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缅怀朱元璋:历代帝王谁对义务教育投资最慷慨?




  为了更好地“化民成俗”,朱元璋还大力兴办教育。历代帝王中,他是对义务教育投资最慷慨的一个。

  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广泛兴建学校:"令郡县皆立学校,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一声令下,全国各府、州、县都纷纷行动起来。政策当然是一刀切,府级学校,学生定额为四十人,州级三十人,县级二十人。洪武八年,他又令天下建立社学,即乡村小学和社区小学。

  虽然秉性吝啬,在教育上,朱元璋从来不惮花钱。建校舍,请老师,已经投入了巨额财政资金,而学生的待遇,又创历代之冠。府、州、县各级学生,都可以享受国家补帖,每人给米六斗,额外还有鱼肉供应。京师的太学学生待遇更好,一旦考上太学,国家包发校服,包供食宿。结了婚的,还可以带家眷入学。家眷们的生活供应,由马皇后亲自负责。皇帝对学生们的关怀体贴可以说无微不至。学生们离家日久,朱元璋发给他们新衣服一套,路费钞五锭,让他们回家看望父母。过春节、元宵,朱元璋还专门给学生们发过节补助金。


  虽然待遇如此之好,不过,如果有机会坐时空穿梭机回到洪武时代,我还是劝你不要去享受皇帝的义务教育。因为,你进了国立学校,有可能不能活着出来。

  并不是我耸人听闻。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洪武皇帝亲自制定的学规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学校里学的是什么。各级学校的功课,都是由皇帝直接指定的,内容是《御制大诰》(即皇帝语录),《大明律令》(即刑法),此外还有四书五经和《说苑》。皇帝规定:太学学生每日写字一幅,每三天背下《大诰》一百字,本经一百字,四书一百字。每个月作文六篇。

  功课似乎不重。可是校规倒是有点怕人。校规一共五十六款。有一些规定和今天差不多,比如必须穿校服,不许点名迟到,不许夜里饮酒之类。然而也有些规定有点奇怪:

  一、不许结社,什么文学社、诗会之类一律严格取缔。

  二、不许议论学校食堂的饭菜好不好吃。

  三、绝对禁止对人对事的批评。

  这些规定,一旦违反,轻则杖责,重则充军。

  最奇怪的一条是这个规定:

  “一切军民利病,农工商贾皆可言之,惟生员不许建言。”就是说,天下百姓,别人谁都可以对国家大政方针发表意见,只有学生不许!目的当然是介绝学生参与政治的可能。

  看来,朱元璋虽处中世纪,却能以其超人的政治敏感,预见到学生与激进政治心态的天然联系。

  然而,只要有学生的地方,不同意见似乎就不可避免。由于校规过严,在第一任太学校长宋讷任内,有的学生被活活饿死,还有多名学生自杀身亡。学生赵麟对校长的残忍非常不满,出了一张匿名墙报(没头帖子),表达对校长的意见。这件事被当成严重的政治事件报告给皇帝,朱元璋龙颜大怒,立命把查出来的犯罪人赵麟杀了,并在国子监立一长竿,把他的脑袋挂在上面示众。隔了十年,朱元璋有一次到太学视察,想起这件事,还余怒未消,召集全体教职员和学生训话: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宋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

  如今著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著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著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今后学规严紧,若有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贴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发往烟瘴地面。钦此! 

  悬赵麟头颅的这竿子一直竖了一百六十余年,才撤去。

  在抓学校教育的同时,朱元璋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他定下的科举制度更加重视形式,规条亦更繁琐, "其文略仿宋经义,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相对真知灼见,他更重视的是统一的规格,统一的口气,统一的思想,以此来造成格式化的知识分子。

  在朱的严厉政策下,学生们按他的标准,顺利成长。他们只能'以摘经拟题为志,其所切者唯四子一经之笺、是窥是钻,余皆漫不加省。”'"自四书一经之外,咸束高阁,虽图史满前,皆不暇目"。这种成批量生产出来的格式化人才,看上去大抵是呆头呆脑,神情木然,"与之交谈,两目瞪然视,舌强木不能对"。因此,在洪武年间,经常出现“进人不择贤否,授职不量重轻”的现象,以至朱元璋自己也不时哀叹:"联即位以来,虽求贤之诏屡下,而得贤之效未臻。”

  在传统中国,人们习惯用加减法来思考问题,也就是说,用类推的方式把局部真理扩大到无限。中国的思想家们因此提出了著名的治国理念:一个人只要能修身、齐家,就有能力治国平天下。因为国不过是家的累加。

  今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中的荒谬。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事物运动的规律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这个治国理念就如同天天向远处望,最终就可以练成千里眼的传说一样,是一个永不可及的神话。

  问题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是这样思想的。因此,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我们中国人这里根本不是问题,用“只要……就”的公式可以“小葱拌豆腐”般地轻松解决,比如我们曾经设想,只要每个人一年植几颗树,那么我国的森林覆盖率问题将不再成为问题;比如只要每个人每天节约一滴水,那么一年下来将会解决多少人的饮水问题;再比如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同理,我国的伟大圣贤们提出,如果老百姓都得到了很好的教化,把思想统一到孔孟之道上来,做大臣的都坚决服从君主,做儿子的都坚决服从父亲,做妻子的都坚决服从丈夫,那么天下就会熙然而治,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从而达到理想的尧舜世界。

  "人心齐,泰山移。"从这个公式出发, “统一思想”就是治理国家的最关键所在。

  被这个简单直接的定理所鼓舞,历代雄才大略的统治者都为“统一思想”而奋斗不已。 可是很不幸,虽然圣人们几千年以前就指出了正确方向,可是几千年来尧舜世界却从来没有出现。这都是因为每个朝代,都有那么些人,不注意自我改造,顽固不化,阳关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他自寻,不能和朝廷保持高度一致,结果破坏了天下大治的大好局面。

  朱元璋思想教育万能的美好梦想也不可避免地被现实所打破。“一刀切”的结局必然是“一风吹”。这是中国式行政制度的弱点造成的。虽然以严刑竣法为后盾,朱元璋的“化民成俗”所取得的成果却十分有限。朱元璋办学过多过滥,且完全是在政治权力的强制之下办成,所以,这种学校教育的繁荣是一种典型的虚假繁荣,完全是朱元璋一个人意志支撑的结果。当他的注意力有所转移之时,学校即徒具形式。以社学来说,在许多地方,建立之初就是流于形式,只选了校址,花了钱,收了回扣,最后有没有人来学,却成了最不重要的事。地方官吏甚至还借办社学来敲诈百姓。朱元璋自己即说:“有愿意读书而没有钱的人,地方官不许入学。有三丁四丁而不愿读书的人则爱财卖放,纵其愚顽,不令读书。有父子二人,或农或商,无暇读书却逼令入学。” 而府州县各级学校,也因为官督力度减弱,往往有名无实。到后来,许多学校“生徒无复在学肄业,入其庭不见其人,如废寺然”。朱皇帝的大力兴办学校的一时之盛,在他生时即是无根之木,在他死后当然很快烟消云散。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5-24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