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培养教育管理干部的“云摇篮”

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是甘肃省临夏州一所偏远乡村学校,小学189人,幼儿园135人,教师仅有10人,校长李向龙在这里从教25年。

“因为各种原因限制,我们出去学习的机会不多。直到2017年,我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组织的‘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甘肃省种子校长网络研修才发现,当今的信息化时代,网络培训可以为我们偏远地区的校长、教师打开另一扇成长的门。”李向龙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以下简称网络学院)经过多年运营发展,成为全国教育干部网络培训的核心平台,与2600多所高校、800多个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展了培训,累计培训学员200多万人次。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服务,为全国教育系统职工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学习平台和更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源,有效提升了教育干部培训的效率效益和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了教育干部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

“如果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是教育管理干部的‘摇篮’,网络学院就是教育管理干部的‘云摇篮’。”“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辽宁省承办单位负责人韩民说。

网络培训让大规模干部培训成为现实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普及,面向教育系统的各级各类网络培训业务借助“互联网+教育”的东风迅速发展。2005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始筹备并创建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2007年正式开展远程培训合作业务。通过多方合作快速发展,2008年教育干部远程培训专业特色逐渐形成。在2008年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立远程培训部基础上,2009年正式确立了面授培训、远程培训“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

2013年,在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的基础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发建设了网络学院,当年5月1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工作视频会议上,网络学院正式开通。此时的平台可以满足20万人同时在线培训,实现了大规模网络培训。、

“大学生网络党校”“高校辅导员网络学院”“中小学网络党校”“全国教师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教师培训选学平台”“全国教育干部培训协作平台”“督学网络学院”……接下来几年,面向教育系统不同类型学员的网络学习平台陆续上线。“基本实现了各级各类教育行政干部,各级各类高校干部、教师、辅导员和大学生以及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班主任和教师的全覆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侯慧君说。

搭建起庞大的课程资源体系

“如果说培训项目是业务发展的宏伟大厦,那么,网络课程建设就是业务发展的基石。我们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满足组织培养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为目标,以遵循学员成长和学习规律为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多渠道多形式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逐步建成了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系统科学、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网络课程体系,拥有培训课程9400多门、累计1.2万多个学时,可满足各级各类学员分岗、分层、分类培训需要,可持续为教育改革发展和学员成长服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中心副主任于维涛说。

多年来,网络学院围绕教育部中心工作及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整体工作部署,紧跟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追踪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培训业务,依托特色资源优势,常年开展党建与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培训、岗位任职与提高培训、专题专项培训、年度选学培训和定制化培训,产生了中小学校长与幼儿园长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班主任培训、督导督学培训等一系列品牌项目,承担了“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教育部相关司局的师德师风、党务工作者、网络安全等国家级培训和网络示范项目,以及为贯彻落实“奋进之笔”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实施了全国教育行政干部全覆盖网络培训以及高校思政工作者大规模网络培训。

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网络课程质量和学习效果,网络学院坚持“前期策划下功夫、中期严循三审核、后期制作寻创新”的原则,逐步形成了标准化工作流程,确保优质的课程建设。课程录制前力求专业,通过说课制度了解专家、了解授课内容,并多次就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学习对象跟专家打磨课程雏形。课程制作时力求严谨,确保课程的正确性、科学性、权威性。课程后期制作力求创新,加入美观简洁的界面、生动的短视频、仿真的幕布等元素,让网络课程更加生动具体。

建立国家级、区域、校级等多元化办学合作模式

山东省潍坊市自2004年开始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旨在引导校长走专家办学的路子。如何有效提高校长的素质能力、如何真正把培训做到校长的心里去,显得至关重要。

“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缺少高端培训资源的注入、缺少量大面宽的培训课程、缺少有效解决工学矛盾的培训方式。”潍坊市教育局组织人事科科长井光进说。

2014年,潍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参加教育部举办、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的地市教育局长培训班,深入了解到网络学院所拥有的资源和具备的优势,深刻感受到其所拥有的资源、所开展的培训方式和规范专业的培训机制正好回答了潍坊市面临的“三个缺少”问题。

该负责人迅速与网络学院进行对接,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期双方多次对接,最终签署合作协议,大规模的培养培训活动由此推广开来。“自2014年我们与网络学院合作以来,培训机制大为创新,实现了为校长和校长后备人才‘点餐’。网络学院组织专家团队制课、送课,建立起门类齐全的‘课程超市’,对我们校长职级制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井光进说。

与潍坊市的合作仅仅是一个缩影。如今,网络学院逐渐建立了国家级、区域、校级等多元化办学合作模式,与教育部各司局及全国各地、各学校进行广泛的培训与平台合作,形成了政府规划项目、自主研发项目、委托定制项目、政采申报项目等多样化培训服务体系。

打造最接地气的培训

2015年,网络学院应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办公室需求,以网络研修的方式启动实施“甘肃省督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进行3年全员轮训。参加轮训的学员既包括行政部门督导干部,也包括专兼职督学、责任督学。

如何满足不同督学干部的培训需求?网络学院针对每个学员的个人情况、学习能力、工作侧重点、专业发展以及培训需求等5个方面指标开展需求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研究主题与课程研发方向、制定教学计划。因为三类培训对象的任职时间不同、专业发展所需也不同,在测评过程中充分结合岗位、专业发展阶段的现实发展需求,设计了供不同培训对象选择的三层培训体系。

对每一次合作、每一次培训,网络学院都会在开展培训工作前力求做到针对培训单位的组织需求调研、针对培训对象的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调研;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无论从培训模式的选择、培训内容的配置,还是从培训结果的考评,始终兼顾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科学设计、按需施训保障培训单位培训目的的实现和参训学员积极性的提高,增强培训质量。

为了打造“最接地气的培训”,网络学院还定期开展送教进校活动,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等机制,实现了“一位校长一张课表、一所学校一本指南”,显著提高了培训实效。正如江西省上高县上甘山中心小学校长李连胜所说:“在网络学院,我们需要什么内容都能搜索到相关课程,而且随时随地可以自主学习。这是一种‘互联网+培训’的典型范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9-07-22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