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海外瞭望
  

英国公共空间的儿童保护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曾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构想,倡导一种优先确保儿童权益,同时适合所有人居住的城市。近年来,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那么,英国是如何建立儿童友好型城市的?

半年来的英国生活让我感受到英国城市、乡村公共空间细腻的、全方位的儿童保护。作为对儿童权益最早立法的西方国家,英国的儿童保护绝不是停留在法律文本中,而是将保护延伸到社会公共空间的每一个角落。

到处“可见”的保护

根据我的观察,英国公共空间的儿童保护具有“看得见”的特点,即让保护落实到各种可见的公共空间的标识中,特别是道路、停车场、学校等地方的指示牌。

在英国,专门带有“父母牵手儿童”红色图像的停车指示,是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旅行景点、医院等,这些标识随处可见。即使是初到英国语言不通之人,也会明白这些标识的含义。儿童停车位通常设计在离超市入口最近的地方,并且十分宽敞,方便儿童上下车。无儿童者不得停留。以我住所附近的超市来说,停车标识特别强调只有带孩子的人才能将汽车停在该车位,否则将会被处以60英磅的罚款。相对于英国人的平均收入,罚款不可谓不重。

与我国一样,英国学校道路附近也会有提醒司机注意的儿童上下学标志。不过英国特别的地方在于,会有专门的穿着醒目亮绿色反光服的道路指引员,一旦有儿童过马路,他们就举着一个高高的指示牌,示意司机停车,以确保儿童安全通过。

英国的这些“可见”的保护,还深入到社区。在一些儿童经常玩耍的社区草地边,会竖起“游乐场”的牌子,以提醒过往车辆留意儿童。

小处着眼的设施

英国公共空间儿童设施多样。以户外活动场所来说,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到处都有大量的、免费的儿童活动设施,这些设施非常丰富,从小处着眼,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多层面需要,诸如针对儿童运动需求的蹦床、满足儿童好奇心的望远镜、吸引儿童动手的模拟恐龙考古挖掘现场、满足儿童挑战需要的吊桥和攀岩等,还有秋千、独木桥、沙地、滑梯等常见“标配”设施。

所有这些面向青少年、幼儿的户外场所都是全天开放的,而在临街的场所则会细心设有安全围栏,围栏入口处有一种特别的搭扣,通常成年人才能打开。这使得父母可以放心地让儿童在里面玩耍,不必担心他们会跑出来,也不会担心路边车辆会伤害儿童。

令我印象深刻的关怀儿童的细节还体现在其他很多方面。例如秋千的下面,一般会垫上厚厚的小木屑(或轮胎屑),以防止儿童摔倒,而秋千座位是以钢为基材覆盖橡胶制作的,既结实又坐感柔软;用木头搭建的儿童步道,高度大约是40厘米左右,即使儿童不小心,也不会受伤;蹦床是与地面齐平的,父母无须担心;宽大的吊床很矮,适合儿童上下;在很多地方,滑梯会有两个,一个比较高,供较大儿童使用,一个则低而宽,可供幼儿与父母一起使用。这些设计无不考虑到儿童的身心特点。

共享空间的理念

儿童最喜欢游戏。游戏是儿童的学习方式,也是儿童的生活方式。当父母参加社交活动、购物、逛街时,儿童却不想去,怎么办?在英国不必担心。

很多英国商店都有专门的儿童设施,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商场通常会提供专门的儿童游戏区域,免费提供积木、画笔、涂色纸等,儿童自己涂好的画,可以带回家。因此,当父母购物时,不必担心儿童乱跑,他们早就被这些吸引住了。

除了一般性的商店,书店、酒店、社交场所等亦有类似的设施。有的书店设置了阅读角,摆放一些绘本、儿童玩具,有的书店甚至专门设置了一座带有角楼、推门、滑梯的微型城堡。父母看书的时候,儿童也玩得不亦乐乎。可以说,这些室内空间虽是为成人的,其实也是为儿童的。

尊重儿童的空间

儿童保护的目的是促进儿童主体的发展,但过度保护可能会妨碍儿童的发展。如何解决儿童保护与参与之间的矛盾?英国的做法是将参与贯彻到儿童的生活中,以参与促进儿童主体性发展。

在英国超市常常可以看到一种“帮助袋”,用来支持当代社区的建设。儿童可以通过投票来选择支持哪一个项目。“帮助袋”的项目有“支持16—18岁青少年尝试经商”“蝴蝶日中心项目”(支持那些由于残疾、疾病、经济困难或其他不利因素而需要救济的儿童)、“拨号之旅”(为那些移动不便的人提供友好、可靠的“门到门”交通服务)等。当父母购物结账时,收银员会给儿童一些投票币,鼓励儿童自己投票、支持自己喜爱的项目。这些细微处的参与,无形中培养了儿童关心社区、帮助他人的主体意识。

此外,学校也有意识地鼓励、发展儿童的主体保护能力。笔者曾参观一所幼儿园,发现门口的桌子上放着一些小册子。这些带有可爱图案的小册子,老师鼓励儿童取阅或带回家,送给他人。不过,令我意外的是这些小册子的内容,其中有专门讲解怀孕生育之事。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图画来传播生育健康的知识,既让儿童受到了教育,又增强了儿童的自我主体保护意识。真是一举多得。

学校、商场、超市、街道等公共空间营造了关心儿童、尊重儿童、保护儿童的社会整体氛围,儿童乐于其中,他们似乎从来不用担心公共空间中“陌生人危险”,笔者常常遇到陌生儿童热情地打招呼,显然这源于公共空间的儿童安全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8-10-2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