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教育最受尊重:社会热评部属师大生免费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全国政协委员:让教育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

  “我当年考大学,20多个志愿填的全都是师范,就是因为家里穷,读师范可以全免费!”回想起自己的大学时代,民进中央副主席、国家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十分动情。
 
 
37年前,迈出北京师范大学校门,潘贵玉回到了故乡湖南,在埋头做了13年的中学教师后,由学校到教育局、再到政府部门,慢慢走上领导岗位。正是师范大学的四年学习,改变了她的一生,对于母校,她永远心存感激。

  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教育终于恢复免费了!” 这一消息让潘贵玉等政协委员感到异常欣喜。

  恢复免费,意义何在

  身处教育内部的人,都会有一种切身的感受: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刚刚出台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说是继中央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后的又一重大举措。

  “这是政府尊师重教、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示范性举措。”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叶建农对记者说。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众多委员们的赞同。

  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成对记者说,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与教育分不开的,决定国家前途的根本在教育,根基在教师,只有重视发展教育,只有在社会上形成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我国才有可能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

  “恢复免费,可以吸引更多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孩子走进师范大学校门。”全国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据他回忆,我国师范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一直实行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只有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之后,由于国家财力不足,才引入了教育成本分摊机制,向学生收取学费。“教育成本分摊虽然对弥补教育经费不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加上社会保障和资助体系不健全,这一改革也使一些下岗工人和农村的孩子读好书的愿望难以实现。”盛连喜不无遗憾地表示。

  盛连喜还记得,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到东北师范大学视察,在征求学校对于师范教育免费的意见时明确表示,这一政策就是要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师范院校来读好书,从事最受人尊重的事业。

  “我们在谈论免费的意义时,还不能忽略这样一个背景,”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陈守义说,“近几年中央比以往更加关注教育的普惠性,提出要积极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将有利于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育良性发展。”

  免费政策,如何落实好

  来自师范院校的委员们向记者透露,今年秋季,教育部直属的6所师范大学都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中央为此将投入专项经费,受益的大学生将在11000人左右。在与6所师范大学反复商议后,教育部近期将出台具体的制度和操作办法。“制度从设计上非常人性化,既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又兼顾到国家的需要。”盛连喜肯定地表示。

  至于怎样用好这笔专项经费,盛连喜提出了新“三好”的观点:把好的学生吸引来,在学校培养好,到基层服务好。

  “有了免费的好政策,把好的学生吸引来不成问题。”盛连喜胸有成竹地说,“今年的分数线肯定比往年要略高些,这个政策对于农村和贫困家庭学生肯定有吸引力。”盛连喜还表示,今年在师范生的录取中会增加面试环节,考查学生是否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这样就保证了教师的“进口”关。

   如何把好的学生培养好?盛连喜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提倡教育家办学。因此学校确定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成千上万的教育家,这一培养目标要比以前更高。“要成为教育家,需要对整个教育的了解和研究,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各阶段教育的特点,凡是有成就的教育家,都有一个理论与实践很好结合的学习过程。此外,培养教育家还要注重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结合。”盛连喜解释。

  如何让培养出来的学生到基层服务好?盛连喜认为,“出口”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进口”,“现在的学生在农村工作一段时间,普遍感到心里没底,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很多地方的农村学校已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无论硬件条件还是教师待遇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必须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多了解农村的情况。此外,还要教育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

  一直以来,虽然不少教育界人士都在为师范院校是否应综合化的问题而争论,但各学校却不约而同地表示将要适当调整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比例,强化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从中央到地方,路有多远

  中央给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专项经费让一些省属师范院校羡慕不已。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的当天,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陈述涛就拿出了一份《建议省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提案。

  陈述涛委员告诉记者,省属师范院校的贫困生比例要更高些,他们更希望能得到国家的帮助。陈述涛认为,6所教育部部属师范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虽然可以达到吸引优秀学生、尤其是优秀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从事教育工作的目的,但却很难实现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的目的。“相对于6所教育部所属师范院校,省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比例更多些。”

  “部属师范院校免费了,省属的怎么办?”李有成委员估计,在中央的示范作用下,省属师范院校最终也将实行免费。“但到底政府能拿出多大的财力来做这件事?我最担心的是免费后,如果经费跟不上,好的学生来了,但好的教师却走了,或者学校无法给好的学生提供好的教学设施。”

  对于政府的经费支持,陈述涛委员认为,可以采取“先减后免”,开始减免一半的学费,经过3年过渡期后,再全部免除。“我建议经费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同负担,比例可以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比例。”

  对师范生全部实行免费教育,不仅来自省属师范院校的委员们充满了期盼,其他政协委员中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陈述涛委员的提案刚刚拿出,就在政协农工组获得了一致响应,所有农工组的政协委员都在提案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柳海民:师范生免费抓住了培养优秀教师的源头

  “提高教师质量,进而提高人才质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此次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的出台,正是抓住了培养优秀教师的源头。”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柳海民认为,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体现了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要吸引最好的、最有才华的学生,包括家里最困难的学生,都积极地报考师范院校。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当教师,才能把年轻一代教好、带好、培养好。这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情。”

  而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政策的出台,对推动师范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无疑也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以培养新教师为己任的师范院校该如何抓住机遇,作出更大成绩?柳海民认为,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报考师范专业,打赢生源第一仗。其次,要确定合理的招生规模,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实事求是地确定招生数量,坚持把好事办好。再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开展免费试点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后,参与试点的院校要把免费师范生的培养作为一项新的系统工程,认真研究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国家有关政策的落实,保证学生能够坚守诚信,兑现承诺。

  但政策的倾斜也伴随着要求的提高,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工作的展开,同样会给师范生的培养和就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柳海民建议,各试点高校对此要有明确的制度设计,比如可以实施师范生入学面试制度,保证录取的每一个师范生具备做教师的基本素质;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加大力度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加强本科教学与中小学教育实际、与现行新课改的联系等。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重新提出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柳海民认为,如何创新发展是其应有之义。“比如可以设立‘杰出教育家培养工程’,建立教师教育发展基金,让师范生和中小学的在职青年教师通过相关的培养、培训方式,锻炼成为活跃在中小学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育家。还可以创新教育家宣传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当教师是最优秀的、是最受尊重的、是最光荣的强大舆论等。”

  ■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孙立权:免费师范教育让我受益终身

  “我自己就是当年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受益者。靠党和国家政策的滋养,我才有了今天的成绩!”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孙立权,这位从农村贫困家庭里走出来的省科研型名教师,当年因贫寒报考师范,曾享受了8年的免费师范教育。

  孙立权的家在辽宁省新民县大民屯,祖辈和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在他的记忆里,从上小学起,自己就经常凭着家庭困难证明而免交2元的杂费。上中学时,家里穷得连本英汉辞典都买不起,但孙立权的学习却很好。到中学毕业时,他的家境让他选择了报考中师。从那时开始,他和师范的同学们上学就不用交钱了,而且国家还给师范生发放伙食费。读完中师后.成绩优异的孙立权再度报考高师,如愿以偿地进入了东北师范大学。同样靠学师范免费的政策,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当面临毕业选择工作岗位时,孙立权有充分的条件去机关、高校,但他一一谢绝后,把自己的未来发展圈定在“中学”里。12年来,他不负人民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了多项教改实验,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成长为一名教学专家。

  当再次听到师范教育免费的消息,孙立权说,这项新政策给贫困家庭的孩子又多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子。作为过来人,孙立权希望有更多像他一样境遇的学子,在享受到国家政策的阳光后,能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 北师大学生孙东岩、卢广伟:“穷孩子多了个光明前途”

  “这个新举措可以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多一个光明的前途。鼓励那些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优秀青年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谈起政府工作报告中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措施,北京师范大学研一学生孙东岩兴奋地说。 孙东岩来自河北农村,从小就对教师的职业充满向往,2001年他考入了廊坊师范学院,一年4000元左右的学费、生活费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做教师的梦想成为他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动力,本科毕业后,他在中学当了一年的教师,然后又考入北师大攻读研究生。

  实行免费的师范生教育让贫困学生多了一种选择的机会。孙东岩的同学、曾经在新疆支教一年的卢广伟深深体会到基层、农村对于优秀师资的渴望。“当地使出各种招数和优厚条件来吸引优秀教师,但是效果一般,尤其是中小学非常缺乏专业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教师。我认为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将是解决师资问题的最好手段。”卢广伟向记者坦言。

  ■ 北京宏志中学学生王英:“我更想上师范了”

  北京市宏志中学高三学生王英,是一名想报考师范类专业的女生。听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将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个消息时,她很高兴:“这对我们这些想报师范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真是个好消息,教师这个职业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现在我更想上师范了。” 王英的家在北京市平谷区,父亲去年因癌症去世,母亲没有工作,靠姐姐打工赚钱养家,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王英说:“我想报考师范类专业还有一个原因是师范类专业收费低。爸爸看病时,家里欠了好多钱,妈妈总是记挂着这件事,怕因此无法负担我的学费。现在有了这个好消息,如果我考上了免费的师范类专业,那么家里的负担就小了。”

  “只有喜欢一件工作,才会为这个工作而努力。”王英坚信这句话,从初中开始便向往教师这个职业的她。认为教师可以教育一批人,教给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渴望投身教育事业,也是希望为提高国人素质贡献一点力量。”她说:“因为很多事情都需要老师来教导人们分辨对错。”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3-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