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高考30年:难忘的1977 求知欲积聚10年大爆发


前言 难忘的1977 永远的1977
6月7日是2007年高考开始的日子。现在看来,一年一度的高考似乎只是一种规模扩大了的例行公事的人才选拔方式,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但对于30年前的那些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远离校园的学生而言,高考不啻于一场命运攸关的鏖战——有的人奋勇突围,从此功成名就;有的人折戟沉沙,一生默默终老。人们冲着搏击命运的平等机会而来,高考岁月已在他们身上烙下了刻骨铭心的时代印记。从今天开始,我们首先推出系列人物报道,从当年的高考考生、高三毕业班老师、高考试卷命题老师和阅卷老师的回忆里,再现1977年高考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的大学时代。(记者 巢 晓 摄影)

事件背景

1973年的高校入学文化考试中,仅在理化试卷上做了3道小题的辽宁知青张铁生在试卷背面写了一封信,因“白卷事件”受到“四人帮”的青睐,被奉为“反潮流英雄”,并被破格录取上大学,后来还任至全国人大常委,成为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马前卒。当年的报刊就此事发表评论说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从此,“读书无用”论泛滥成灾。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让当年冬日那场改变历史的考试有了可能。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的首届高考,570万人报名考试,27万人被录取,他们凭借真才实学成为真正的英雄,从此,读书真正有用。



廖新波个人博客照。(记者 巢 晓 摄影)

  廖新波:

1982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进入广东省人民医院,1991~1993年留学美国,2001年调入广东省卫生厅。现为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武汉大学客座教授。

1973年,17岁的廖新波从广东韶关北江中学高中毕业了。此前有风声说将恢复“文革”中一度中断的高考,这个消息让他着实高兴了一把,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的他一直将上大学深造当作自己的梦想。但当年辽宁知青张铁生制造的“白卷事件”以及随后掀起的对高考制度的大肆批判让他的大学梦最终破灭,他不得不留城做工。

“很难再看到当年备考的刻苦劲”

在家里做了一年的小木匠后,廖新波去了当地的工商所,成为一名工商管理干部。由于父亲在韶关工业研究所的缘故,廖新波常常跑到研究所去观摩学习,渐渐地,他对无线电产生了兴趣。1975年,廖新波进入韶关无线电四厂。

但廖新波并不甘心一辈子当一名工人。“文革”期间高考虽然被废除,但大学并未停办,国家每年都会从各地选拔一批政治表现好的学生,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推荐上大学。廖新波也向厂领导提出了申请,但最终未能如愿。

1977年,邓小平同志拍板决定恢复高考,这个消息让廖新波兴奋得跳了起来。“如果不珍惜这次机会,以后可能就很难再有机会读书了。”廖新波暗暗勉励自己,他并不知道从这一年起高考就开始恢复正常了,他把这次高考当成了改变自己人生命运的最后一次机会。

包括廖新波在内的韶关无线电四厂的六七名工人凑在一起投入了紧张的复习,他们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功课荒废了4年,没有辅导老师,课本残缺不全,尤其是数学底子薄弱。这些“先天不足”意味着这是一次并没有多大把握的考试,但对于廖新波来说又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考试。

那时大家聚在一起点灯夜战复习迎考的动人情景一直还留在廖新波的脑海中,“以后很多年我都没有看到有学生像我们当时那样刻苦地学习”。没有老师辅导就自己硬啃,没有课本就四处去借,最要命的是教材的变化,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他们之前闻所未闻的。

  一个家庭出了两个大学生

受到父亲的影响,廖新波填报了“中山大学的‘光学’、‘造船’专业”,“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无线电’专业”以及“广州医学院”3个志愿。1977年12月,廖新波和工友们走进了位于韶关一中的高考考场。

一个多月后,正在湖北省出差的他突然接到厂里打来的加急电报:“请速回,你已被录取!”他激动得当场跳了起来,连夜赶回广州。

廖新波最终被广州医学院录取,他所在的韶关无线电四厂只有他一人顺利考取大学。临近大学开学还有一段日子,廖新波就开始急不可耐地整理行装。当年同时参加高考的妹妹廖素华则在一旁默默地帮哥哥收拾东西,她并未收到高考录取通知书,以为自己落榜了,郁郁寡欢。没想到临近开学前几天,廖素华收到了广州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迟来的惊喜让这个要强的姑娘激动得哭了。

廖家兄妹同时考取大学的消息在当地炸开了,轰动四乡。廖家的门槛在那几天都要被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和街坊邻居踩破了,大家都夸奖廖家父母真有能耐,教子有方,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命中率百分之百”。在那个困难的岁月,一个家庭能同时出两个大学生简直是奇迹。

  老中青三代求知欲“集体爆发”

大学对于廖新波是陌生而新鲜的。新生开学典礼上,学校所有领导都出席了,说了很多勉励的话,希望学子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因为他们是“华国锋时代的第一代大学生”,意义重大。

1977级的广州医学院医疗系共有9个班,360多名学生,基本上都来自广东省内。廖新波被分到了5班,全班30多名学生,相互之间年龄差别很大,几乎是两代人,因此思想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一届大学生基本上可以用“老中青三结合”来形容。

艰苦的年代,艰苦的条件,艰苦的学习。一毛钱可以解决一顿饭,能吃饱肚子就已经是万幸;9个人一间宿舍,冬天冷得发抖,夏天热得冒火。与年龄的差异相同的是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必须面对的英语、医学基础、物理、化学等从未学过的艰深的课程。

但或许正是知识的严重匮乏,使他们树立起了一种令人敬畏的“务实态度”,对学习充满了强烈的欲望,求知欲“集体爆发”。每到晚上自习时间,教室、图书馆总是爆满,很多同学每天傍晚6点来钟刚吃完晚饭就去抢占座位。图书馆、自习室晚上9点30分关门后,大家就回到教室继续学习。深夜11点是学校规定的熄灯时间,管理员逐间宿舍巡查,监督学生休息,即便这样,仍有同学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复习功课。(记者 胡非非)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6-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