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文化争鸣:文房四宝已死,何必为之续命?


来源:红 网

 
 
 
 

    由浙江湖州、安徽宣城、四川夹江等地联合申报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材料编撰工作最近正式启动。9月30日《半月谈》发文以为,为文房四宝“申遗”有利于强化人们对笔墨纸砚的文化认同感,“文房四宝不能只是少数精英坚守的国粹,我们应当在当今的形势下,设法使其尽快回归大众的文化血脉。”
    
    笔、墨、纸、砚,雅称“文房四宝”,为中华文明的传承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无疑是国粹,进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至名归。为文房四宝申遗,有利于强化人们对笔墨纸砚的文化认同感,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文房四宝昔日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已经不复存在,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不仅墨汁和砚台已经逐渐被大众抛弃,连笔在社会生活中的功用也正急剧退化。寄望于通过“申遗”,让文房四宝回归大众,有白日做梦的嫌疑。
    
    我身边就曾出现过一个关于砚台的笑话。前些年,有安徽的文友给我寄过来一方歙砚。我的一个远房表亲看到,满脸不屑,鄙夷地说,这是哪里出的烟灰缸?设计成这个丑怪模样,盛得什么烟灰!
    
    不认得曾经闻名天下的歙砚,其实不值得惊讶,谁叫社会已经进步,砚的生存环境已经消亡了呢?
    
    现在还有专门练书法的孩子没有?当然有。据半月谈记者报道,今年暑假,皖南黄山市的青少年宫就有近100名青少年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书法。然而,这些孩子是否热爱书法呢?不是,他们学习书法更多来自家长们的一厢情愿,再说,即使他们热爱书法,也只是作为一门艺术在研习,而不会让笔、墨、纸、砚成为今后的主要表达工具。可以肯定地说,我们的很多学生,连什么是“文房四宝”都回答不全。
    
    这一切都证明,现实生活中,文房四宝只能是少数精英坚守的国粹,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成为大众的文化生活样式。正如汽车时代,我们不必刻意追怀马车,为“油壁香车”唱挽歌,虽然它确实充满诗意;电子邮件时代,不必点狼烟传递消息。说白了,时至今日,文房四宝只能是文化生活的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必需。没有文房四宝,我们能够过得很惬意,因为我们有比文房四宝更先进的表达工具。
    
    从申遗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出,申请者自己,也明白文房四宝已经“死亡”,已经成了先人的“遗产”。世界上存在起死回生,存亡续绝的灵丹妙药吗?而且,有必要让已经死亡的东西复活吗?如果真的以为为文房四宝申遗,就能“使其尽快回归大众的文化血脉”,这种想法,只会让人觉得神经有毛病。(谢浮名)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7-10-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