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陶行知:且行且知


    1930年4月,陶行知成了国民政府的通缉要犯。3岁的晓庄师范也因蒋介石的一纸密令,面临夭折的命运。南京卫戍司令部派出军警缉拿陶行知,解散学校,并要查封晓庄。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执行命令的军警们发现,晓庄没有围墙,没有校门,国民政府的朱笔大封条,竟不知贴在何处。

  陶行知毕生的追求——“没有围墙的学校”,用这样一种方式留下自己骄傲的一幕。

  曾留学美国的陶行知深受大哲学家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影响。他在晓庄的生活教育实践,则是在杜威的基础上深刻切入中国实际的独特创造。

  陶行知把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重心放在了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中。他曾说,中国老百姓的穷,穷到了无法形容的地步。他们生活最差、知识最差、健康最差、头脑又被各种各样陈腐东西禁锢。

  中国社会惨烈的现实,让陶行知放弃了一个大教授优厚的待遇。1923年,他脱下西装、穿上布衣草鞋,走上了在最贫困的劳苦大众中办教育、进而改造中国的道路。从那时起,他用一生奔走于祖国大地,推广平民教育运动。用他的话说,“我本是一个中国的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地把我向外国的贵族方向转移,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那中国的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

  他最光辉的顶点,无疑就是晓庄师范学校。

  晓庄,原名“小庄”。陶行知来了以后,改“小”为“晓”,取破晓之意。

  晓庄师范,确实是“破晓”的。晓庄初创,没有教室,蔚蓝的青天是学校的天花板,金黄色的泥土就是学校的地板。在荒山野岭,陶行知和学生们开山辟路的锄头,刨在了中国教育落后的病根上。他办晓庄师范,不要少爷和小姐,不要文凭迷,不要书呆子。他带领学生们自己建校舍、修厕所、盖礼堂、造图书馆,开荒种地,挑粪施肥,全凭一双手一把锄头的艰苦劳作,和马牛羊鸡做朋友,对稻粱菽麦下功夫。晓庄的学生,包括这位大教授自己,把劳动创造的生活当成每天的课程。陶行知要培养的,就是能够在中国一无所有的乡村办学兴教的老师。

  科学的头脑,健壮的双手,农夫的身体,艺术的情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这是陶行知对办晓庄师范的五个要求。这五个要求,其实每一个都是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家的理想,但是把它们完整地表述出来,陶行知是第一个。

  晓庄的学生成长起来,便又到周围的乡村办学,每天去给农民和儿童上课。这样的师范实践,使整个晓庄地区的山村,化作书声琅琅的大学校。这是他的一个梦:“要从这里开始,培养一百万个乡村教师,去改变一百万个乡村,从而使整个中国都富强起来。”

  为了办晓庄,陶行知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他的生活质量是逐步降低的,他的社会地位也是降低的。

  但是他的精神是不断提升的,他的事业是不断提升的。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认为人生就是要做一件大事来。

  对教育家来说,什么是大事?大事就是开启民智,普及教育。

  他说,办学跟改造社会是一件事,就是造就人,要造就人中人,不是人上人,也不是低声下气的人下人。他希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农民和儿童敬爱的导师,使每一个孩子、每一户农家、每一个乡村、乃至一百万个乡村都披上晓庄的光。

  也正是有这样的信念,晓庄师范停办后,陶行知又发明“工学团、小先生”制度;为了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抢救孩子,他又在远离重庆150里地的山村寺庙里创办育才学校,为孩子们请来最好的老师,抗战时聚集在重庆的文化名人和艺术家们都跋山涉水到古圣寺的庙堂里讲课……

  即便在最苦难的年代里,即便饱尝办学的艰辛,陶行知也从来没有放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对这个苦难的民族崇高的师德独特的概括。从此,这句话代代流传,成为激励无数教师的座右铭。

  1946年7月25日凌晨,彻夜工作的陶行知在上海突发脑溢血,猝然离世。

  消息传到千里之外的育才学校。那一天,学校的铃子一直打,一直打,打了十分钟,打了十几分钟,打了二十分钟……学生们、教师们,全部哭成一片。

  他下葬的时候,送葬队伍络绎不绝。他的灵柩从南京中央门抬到晓庄,棺上盖着一块红绸布,中间点缀着四个白色大字——人民导师。(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6-08-0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