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7成大学生不愿当工人 只因接受的是"精英教育"?


来源:四川日报

 
 
 
 

资料图片

    “只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对上海这项入户调查的关注热度刚刚过去,大学毕业生求职又一高峰期来临。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们有怎样的择业观?对当代工人有什么看法?是否愿意当一名工人?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一项“大学生就业观念”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的大学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或岗位是技术工人,7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当一名工人。

    就业趋向:重实利、社会地位、工作稳定

    在谈到对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时,有53.4%的大学生选择“一般”,18.6%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形势“不乐观”。这说明虽然就业形势逼人,但在校大学生能以一颗平常之心看待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过度的就业恐慌。

    而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外资企业、学校、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其中,43.9%的大学生愿意进入外资企业,因为他们认为,外企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高收入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希望从事的职位,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42.3%)、大学教师(36.1%)、公务员(33.9%)、工程师(21.2%)、科研人员(17.5%)。这反映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三大类:一是物质因素首当其冲,如经济收入、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二是个人职业发展因素,如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发展前景、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三是工作稳定。然而,排名前三位的工作岗位非常密集,势必有一部分大学生无法满足愿望,只能根据现实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

    “工人”在大学生眼中越来越模糊

    在问卷调查中,大学生对于“工人”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42.7%的大学生认为:“工人是指从事需要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普通劳动者,需要一定的技能。”有31.5%的大学生认为:“工人就是干体力活的,不需要动脑筋。”20.1%的大学生认为:“工人这一称谓不符合时代发展,建议改成普通员工。”甚至不少大学生觉得,只要不是老板,都是工人。

    针对这一现象,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蒋华东解释,在传统的国有企业,要么是工人,要么是干部,工人这一称谓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模式多样化,工人这一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涵盖更加广泛。现代企业非常注重管理和谐和团队精神,因此,把一般劳动者统称“普通员工”,这样显得更科学。“工人”成为一个“历史概念”,在现代社会,这一称谓已显得过时,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工人职业声望低,大学生对“工人”热不起来

    在问卷调查中,问及“大学毕业后,你是否愿意当一名工人?”70%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不愿意当工人。其中,60.1%的大学生认为:

    “职业上升空间不足。”55.8%的大学生认为:“技术容易过时,职业适应差。工作不稳定,下岗机会大。”48.7%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住房待遇的扶持力度不够。”43.6%的大学生认为“工人的待遇不够高”,41.5%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没技术含量,容易被看成‘农民工’。”值得注意的是,也有14.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和家庭不认可,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精英教育”,不愿意当工人。9%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当一名工人,太委屈自己”,放弃当工人。

    这一现象表明,大学生不愿意当一名工人,并非社会上所认为的大学生放不下架子。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对自身价值认识发生很大转变,不再过分强调自己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大学生不愿意当工人,是出于“工人”这一岗位的职业上升空间不足、技术容易过时、职业适应差、工人下岗机会大、工作不稳定等方面的考虑,其实现实并不尽然。但这反映出的工人职业被“矮化”的社会心态,不能不引起深思。

    工作不好找,渴望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

    在问卷调查中,70.5%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所在大学没有开设职业技能培训,54.8%的大

    学生非常渴望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只有4%的大学生表示“无所谓”。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教育实际上就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但取得一张大学学历,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就具备了某种技能。据了解,应届大学生上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在岗的实际能力。一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只好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一些专家认为,与其花大力气培养一个毕业就面临失业的本科生,不如转向培养社会急缺的高技能人才。因此,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学开展职业导向课,推动职业指导进高校,增加大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光说。

    此外,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做好准备。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把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结合在一起,挖掘自己从事岗位的潜力,增强操作能力,这样才会避免眼高手低。同时,大学生应认识到第一次就业并非终生就业,不一定非得把目光锁定在外资企业、高校、政府机关等工作岗位,给自己的就业一个调整空间,往往更容易获得一些机会。(刘华)

    “不愿做工人”背后的民生忧虑

    新民晚报4月10日报道:据新华社消息,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就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林泽炎表示,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官本位”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也说明我国企业人才开发存在问题。

 

    如果时光倒退几十年,“工人”曾经是一份令人无限向往的稳定职业。时过境迁,现在“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是不是也可以说,99%的人不愿意做工人。毋庸讳言,普通工人的收入不高,福利保障不太好,非垄断行业还可能面临失业,还要面对房价、医疗费用等诸多民生难题。包括工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做工人”,不仅反映出工人阶层整体社会地位的下降,而且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这一阶层普遍对未来缺乏自信,对当下的生活现状不满。

    两年前,《上海中小学生成长质量公益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孩子当工人的家长只占1.1%。家长如此认为,自然会把思想灌输给孩子,以避免走“弯路”。而社会上公务员考试火爆异常,技工学校屡遭学生荒,如此一来,大学生们虽为应聘疲于奔命,但面对一些就业门槛并不高的企业,却宁肯“毕业即失业”……当“工人”成为人们竞相躲避的职业时,很难想象这会对企业、对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其中隐含的民生忧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社会必然将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不愿意做工人”显然是渴望得到一种高质量的生活,而并不意味着“官本位”的思想有多么严重。换句话说,这只是一个具体的利益分配问题,不必因此上升到思想认识的高度。“官本位”观念确实有待继续铲除,但对于相对贫困的工人阶层来说,还略显遥远。笔者以为,均衡各方利益分配,让工人的工资福利能体现他们的价值,提升他们的价值,或许才是问题的根本。 (作者:赵志疆)



    只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 现实所迫还是意识问题

    中国青年报4月10日报道:根据一项上海4000户入户调查,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人才就业意向根据频率高低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等。(《北京日报》4月8日)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怎么只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我的观点正相反:居然还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太不可理解了。

    99%的人不愿意当工人,这是现实教育他们得出的结论。第一,工人社会地位低。虽然从理论上说,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但这句话基本没有落实。他们在一个具体的工作环境里,那里只有老板是主人,工人是为老板打工的,一切都由老板说了算。即使国家的法律是保护工人利益的,算是还能显示工人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当工人的权益被侵害,政府往往不站在工人一边,工人依法维权的难度很大,属于社会弱势群体。第二,工人的经济地位低。工人干的最累的活,工资得不到保障。即使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八小时工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都没有落实。而有些老一辈的工人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到了年老,企业垮台,自己失业,连退休金也难以保证。企业改革反而造就了一批靠侵吞公有资产而起家的资本家。一旦当了工人,就注定了自己愁苦终身,而且延及后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愿意当工人正是最自然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还能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应该说,所谓愿意也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难道他们拒绝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就业,下决心要当工人?不,这1%的人就是从自身的情况出发,认定自己无法跻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企业、金融保险和竞争性企业,只剩下当工人一条路。总而言之,这1%的人愿意当工人,实在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一个健全的社会,永远需要工人、农民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政府要通过政策调节,保证有一部分人乐意当工人。有人于是觉得,要加强宣传教育,重新叫响劳动光荣。其实,没人当工人,不是一个意识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教育不解决问题,而要改变现实。通过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政府依法行政,政治上保证工人的主人公地位,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特别是依法保护他们的经济利益,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当然,政府也可以什么都不做,通过社会的竞争,让一些人被迫当工人。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能催生社会矛盾,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殷国安)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4-2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