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痴情筑起村小三尺讲台——记甘肃舟曲小学教师房锋生


 

 

 

 

晚上,房锋生在给学生批改作业。 新华社记者王艳明摄

 

  “舍房舍地不舍学校,舍吃舍穿不舍孩子”,这是“2006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获奖者、山村教师房锋生痴心教学的真实写照。

  房锋生今年36岁,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立节乡北山村的一名小学教师。小时候的一次意外事故让他落了终身残疾,右腿行动不便,颈部僵硬,遇到天气阴雨全身疼痛麻木。让人们难以置信的是,18年来,在一个连交通和吃水都成问题的偏远山村,他拖着残疾的身躯独自撑起了一所100多名学生的学校,进行“复式教学”,用知识为山里的孩子铺筑了一条心灵之路……

  残疾青年的教师梦

  从舟曲县城到立节乡有三四十公里,去北山村还有3个小时的山路,只能徒步爬山或骑骡子上山。北山山势陡峻,白雪盖顶之处叫做“黑盖顶”,海拔3500米,北山村和那所学校就坐落在海拔2500多米的半山腰。

  1988年,初中毕业的房锋生已经是村子里文化程度最高的人,被乡上聘为北山村的第10任代课教师。那年,18岁的房锋生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和那些幼小孩子们一起用泥巴抹平了教室的墙面和桌台,在被人盗走了窗户的窗框上蒙上透明塑料布,失学的孩子们又回到了学校,海拔2500多米的村小里飘荡起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不会想到,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山体不断滑坡,这两间破旧不堪、墙体开裂的“教室”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

  怎么办?60多个孩子的安危沉重地压在房锋生的心头。他思忖再三后,决定迁校,向村民租房教学。他用自己当时每月30元的微薄工资垫付房租,租来了两间民房,在墙壁上开挖出一个窗户来采光,用土坯木板搭成桌子,孩子们自带凳子,开始了他的“复式教学”。虽然光线暗淡,房子拥挤,但孩子们上课总算有个安全的地方了。

  贷款也要义务办学

  1992年,县里一次性解聘乡里招聘的代课教师,房锋生下岗了。父亲为了解决他的生计问题,花68元钱在家里办起了小药房。他也通过自修和见习,获得了“乡村医生证”和执业资格证。

  就在这个时候,学生罗新敏、尚继青等找到房老师,哭着求房老师继续为他们上课,他们要用鸡蛋、柴禾和帮工的办法替代学费。20多位家长也陆续来到房老师家里,眼含热泪希望房锋生为了这些穷孩子能继续教学。60多岁的老村长罗更生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锋生,咱们庄户人穷啊,你的情大家日后慢慢补吧。孩子们还小,到乡里上学山路这么难走,只有你能帮孩子一把,可不能让下一代也成文盲啊!”

  那一夜,房锋生失眠了。天刚亮,他就一瘸一拐下了山,用自家的宅基证明在信用社抵押贷款2000元,他要用父亲准备盖房的大梁、柱子和木板建一所学校,他要义务办学!

  房锋生义务办学的举动感动了父老乡亲,大家纷纷来帮工,20多天后,一座两层高的土棚楼子终于建起来了!有了学校,有了房老师,失学的孩子们又返回了课堂,邻村的孩子们也到这里来上学。学生从60多人,增加到80多人,又增加到100多人。

  1994年,房锋生被破例聘为县级教师,工资从原来的30元增加到120元,后来又增加到170元。

  一个楷模和一份责任

  在土棚楼子里上课,不仅光线不好,还有一定的危险,而且已经容纳不下5个年级的100多名学生。1998年,北山村小学被列为第一批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学校。在建校款还不到位的情况下,房锋生再一次走进乡信用社,自己贷款5万元垫付工程款,并把自家1亩多最好的麦地无偿拿出来用于建校。1998年10月,一座新学校建成了,青一色砖木结构的6间教室伫立北山村。这是第三次迁校,房锋生看着校园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泪水夺眶而出…… 

  记者到北山村采访的那个夜晚,老支书罗更生来了,新支书鲁志俊来了,村文书桑永清来了,刘苟代大叔来了,桑严军70多岁的老爷爷拄着拐杖也来了……大家怀着一份感激,诉说他们心中的房锋生。

  北山村的孩子辍学,都是因为家境贫寒交不起学费。房锋生经常利用晚上打着手电筒挨家上门做家长的工作,并慷慨解囊,倾力资助贫困学生。桑仙玉的三女儿罗东琴,14岁了一天书都没有念过,房锋生上门动员家长让孩子上学,学费的事由他解决。此后,连续两三年没有收过她家1分钱。桑仙玉流着眼泪对记者说:“房老师这样的好人让我感激不尽!”十多年来,先后有100多名学生受到过房锋生的资助,有的三五十,有的数百元,共计达4500多元。而立节乡信用社的奂主任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每月发了工资,房老师就拄着拐棍来到信用社还上几十元钱的贷款,目前还欠着4700多元。

  房锋生付出了很多,但他却从不后悔。因为比起他的“收获”来,他觉得一点也不“亏”。他教过的学生,不论在中学还是在师范就读,都是班里的好学生。目前,北山村小学的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都在95%以上。(本报记者 牛喜林  未来导报记者 孙太平)

 

  《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08-06-0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