她将“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作为校训,她提出“敢”字当头,敢抓敢管,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敢于批评和抵制歪风邪气。引领师生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把学校办成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长中国人的志气和自尊,她自己作为校长和老师不断磨砺自己的思想情感,自省自改,率先垂范。

刚担任第二师范学校校长时,于漪老师发现在课余时间教师三五成群聊“八卦”,张家长李家短,特别是在学校里形成了在人背后说三道四的坏风气,隔三差五就有教师跑到校长室打同事的小报告。于漪老师认为,教师应多花些心思在备课、磨课、课后反思上,少一些对别人的说是道非,课堂的质量就是学生的生命质量,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就是对学生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因此,她在全校大会上明确“学校里没有秘密,一切话都可以放到台面上来说,校长室的大门永远向每个教职工敞开,不听背后的闲言碎语。”于漪老师总要求自己“表里俱澄澈”,她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久而久之,也为全校教职员工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慢慢地,学校风气大大改善。

教师们说:于漪老师就像一团不停滚动、永不熄灭的火焰,只要靠近,就不可避免地被这股热流吸引、感动、熏陶,于是他们纷纷抵御了下海、出国等种种诱惑,甘于寂寞,安于清贫,把平凡的职业当做一生的事业。形成了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团队。一身正气,正气凛然,这就是教师的使命信念和生命境界。

(二)把心“扑”在每一个学生身上

基础教育不是淘汰。于漪老师说:“我的学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他们都是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我当老师就要把他们当宝贝来教,充分发挥他们的优秀基因,让蕴藏的潜力变成发展的现实。”于漪老师面向每一位学生,走进每一个学生的世界,爱护每一位学生,着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培养和造就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

如何理解这个“扑”字?于漪老师说,思想上,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洇润精神底色,对教育事业丹心一片,忠贞不二;情感上,对学生满腔热忱满腔爱,清除杂质,如厌弃、偏私等,厚植仁爱情怀;行动上,要动之以情,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是育人的人,一想到学生,也应情满于怀,理解、包容、关爱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全心全意做学生的贴心人。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久久为功,便能看到师爱创造的奇迹。

每年的大年初二,于漪老师的家中都会挤满了来看她的学生,往事依依,历历在目,学生交谈间能感受到,他们每一个都是于漪老师的“心头肉”。无论是成绩优秀的“学霸”,是组织能力强的小干部,还是别的老师不想教育的“皮大王”,于漪老师都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真心对待。面对五彩斑斓的学生世界,每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人,他们的成长发挥不是靠外力掌控,而是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生长。于漪老师一直强调,学生不是“物品”,不是“工具”,而是有主动性、能动性的万物之灵——人。就人的本质而言,年长的“师”与年少的“生”是平等的,都是万物之灵,年长者对年少的学生应尊重、爱护,有悲悯之心。闻道有先后,年少的学生幼稚、粗糙、不完美,是未长成的常态,不能苛求,关键在年长的教师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真心实意地欣赏、品评、激励。于漪老师说“做教师,就是要一个心眼为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大江大河里独特的“这一个”,而他们中的“每一个”也构成了于漪老师教育生命之河,奔涌向前,永不停歇,有着澎湃的激情,有着奔腾不息的生命力。

(三)不懈探索学科的育人价值

教书的现场在课堂中,育人的现场在学生的生命里,价值观的教育是不能缺位的。学生一天之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因此要不懈探索学科的育人价值,探索如何切实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

如今的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为本转向素养为本,素养为本说到底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于漪老师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上课绝不是教师的个人表演,而是要上到学生的心里,由教师“外塑”转变为学生“内建”;70年代提出既要“教文”又要“育人”;80年代提出语文教学内容要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构建多功能、立体化的课堂;90年代初提出要培养“现代人素质”,90年代中期提出要“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世纪之交提出“教育要树魂立根”,教学要“德智融合”。这些构成了一部中小学阶段全面育人体系构建的探索史。

在于漪老师还是一名学生的时候,语文老师赵继武在教“茕茕孑立”的“茕”字时说:“下头是一竖,再穷再难,人的脊梁骨要直,不能弯”,这个字就“立”在了于漪老师的心中。一位普通的语文教师,在价值观教育回首中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一笔,而这种教育的价值反映在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生命之中。于漪在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后,也在着力探索学科的育人价值,比如教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她抓住了“足”字,一字有千钧之力,杜甫面临断炊受冻之危仍怀悲悯之心,而人最难得的就是战胜私欲,这样的境界使杜甫无愧“诗圣”之名,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句或重要章节反复推敲,既读出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生命力,又读出人文内涵的感染力与价值导向。比如教《七根火柴》,她反复修改提问的方式,“无名战士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无名战士留给世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看似抽掉了许多术语,但问题直指学生的心灵,有震撼之效,唤醒语言经验,创设语言实践,情理共生,学生感悟到无名战士的手指向的是部队长征前进的方向,也是胜利与希望的远方,英雄的丰碑从草原移植到学生的心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力量,感受志士仁人的澄澈心灵,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

在教育功利之风甚嚣尘上之时,于漪老师用虚静之心提出:既不能“以知识为本位”,把知识作为一切,甚至当做成为“人上人”的工具,“学而优则钱”,也不能走向“知识无用”的误区,而要五育并举,深度融合,引领学生逐步实现“情感层面的认同、认知层面的理解和行为层面的恪守”。这是对贯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充分彰显各类课程的学科育人价值的探索,具有极其深远的价值引领和实践意义。

于漪老师的立标与笃行,是时代的涟漪,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肩负着育人的历史重任,追求永无止境!


文章来源:第一教育专业圈2024-04-05发布

出处:《上海师资培训》2024年第1期,来源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本文图片来自于拍信网。作者系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黄音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4-04-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