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30年磨炼和积淀 七条路线构造民间版高考方案


来源:北京晨报网-北京晨报




    在杨东平所做的一项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中,他提出了高考体制改革的一些新设想。杨东平/供图



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范谊

 

  古人云:“三十年曰一世。如有受命王者,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从1977年高考恢复至今,牵动国人神经的高考已悄然走到第30个年头。在整个社会伴随改革和发展的鼓点不断迈进的这段时间,“中国第一考”也主动或被动地做出各样的调整和嬗变,包括分省命题、“3+X”科目设置、取消年龄婚姻限制……30年的磨练和积淀,高考是否在制度和民众情感层面实现“而立”的地位?面对当下各界投向高考本身的质疑眼光乃至“废考”建议,过分维系着社会内涵和民众期待的高考体制将做怎样的回应?

    诚如杨东平先生所言,纪念高考恢复的重心“不是怀旧,而是面向未来的改革”。我们期待着,在官方和民间多方参与力量的“合力”作用下,高考能在同时融合“公平公正”和“科学合理”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当和美丽。

  挺考派

    高考制度价值“值得肯定”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教问题研究专家

  记者:能谈谈您对目前高考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评价吗?

  杨东平:高考制度的基本功能和价值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也是一条便捷的人才选拔制度。当然,高考的弊病也是“与生俱来”,考试作为一项技术本身就有局限,比如一考定终身、一张考卷考所有人,存在一些偶然因素等等。

  由于中国科举制度的文化遗留,目前高考对于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作用过于显著,造成“应试教育”的现实,违背了考试本身的宗旨,加重了学生负担。这一弊端,在上世纪80年代称为“片面追求升学率”,90年代则叫做“应试教育”,即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因此,高考制度成为教育改革的对象。

  记者:今年社会各界通过不同的方式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您如何看待这种“纪念热”?

  杨东平:我想当前社会关注恢复高考的重心不是怀旧,而是面向未来的改革。近年来的高考改革,较多在考试科目的改革上,但没有打破“一张试卷考所有学生”的顽症,在识别和选拔学生方面比较粗糙,考试内容仍以记忆性知识和解题技巧为主,加剧了中小学教育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的问题。

  七条路线构造民间版高考方案

  记者:在您所做的一项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中,包括了高考体制改革的一些新设想,关于今后高考改革的走向,您有哪些具体的设想?

  杨东平:关于高考改革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大家还是比较有共识的,大致包括考试制度改革和招生制度改革两大部分:一是推进地方化考试,目前全国16个省高考实行分省命题,从全国统考到地方分省考试的思路应予肯定。二是高考“一次变多次”,但需要建立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三是考试内容从知识水平测试转变为能力水平测试。四是考试科目“多轨化”,可考虑针对文科、理科、工科、体育、艺术等不同科类设计若干套试卷,提供学生可以选择的多种“套餐”。五是招生制度改革,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六是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改变目前只能学校选择学生、学生不能自由选择学校的权利不对等现象,从而形成高校之间的真正竞争。七是注重录取名额的地域均衡、改变国立大学招生“本地化”的现象。国立大学招收的本地生源比例,应当有个合理的限度,例如20%或30%。同时,尽量减少高考加分的特殊政策,限制甚至取消各种名目的保送生和特长生。

  高校招生应邀请“第三方”监督

  记者:高考的公平公正备受关注,您认为高考改革中有些怎样的思路推进公平?

  杨东平:高考的公平公正主要体现在录取制度中,目前高校录取是一个比较封闭、神秘的系统,缺乏公开、透明的程序,缺乏社会参与、第三方力量的监督,因此很难消除老百姓对高考公平的担忧。高校自主招生的改革,从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须伴随相应的制度建设,如何构建一个公开透明的招生制度,目前高校还缺少建树。高校应当有勇气和魄力,请“外部人”进行监督,如可成立由教师、家长、媒体、社会人士组成的类似“陪审团”的团队,全程监督录取过程。

  高考可考虑半个月考两次

  记者:如何使高考“一考变多考”,更具有可操作性,您有哪些方案性的建议吗?

  杨东平:从操作上来讲,在不同季节举行全国统考,社会压力和操作成本都比较大,可考虑相对集中的“多次”考试,如同在田径赛中,运动员可以有三次试跳的机会,可集中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连考两次,如6月6日到8日、12日到14日组织考生各考一次,取最好的成绩。这样的组织成本相对较低。

  “一考变多考”还有一个思路,即部分科目可通过独立机构举办的社会化考试进行,如英语可以考虑用托福、公共英语等级考试的方式,这些考试可常年举行,不限次数。招生院校可提出各自对英语的分数要求,考生只须提供考试成绩,就能参加高校的招生录取。

  分省命题需视教育资源而定

  记者:关于分省命题,有人认为这样命题缺乏可比性而呼吁恢复全国统考,对此您做何评价?

  杨东平:由于中国太大,今年的考生已达千万之多,因而用一个标准评价、测量所有考生不必要,不适合,也不利于考试技术本身的发展提高。因而,不宜因所谓“缺乏可比性”而恢复全国性统考。有的省市考试技术、组织能力可能有些问题,这有一个成熟的过程,地方化、多元化的思路值得肯定。当然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太可能全部分省命题,今后是否增加要看各省的教育资源状况和愿望。

  记者:高考转向能力水平测试,是否意味着可以脱离教材、大纲来进行?

  杨东平:国外中学教材多元化,考试不依据哪几个版本的教材,中学教学摆脱应试方向,考试考的是能力,而不是解题技巧。我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确立了这个考试内容改革的方向,但后来没有坚持下来。今后高考应逐步向能力水平测试转变,现在的公务员考试就是能力水平测试。晨报记者 罗德宏

  废考派

  范谊:我建议废除现行高考制度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废除现行高考制度”,这是一个颇为“异类”的声音。就在高考恢复30年后,今年3月6日,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范谊向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团议案组提交了长达8000余字的《关于废除高考,创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无异于投下一枚重磅炸弹。

  取消高考:应试教育扼杀创新能力

  记者:您为什么提出要取消高考?

  范谊: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多年。我们的高考提出的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句话看似公平,实质却扭曲了教育丰富、多样化的内涵。比如说,一个孩子有数学天赋,但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就无法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这实质上是对个人专长和兴趣的压抑。高考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应试教育。12年的义务教育都是在为应付高考而进行的,这违背了教育的本意,也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人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障碍。其实,高考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大的束缚是基础教育。

  记者:您如何评价实施高考制度以来中国高教的成绩?

  范谊:高等教育本身在过去30年取得很大成绩。但事实证明,现行高考招生制度以及它所派生的应试教育,已经使我国的教育迷失了方向;它使我们的儿童失去了天真和幻想,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接受和模仿。目前教育资源丰富了,有了很好的历史条件,可以解决这个包袱,千万不能再因为追求表面的公平现象,使我们的教育受到那么大的伤害。

  选拔人才:两个考试+综合评价

  记者:对于高考多数观点是主张改良,您为什么提倡取消?

  范谊:我觉得取消高考的时机到了,有可行性。据统计,2008年全国18岁的适龄青年有2600万人,到了2009年只有2000万人,到2017年只剩1149万人,比2008年减少56%。这样一来,虽然大学不再继续扩招,但教育资源已非常丰富,入学率可以得到大幅提高,上大学的机会已经不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入学的公平性已没有问题,对高考进行历史性改革的时机已经到来。

  记者:如果取消高考,大学怎样选拔人才?

  范谊:最重要的是破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旧格局,要综合考查一个学生,最后的考试只是对学习过程的考核。第一是学业考试。用高中会考来考查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力。第二,是设计一种学习潜力的考试,用来测试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看看他是否适应更高水平的培训,主要包括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有点类似美国的SAT考试。当然,这两种考试只是招生时的参考,占40%的比重。另外30%是非学历因素,包括社会服务记录、学校服务记录等。此外,还有家长和教师的推荐。最后20%是社会评价,比如获奖的记录、个性特长、科技发明等。

  自主招生:不应分数“优先”

  记者:这些想法与某些大学近年来所进行的“自主招生”有类似之处。

  范谊:是的,但“自主招生”是“假”的。第一,自主招生所占的比例很少;第二,说是要考查多方面因素,但学生还是要参加高考,他们获得的实际只是优先的录取权,分数还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记者:如果高校享有极大的自主权,如何确保公平性?

  范谊:现在很多媒体都关心这个问题,怕中间出现腐败、出现人情招生。我觉得出现这种个案是很难避免的,但是一所高校,招一个差生或者有一年招得不好可能问题不大,但十几年都这样做下去,就算是北大也会垮掉。素质不好,哪还有学生愿意读?

  记者:就算教育资源丰富了,有优质资源的高校仍是学生追逐的目标,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范谊:我们国家对教育赋予了不正确的社会责任。很多人认为教育是非常公平的,要求有非常公平的教育机会,但本质上教育并不是人人都得的蛋糕。比如说,并不是拥有一流智商的人应该去读北大,其他行业比如农业等的发展也需要一流智商的人才。而且,所谓“名校”,很大程度在于国家的大量投入。这些投入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记者:谈到高校的国家投入问题,很多人也提出过质疑,您觉得应该如何解决此问题?

  范谊:西方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比如澳大利亚,国家向高等教育的投入直接进入青年教育基金,学生们考上大学后向这个基金贷款读书,在工资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水平后才需要还贷,而且不需要自己掏腰包,是由老板代付的。这样一来,国家的投入就可以随着学生的选择而较为合理地流向不同的学校。

  官方表态

  高考照搬美国模式“行不通”

  未来高考将会出现哪些新变化?分省命题还要不要进一步扩大范围?怎样在高考实践中体现公平公正?美国高考模式是否可直接引进?针对这些全社会关心的高考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解析今后高考的新思路。

  全部自主命题没必要

  今后会不会发展到每个省市都实行自主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表示,31个省份全部自主命题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必要。分省命题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各有优势,分省命题对本省教学的针对性强,使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风险降低,但命题风险的范围扩大了。

  “分省命题有一定的前提。”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考试机构对考试命题的组织管理具备很强的能力和经验;其次,本省要有足够的命题教师——他们既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也必须了解基础教育,还要对所命题的学科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其他学科也要有基本的了解。有的省组织自主命题比较困难,这跟当初的大学分布不够合理有关,这些省份没有重点综合类大学,学科能力先天不足。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过半省份(除港澳台外)、三分之二的考生在进行自主命题的考试,量已经足够大了。

  据介绍,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建立全国教育考试题库,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全国教育考试题库的建成将为分省命题减轻一部分压力和负担。

  照搬SAT模式行不通

  针对社会上有人提出的“中国应引进美国的高考SAT模式”的呼声,相关负责人表示,SAT考试脱离开中学课本命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进入大学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方面杜绝猜题押题,另一方面也减轻高考不能承受的重负。但实际上中国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在中国,高考是中学、大学教育的接合部,教学大纲是全国统一的,中国的高考如果脱离了大纲、教材是行不通的,这会给高中教学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优势,也是能进行统一高考的基础,而美国正是由于没有统一的中学教学大纲,不得不采用脱离教材的SAT考试。

  不同思维方式不歧视

  谈及未来高考的改革方向,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高考在考试内容上,应该鼓励创新精神,对具有不同思维方法的考生不应该歧视,而应鼓励和引导。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今后的高考应该汲取新课标能力要求的精髓。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高考改革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记者 赵王月 于建坤)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06-2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