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海外瞭望
  

借诗歌教育感知语言魅力


“我们没有翅膀,我们不能翱翔/但是我们有双足,我们可以登攀/一步一步,由近而远/跨越我们时代那阴云密布的峰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引用美国诗人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的诗句,真切地表达了诗歌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希望。

清新的意象、铿锵的韵律和磅沛的情感,汇合成一股诗歌的力量,即语言创造力,并深切地感染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信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伊琳娜·博科娃说,诗歌的力量可以说无以匹敌;诗歌将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唤醒,去领略我们周边存在的各种美好,去体悟人类共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洗礼心灵的语言艺术

正如设立“世界诗歌日”之初所预期的那样,促进诗歌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心灵,这正是现代文明所赋予教育的一项神圣使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设立“世界诗歌日”以后,曾专门访谈了25个国家的近50位著名诗人,征求他们对诗歌教学的个性化设想,即诗歌向学生“打开”的最好方式,其中包含了各种文化背景的诗歌创造者们对于语言艺术如何润泽青春生命的真知灼见。

真正卓越的诗歌总是释放出人类追求自由、尊严和幸福的动力,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而引发积极的反响。在今年的“世界诗歌日”,很多国家开展了诗歌朗诵活动。

奥地利维也纳“小红帽”咖啡在多国发起“诗歌换咖啡”的活动,诗歌热爱者只要带上一首诗或一节歌词,就能在参与活动的咖啡馆免费享用咖啡、茶水,从而以诗歌为精神纽带来促进心灵世界的和谐交融。“诗歌换咖啡”活动的全球推广大使、英国艺术家马克西姆·布奇表示,读诗、写诗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境的表达与融通。

乌克兰首都基辅开展了“背诗坐地铁”活动,只要在特定时段背诵民族诗人塔拉斯·舍甫琴科的诗歌,即能在部分站点免费坐地铁。

在美国,14位著名女诗人为公众朗读了她们精选的诗作;另在4月的美国“国家诗歌月”,美国诗歌学会在各地举行“诗歌与创新思维节”活动。

在北京举行的读诗分享会迸发出慷慨激扬、深情婉转的诗歌语流,深深感染现场所有参与者的心灵。正如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吉狄马加所说:“对诗歌的需要,说明人类在处理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平衡方面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这代表了中国作家协会对待诗歌的一种价值推崇。

积极创新的诗歌教学

你希望诗歌呈现给青少年的是什么呢?什么教学方法可以激发青少年用诗歌表达?教师在诗歌表达中如何运用意象来促使年轻人想象力的开发?你所在的国家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诗歌教学更有效?这些教学的基本问题,正是教师们长期以来持续探索的“焦点”。针对这些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球著名诗人的访谈组成了一份73页的长篇采访录,反映了各国诗人对于诗歌教学的建设性看法。

由于诗歌是生命的表达、是内心世界的外显,加纳诗人阿马·阿塔·艾杜认为,优美高质的诗歌可以滋养我们成为更加完美的人,甚至放飞学习者的想象力、促进其多维感觉的发展。著名英国诗人、牛津大学教授保罗·马尔登在归纳世界诗人们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足以引发各国教师深入探讨的主张:诗歌是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反映,因此诗歌应该作为一门“学科”来教授,正如历史、地理那样——这是诗歌本身所具有的权利。

在重视“语言艺术教育”的欧美发达国家,部分中学确实单独设立代表民族艺术语言的“诗歌”课程,大学则对专业课程的分工更加精致细密,独立延伸到古希腊罗马诗歌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专业化研究。而在中小学独立设置对民族文化有独到贡献的“诗歌”课程,对许多发展中国家不失为一种切实的创见,可以充分保障学生的学习课时,如能配备以擅长朗诵的诗人为专门师资,必将形成母语教育新颖、亮丽的美育增长点。

那么,如何创新诗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这是各国母语教育的基本问题之一。对此,保罗·马尔登在总结各国诗人的观点时指出,把诗歌教学作为一种参与式的体验。教师不应该坚持对一首诗只有一种解释,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讨,不提倡在教学中死记硬背。这样,诗歌就能真切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之中,与学习主体的生命融为一体了。此外,保罗还表示,接受诗歌不应该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鼓励他们尝试写作,由此,学生对待诗歌的理解与表达、鉴赏与创作就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

诗歌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回归是超越单向的输入、单一的记诵,用语言艺术将审美接受升华到更高级的审美创造。另外,无论是诗歌的欣赏或创作,都要有机融入其他艺术形式,诸如音乐(听觉艺术)、视频(视觉艺术)等,使学生沉浸在一种愉悦、轻松、享受的氛围中展开审美欣赏或创造;鼓励学生创办诗歌俱乐部、出版杂志、朗诵会等组织形式的审美活动,则给学生提供了可以凝聚人气、激活情趣的开放平台。

关于诗歌灵性表达的练就(写作教学)意味着语文课堂上倡导学生们普遍的诗歌创作。一些国家的基础教育普遍重视艺术与科学的双重写作(前者即如诗歌写作,后者是以逻辑思辨为主的评论)。哥斯达黎加作家协会提出,对诗歌文本的阅读和创作,必须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该作家协会表示,“一个优美的风景,一个满月的夜晚,一轮夕阳、一首动人的音乐”等,都是青年人需要去接触体验的,这样才会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诗意,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潜在表达欲。

作为一种艺术的语言表达,通过诗歌写作来磨砺和“亮化”艺术语言的表达锋芒,这是极其必要的。因此,各国母语教育对诗歌写作正在形成基础性的共识。

从个别化的诗歌欣赏到一般化的诗歌教学及创新,国际诗歌界和教育界正在携手联合走向审美创造——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诗歌日”的宗旨所在。

现代汉语诗歌的教学启示

长期以来,诗歌的个人性、多元化和发展性与教育评价的基础性、规范性及公共性之间,构成了一对始终难以恰当化解的矛盾,以致中小学考试对现代诗常常谨慎回避,直接拖累日常的课堂教学。而全球著名诗人关于诗歌教学的一系列洞见对中国语文教育中的现代汉语诗歌教学具有积极启示。

环顾世界各国,透视本土课程与教学改革,已经暴露出几个不适应——诗歌教学不适应语文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深度需要,不适应学生语言能力和身心素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国家语言文化建设的战略发展需要。这类问题,在教育界一直存在着此起彼伏的激烈争议乃至引发尖锐的批评。现代语文教育,不仅需要融入古诗词的教学,更需要大量接纳现代诗的教学,并在汲取国际诗歌界建设性意见的基础上,将后者提升到审美教育的高境界。

创新现代诗教育的理念,回归表达、强化能力。国际诗歌界主张,凡是诗歌欣赏,无论是眼球阅读或者口唇朗诵,都不能止于输入型的欣赏本身,更需要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的积极输出。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诗歌教育的理念,即语文学习不能停留在接受、认知或理解层面,而要通过对诗歌文本的欣赏来培育学生语言创造的能力。卓越的诗歌文本往往是典型的语言创造的结晶,学生感受“创造之美”,最终是为了再创造新的语言艺术,以推动人类语言文化的进步。这样,诗到背诵为止,就只是一种对现代汉诗教育的片面认识,必须着力纠偏,回归正途、优化表达。

拓展现代诗教育的内容,突围教材、融通课外。牛津大学教授保罗·马尔登提出的关于基础教育的诗歌“学科论”,不失为建设性意见。首先要避免陷入关于诗歌教学独立设科,究竟是“学科化”还是“课程化”之辩。保罗意见的要义在于专门开设“诗歌课程”来为学生集中学习语言艺术而提供合法性课程空间,编撰诗歌教材、落实专门课时、设置多元评价,而其教学目的则是指向对学生心灵世界的重塑,铸就高尚、纯洁、昂扬、坚定的人格情怀。现代汉诗精品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断涌现,名诗人、大流派和新经典正在显现增值的趋势,更因置身“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我们应当对此建设性意见予以冷静的考虑。

探索现代诗教学的方法,美读为要、陶冶心智。国际诗歌界普遍强调诗歌诵读,注重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将投入激情、抑扬顿挫、气韵饱满、声调清朗的美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尤其是现代诗,语言舒展、表意明快,直接诉诸人的听觉,进而感动其心灵,因此,通过声情并茂的美读,学生会获得真切的审美体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火爆及其积极效应,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且,美读可以“活化”文字后面的火热灵魂,是从“接受美”转化为“创造美”、从“输入型欣赏”走向“输出型创作”的一条捷径。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05-0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