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乡村建设先驱者,著名教育家张鉴虞先生逝世


 来源:成都商报讯  )

  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鉴虞于二〇〇七年十二月十五日逝世,享年九十四岁

  “趁我清醒留遗言,亲人据此好‘办事’:移风易俗,不事丧礼。讲究卫生,赶快火化。”几天前,家人为张鉴虞老人整理遗物时,发现旧像框里夹着一张奇怪的遗书。细读,竟留于1980年10月。

  这个提前27年为自己留遗书的老人,就是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鉴虞先生。他与梁漱溟先生曾是挚友。他奋起保护的母校,就是原西南师大的前身……2007年12月15日,这个94岁高龄的老人在病榻上与世长辞。

  他 和梁漱溟

  张鉴虞对教育事业颇为热衷。鲜为人知的是,他的许多认知和动力,来自于文化界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梁漱溟先生。张鉴虞和他曾保持过多年交往,而两人的相识,也是以文字为媒。

  1937年,张鉴虞获悉梁老在省教育学院讲学,早就对梁老仰慕不已的他,在重庆《济川日报》上以《欢迎梁漱溟先生》为题表达敬意,并指出梁老此番讲学,会对四川的教育起到建设性作用。他的分析在此后得到了印证。不久,成都的有识之士即在梁老影响下,于当年发起成立“四川乡村建设协会”,张鉴虞被聘为秘书。他们学习梁老“联系民族自救,强调乡村教育”的观点,为四川的教育事业做了不少工作。

  对张鉴虞已有耳闻的梁老,当时住在成都的惜字宫街。他给当时在教育厅工作的张鉴虞寄去明信片,表示某日会去探望。两人相谈甚欢,而张得到了梁老在道德、文章、事功等三方面的勉励,这对他毕生从教,影响至深。

  两人遂成至交。1993年,梁漱溟之子梁培宽、梁培恕路经成都,还专程到川大看望张鉴虞,并合影留念。二人以“父亲挚友”敬称张老。

  和教育

  在张老的旧照中,有两张让人忍俊不禁。其中一张,只见屋中一张大桌上,堆了一座小山似的书籍、刊物,张老坐于一边,两手垂放,望着齐肩的材料,竟出了神。家人说,父亲钻研时,常会忘乎所以。

  这是他醉心学术的一个缩影。张老1914年出生于四川涪陵,家中务农,爷爷自学中医成材,对张鉴虞影响很大。他考入县师范学校后,常背着米,徒步数十里求学。后来,他从省立教育学院毕业,进入教育厅,尔后数年奔波于各地教育系统,成为一名坚定的教育推行者。除深受梁漱溟影响外,张鉴虞还曾与陶行知先生共事,共同普及乡村教育。他著作日丰,在字里行间,表达着对教育事业的观察和建议。抗战时期,就著有《资本主义社会与乡村教育》《县单位的学校教育》等文章。1951年,还编辑出版了中小学一贯制教育资料。从1953年调入川大开始,张老为讲授教育学而努力,晚年则转攻心理学,并受聘四川文史馆馆员。直到 2004年,他仍在《文史杂志》上著文。

  “父亲一生钟爱教育。”家人回忆。张老身上随时备有一纸、一笔。一旦有心得,便掏出纸笔记下。一个外孙考上了川大研究生,张老还偷偷拿出1万元资助。家人感慨,尽管平常节衣缩食,但只要涉及教育,他都万分慷慨……外界承认他的努力和贡献。1988 年,省政府特授予他从事科技工作50年以上荣誉证书。

  和西南师大

  熟悉张老的人,都知他性情温和。谁又知道,当年正是他带头奋起努力,才避免母校省立教育学院(即后来的西南师大)被政府撤除。

  1934年,张鉴虞所就读的省立教育学院,还是“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因经费不足,1936年1月,当时省政府谓该校“自应另筹妥善办法,以资结束”,激起师生强烈反对。率先而起的,便是大三学生张鉴虞。他坐在一间空教室里,苦想学校前途,不禁怒从中来。于是径自找到当时的院长高显鉴,慷慨陈词。校方不久发出快邮代电,派员到成都四处张贴。几经努力,政府不得不放弃了之。学校转危为安,成为省立教育学院,尔后又发展成西南师院(即后来的西南师大),张鉴虞成为建院筹备干部之一。多年后,原西师大举行校庆时,张老被视作贵宾,盛情相邀。

  张鉴虞一生追求知识、进步和教育。行为低调,不求奢侈品。宁愿不买衣服,也要索求一书。除一日三餐开销外,其工资皆付诸于书本。即便当年身陷浩劫,张老也从未屈服。5个子女受其影响,个个学有所成。其中一子尽管中专毕业,后来成为乐山有名的儿科医生“张小儿”。

  即便他进入暮年,目力不佳,双手发抖,仍热衷于同家人探讨学术。一次,女儿张晓岁谈起一个新事物,老人家听得津津有味。末了,竟抚手微笑,摇头晃脑,“朝闻道,夕死足矣……”

  记者 辜波 实习记者 唐佳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03-0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