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减负增效,笃行致远”,记者带你探秘湘乡这所不用“双减”的学校

  

离中考只有两个多月时间,与其他学校初三学生“埋头苦干”相比,这所学校的初三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按部就班在上;每天第八节课是雷打不动的社团活动;甚至整个初三加起来的考试次数不超过四次。这所学校就是湘乡育才中学。

在这里,学生回家不需要做作业,参加校外培训要受“处分”,学生如果买教辅资料刷题还会被禁止……“双减”政策出炉,该校师生笑言:“我们是一所不用‘双减’的学校!”而更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所学校近年来的中考成绩稳居湘乡市前列。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育才中学孩子课业负担“减”得这么彻底?近日,记者走进该校一探究竟。

 

现象:作业少、考试少,向题海战术说“不”

每个学期除了期中和期末考试外,我们几乎没有进行过考试。”该校C367班学生冯嬛告诉记者。三年来,老师除了给他们布置阅读、德育等作业外,书面作业少之又少,“有一次回家路上,我看到其他学校的同学书包里全塞满了书,而我的书包里只放了些换洗的衣服,当时就觉得特别幸福。”

在该校C359班,记者发现,与其他学校毕业年级被各种辅导资料占据得满满当当的课桌不同,每位学生的课桌都很整洁,几本教科书、一个文具盒、几个作业本,试卷几乎没有。

 

“我们学校的孩子真的挺幸福的。”初三英语教师易可可说,“虽然离中考只有两个多月了,但是他们到现在仍然不需要去刷题,因为刷题的活儿由老师来完成。老师们会利用集体备课时间,把精心选择的题目分享给学生,做到精讲精练。”

该校办公室主任黄育武告诉记者,在严控考试次数上,学校也是“动真格”的。每学期开始前,各教研组会集体研讨并制定好本学期的印制试卷计划,然后再由学校统一进行编制印发。“除此之外,决不允许老师私自印发试卷或家委会统一购买试卷给学生。”黄育武说,“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评价学生的方法都应该是多元的,如果只用考试这一种方式,只会加重学生负担。除了考试,我校还会通过各种活动、比赛等方式评价、考核学生。”

 

探秘:先学后教、课中展示,让课堂更高效

书面作业几乎没有,考试次数也不多,那怎样确保学生将知识点学会、学好、学透呢?“我们很重视课前预习。”初三历史教研组组长张艳说,育才的孩子还有个显著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因为“课前预习”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功课。

据悉,在每学期开学前一个星期,教师们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制定好本学期学生要用到的预习提纲。翻开初一年级的预习提纲,记者发现数量并不多,基本每一学科每一堂课的预习提纲未超过4个。对此,张艳表示,预习提纲的目的是让学生先学后教,通过课前预习发现学习中存在的疑惑、不足,然后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学生展示、质疑等环节解决问题,弥补不足。

在育才中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教师们把它落实在课堂上,落细在教学中。45分钟的课堂,教师一般只花25分钟进行新课讲授,另外的20分钟是学生展示、质疑、答疑的时间,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减少了低效提问、低效训练和低效评价,参与度高,实现了全体学生高效率、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和自信力的培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育才走出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善于思考、敢于表达、阳光自信的学子。

 

实践: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不以成绩论英雄

毫无疑问,“不用‘双减’”的育才中学的诞生,离不开一支爱岗敬业、深谙学校教学理念的优秀教师。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该校每年都会对新任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师徒结对”等方式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陈赛春告诉记者,学校不仅有“上岗培训”“师徒结对”,“推门听课”也成为了学校的教学常态化活动,不同于别的学校,在育才“任何老师都可以随时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任何老师也不能拒绝别的老师来听课。”陈赛春说,“这既可以激励每一位老师时刻精心准备自己的备课,也有助于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

记者还发现,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上,该校也独树一帜。“不单纯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老师,这样就从根本上避免老师过分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变相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现象。”陈赛春递给记者一份该校关于教师评价的考核表,里面包含有教师出勤、学生满意度、班级各项活动排名、五星级班级建设等评价细则,其中学科成绩占比不到一半,坚决杜绝老师在学生成绩上的“内卷”。

不过,就是这所“不以成绩论英雄”的学校,近年的中考成绩却稳居湘乡市前列,教学质量在整个湘潭市都处于领先水平。湘乡市教育局民教部部长卿剑辉对这种“育才模式”点赞,他说,育才中学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不是只关注成绩,因此“双减”工作的举措遥遥领先于其他学校,“育才中学多年的探索,也正是当下‘双减’工作要求的方向。”

 

作者:杨斯涵刘镇东黄京(作者单位:三湘都市报)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湖南学习平台/县级融媒【城乡教育】2022-04-25(转载时内容有删减)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2-05-16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