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张学良和东北大学


    “我的军队没了,我的军衔没了,我只有东北大学、老朋友和过去的事了。”

——张学良 

  近期,开年大剧《少帅》的热播让爱国将军张学良又一次成为焦点,让沈阳这座东北历史文化名城又一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些剧集更被称为是老东北大学的“宣传片”。 

  历史是怎样让张学良与东北大学邂逅,又是怎样让他们结下了旷世情缘?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去重温一下那些张学良与东北大学的前尘过往。

  向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深处望去,由张学良题写的“东北大学”校名牌匾就映入你的视线,从1928年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到1993出任东北大学的名誉校长,65年的守望,让张学良这个传奇人物成为东北大学之魂。 

  东北大学,不仅见证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荣枯,一个民族的凤凰涅槃,也见证了一位英雄的跌宕人生。 

  临危受命,殚精竭虑办大学 

  有关东北大学的故事,要从张学良的父亲“东北王”张作霖被炸讲起。 

  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刚刚过去两个多月,身负国仇家恨的东北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张学良兼任了由张作霖于1923年主创的东北大学的校长。 

  掌校后,他明确提出“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应社会之需要,谋文化之发展”的办学目标,这办学目标甚至与今天大学的四大职能深度契合。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学已发展成为舍宇壮丽,设备齐全,良师荟萃,学风淳穆,设有文、法、理、工、农、教育等6个学院,共23个学系,9个专修科,教职员工300余人,学生2000余名的全国名校之一。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一所创建不久的大学办得风生水起,这需要真正懂教育的行家里手才办得到。而张学良又是用了哪几招在文化贫瘠的关外开辟出这样一片高等教育的绿洲呢? 

  ——慨捐家资,增建校舍,完善硬件设施。从上任起至1929年9月,张学良先后捐私款近200万元现大洋,以改善东北大学的教育设施,这相当于现在的人名币近亿元。在北陵校址新建了教学楼、图书馆、试验室、体育场、教授住宅等,并把东大南校全部迁入北陵附近的北校,实现了南北合并。东大北陵校址的建筑现为辽宁省政府所用,一直保存完好。 

  ——重金礼聘名师,诚招天下才俊。在张学良的倡导下,东北大学不惜优礼厚币,从国内聘请许多专家学者来校授课讲学。一时间,章士钊、黄侃、梁漱溟、梁思成、林徽因、刘仙洲等著名学者群贤毕至。当时东北大学共有教授99名,其中,国学大师章士钊的薪水最高,月薪800现洋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月薪4万元,并在校园内供给独院的眷属住宅。 

  ——破除旧俗,实行男女同校。为了使女性有研究高深学术的机会,东北大学从1928年8月添招女生50余人。1929年,全校共招女生108人,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带头在政治系插班听课。 

  ——创立大学委员会,形成学校的智囊。东北大学委员会于1931年4月成立,以“囊助校长综理大学行政”为宗旨,由张伯苓、章士钊等社会名流、资深学者构成。他们不仅热衷于国家的教育事业,而且有着丰富的办学经验,成为东北大学发展的智囊。 

  ——选派优秀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在张学良的支持下,东北大学于1929年7月从120名毕业生中推荐品学兼优者8名,公费资助送往欧美留学深造。如英文系的陈克孚和法律系的白世昌被保送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物理系的崔九卿和刘树勋被保送到美国康乃尔大学,数学系的沈启巽被保送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深造。 

  ——发展体育运动,打造体育强校。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健身强国,抵御外侮。”他在东北大学设立了体育专修科,聘请国内著名体育教授郝更生、宋君复、德国著名运动员步起等到校任教,培养出了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捐助私款30万现洋,为东北大学兴建了一座当时全国一流的罗马式马蹄铁型体育场。 

  张学良掌舵东大的短短几年内,用一套“组合拳”就引领着东北大学这艘航船在正确航道上破浪前行。 

  家国情深 弦歌不辍传薪火 

  就在东北大学按照现代大学的格局发展起来并日益壮大之时,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9月18日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沈阳城沦陷,东北大学师生被迫告别沈城,流亡北平。 

  在国难当头、背井离乡、校无片瓦的窘境中,张学良对到达北平的全体教授和学生发给每人临时补助,把奉天会馆设为东北大学办事处,全面安置学生,全力斡旋,送学生到平津各大学暂时借读,同时积极筹借校舍,并于11月18日借得北平南兵马司税务监督公署为校舍,使学生得以复课。 

  张学良表示,“武要保存东北军实力,文要发展东北大学。东北土地亡了,要用东北大学做联系。它是东北的生命线,在国家可借此以维系东北人,在东北人民可借此以知道国家不亡东北,在国内同胞可借此睹目伤情,痛鉴覆车愈知效忠于国家。所以东北大学除了它本身的使命外,实具有深远的国家民族意义。” 

  他这种爱家乡、爱东北、爱祖国的思想被深深植入了每一个东大学生的心中。许多学生毅然投笔从戎,组织并掀起抗日武装斗争。东北大学文学院苗可秀,同车向忱、高鹏等组织了东北学生军同日军浴血奋战,在抗日的烽火中为国壮烈捐躯。1931年底,宋黎等东大学生潜回东北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后来又同张金辉、戴昊等组织中华青年铁血团,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1935年12月,在著名的反日爱国学生运动——“一二·九”运动中。东北大学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始终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和反动军警发生激烈的冲突,结果被捕40余人。张学良听到消息后,特地让宋黎(中共地下党员)以秘书身份,前往北平,把被捕学生都救了出来。 

  1936年,张学良又将东北大学分批迁往西安。在张学良的保护下,东大学 

  生的爱国活动更加活跃了。8月,张学良为东大在西安的新校舍题词:“沈阳设校,经始维艰;至九一八,懆遭摧残;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勖尔多士,复我河山。” 

  1936年12月9日,以东北大学西安分校为主的西安学生和各界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反对内战,又举行盛大游行示威活动,并决定向带兵驻扎在临潼的蒋介石**。 

  蒋介石知道后竟然下令:“格杀勿论!”张学良连忙驱车追上游行队伍,苦苦劝说学生们:“请你们相信我张学良,我和你们是一样的心,你们的要求就是我的要求,也许我的要求比你们更迫切。你们的意见,我一定给你们转达到。你们请回去,我保证一星期之内达到你们的要求。” 

  东大学生相信他们的校长,于是带领游行队伍回去了。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采取“兵谏”方式,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履行了对学生们的承诺。张学良,虽然以这样的壮举扭转了时局,被誉为“千古功臣”,却也为此付出了后半生的人身自由。 

  执着守望 耄耋之年续前缘

  “疾风识劲草,板荡识诚臣”。东北大学在国难中凝聚的强大向心力把天各一方的学子紧紧联系在一起。1992年11月,东北大学数以万计的校友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恢复东北大学的愿望。同月,曾任东北大学代校长、秘书长的宁恩承从美国专程去中国台湾面见张学良,介绍了希望复名东北大学的一些情况。 

  张学良听后心情激动。宁恩承请他为东北大学题写校名,张学良欣然应允。宁恩承说:“您今天写,我明天来取。”张学良却说,“不,我马上写,马上写。”当即,他在自己的专用纸上,题写了新的“东北大学”校名,并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好像意犹未尽,又好像60多年前的东北大学浮现在眼前,他提笔凝思了一会,又自言自语:“还写什么呢?”宁恩承在一旁赶紧提醒,“写上日期吧”,张学良又写上了题字当天的日期“一九九二十一月三十日”。 

  虽然现在中国台湾一般不用公历,但不用任何人提醒,张学良用的是公历…… 

  这意蕴深厚的四字,字字千钧,使东北大学的历史有了完整的接续。 

  1993年3月8日,国家教委正式批文,同意东北工学院复名为东北大学, 4月13日,东大校友张捷迁教授受东北大学之托来到台北张公馆,向张学良面呈东北大学名誉校长与名誉董事长的聘书。张学良脸上露出笑容,拿出20倍的放大镜,一字一句地认真端详,欣然接受了聘书,并希望东北大学发扬优良传统,早日成为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国内一流的大学。 

  1993年4月22日,东北大学复名庆典在辽宁体育馆隆重举行。张学良对东北大学的贡献名留青史,与东北大学的一世长情使终在白山黑水间回荡。(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6-02-06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