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破“校属”壁垒变学区“共享”

山东省青岛市大学路小学体育教师蔺延鹏本学期有了一个新身份,由于热爱书法且书法教学别具一格,他被“共享”来到学区内艺术特色学校青岛莱芜一路小学承担一年级书法教学,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欢迎。

“这都得益于我们实行的学区‘共享’教师机制。”青岛市市南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委书记、局长王轶强介绍说。市南区注重解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和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实施学区一体成长、校际合作成长、教师专业成长等“六维度成长”工程,探索完善区域内教育资源“学区制”进而实现“共享”。

按照地理位置就近入学的原则,市南区以初中招生服务范围为基础,对9所初中、28所小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划分成了六大学区,创设每个学区“共享”教师机制,利用优质师资推动区域教育一体化高质量的发展。

学区“共享”的市南区以相同学科教师对等交流、富余学科教师补充交流、薄弱学科教师支援交流为原则,各学区长与学区内校长共同协商,打破了学校界限壁垒,让全区的学生无论在哪里就读,都有机会聆听到优秀教师授课。就近入学到哪所学校上都一样,而且全区内每所中小学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亮点和成绩。

目前,在全区层面的教师共享交流,已经实现了“刚柔并济”。新评审通过的高级教师和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9年的教师必须进入“刚性”共享范围;“柔性”共享则是跨学区或学区内学校之间的阶段性共享。这个阶段一般为两年,在此期间“共享”教师到较薄弱学校或学科“共享交流”,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及实现均衡作用。

市南区根据学校需求,研究共享教师的专长和特点,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共享优秀教师安排到最需要、最能放大共享作用的学校。让个别相对薄弱学校的学生在本校就能聆听到来自名校优秀教师的授课。2017年,首批12所学校、15名优秀教师试点实行学区共享;2018年,39名优秀教师成为学区共享教师。

学区的教师们一个个“身兼数职”,在不同岗位上得到了众人的肯定。青岛八大峡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吕杰在任教本校一年级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发挥自身数学专业素养高的优势,到学区内青岛朝城路小学跨校任教三年级数学课。青岛二十四中校长刘晓云评价交流到本校任教的青岛二十六中英语高级教师郑瑞红,“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了英语组教师发展自我的信心,也增强了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

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对学段间的均衡起着重要作用。为促进初中、小学英语无缝对接,青岛七中的中学教师刘卉,作为“共享”教师来到了学区内仅隔一条马路的青岛德县路小学,兼任了小学六年级、四年级等3个班英语教学。作为一名有着15年教龄的教师,她深谙初中英语教学特点,在执教六年级英语的过程中,在初、小英语教学的连接点上下功夫,做精、做细、做实初小英语教学衔接。

中学美术教师短缺,同一学区的小学美术教师,作为“共享”教师补充到中学来;小学缺少专业的科学和海洋课程教师,同一学区或相邻学区的中学物理和化学教师,共享到小学来;心理方面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心理教师作为“共享”教师,为本学区内的所有小学兼任心理健康课……

王轶强说,“共享”教师撬动了区域教育高质量公平发展的杠杆,突破了阻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瓶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同时提高了人才使用率。2018年,全区参加共享交流教师占符合共享交流条件教师的17.6%,其中骨干教师占70.4%;本学年,全区在中小学扩班29个、学生数增加4.95%;在专任教师退补相当的情况下,“共享”教师解决了师资不足,编外代课教师数同比减少10.8%。联合教研、跨校结对、初小衔接、特色项目研究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科学配置和辐射,促进着教育高质、优质和均衡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8-11-1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