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让儿童过幸福的童年语文生活


针对教育各级各类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不少教育专家、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思想借鉴和实验样本。本版开辟“我的教育主张”栏目,陆续介绍当前具有影响的一些教育研究流派或具有特色的教育思想,以期为推进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思想支撑。

——编者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直接促成了一系列教育改变。以语文学科为例,探寻母语教育规律,把握语文学习本质,寻找儿童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方式,成为大家研究的重点。我们经过长期思考与实践发现,回到语文教育的初心,让儿童亲近语文、爱上语文,才能让儿童真正地在语文学习中站立起来。为此,我们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倡导让每一个儿童拥有自己的课程。10年来,“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教学理论、富有鲜明特色的教学主张,引领着200余所联盟学校,为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确立了一个现实的标杆,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儿童需要“12岁以前的语文”

“12岁以前”包括0岁至3岁婴幼儿阶段、3岁至6岁幼儿阶段和6岁至12岁童年阶段。关于“12岁以前的语文”,我们着力研究的是6岁至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和母语习得规律为依据,以促进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古代经典、现代诗文、儿童文学及生活与表达为内容,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发力,符合儿童母语学习规律。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母语学习是儿童生存和交往的一种本能,是儿童自然发展的一种结果,是儿童主动模仿、重复成人的语言,在特定语言环境中边练习边运用,从而获得语感、理解语意、习得语言的过程。而12岁以前的语文,正是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顺应母语学习的规律,生长儿童语言学习的素材,鼓励儿童不求甚解的经典阅读与积累,提倡儿童在生活中运用与表达。

“12岁以前的语文”充分尊重现代儿童的身份特点,适应了现代儿童对语文的需要。儿童好奇心强,天性爱探究;儿童想象丰富,喜欢新奇的事物;儿童记忆力强,处在积累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我们面对的儿童还具有新时代身份。他们处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面往往更加广博,对个性化教育要求比较高,渴望平等的话语权。但他们的现实感又非常弱,情感负担重,缺乏同伴生活。“12岁以前的语文”充分尊重现代儿童身份特点,为儿童提供更广泛的经典阅读选择,为儿童创造更多同伴学习的空间与机会,为儿童搭建更加生活化的语文实践平台,从而引领现代儿童生长自己的课程,过一种幸福的童年语文生活。

“12岁以前的语文”重视儿童的独特体验,以特有方式引领儿童的精神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儿童的生命发展需要精神的根基和文化的滋养,而语文教材是儿童生命发展最有力的教育资源。“12岁以前的语文”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重视6岁至12岁儿童语文学习的独特体验,引领儿童精神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的内涵与特征

“12岁以前的语文”倡导儿童立场和观念,是对语文教育的一种新理解。“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不断反刍的语文,是追求情智共生的语文,具有生长性、整体性和参与性。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种子的语文”。据心理学研究,12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的学习的春天是记忆的季节,是积累的季节。儿童母语的习得,就像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在阳光下,在春雨里,它会聚集能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这一粒粒语文生命的种子自然会生机勃勃地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却着眼于为一生奠基;是种子的语文,却着力于为勃勃生长聚集能量。

“12岁以前的语文”是“经典的语文”。语文学科要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离不开对古今中外经典作品大量阅读与积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12岁以前的语文”根据儿童心理和年龄特点,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融合并丰富了国家教材中的“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三大板块内容,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校语文课程内容,以积累和丰富儿童语言,锻炼和提升儿童思维,涵养和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精神。

“12岁以前的语文”是“暂时不求甚解的语文”。从人的一生来说,12以前儿童求知的旅程刚刚开始,知识体系刚刚建构,人生经验才开始积累。儿童期的思维是从动作思维迈向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尚未萌芽。多读多写,让学生在课堂上只求适解,不求甚解,广泛阅读,大量积累,那才是儿童真正需要的语文,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12岁以前的语文”是“情智共生的语文”。依据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情感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力,用情感优化教学过程、用情感变革教学行为,变传统的“冷认知”为“暖认知”,让儿童在情感的伴随和驱动下习得情感知识、形成情感能力、发展情感智慧,并最终获得思维、人格、生命的和谐统一发展。“12岁以前的语文”叩问、探寻儿童语文学习的本质规律,反省并超越语文课堂学习的“冷认知”现象,延续孙双金于2003年提出的“情智教学”的鲜明主张,具有一所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研究的一贯性和整体性。

“12岁以前的语文”有如下特征:

具有生长性。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促进儿童不断向真、向善、向美生长的课程,它可以为儿童提供丰厚广博的生长养分,指明清晰正确的生长方向,激活源源不断的内在生长动力。在“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中,儿童作为生命体,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自我成长。

具有整体性。“12岁以前的语文”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性,即语文教育内容、教学活动过程、教育力量都要成为完整体系,用整体的教育思想指导整体的语文教育活动,从而使儿童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整体性发展。

具有参与性。面向儿童的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儿童开创属于自己的语文课程,开阔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素养。

“12岁以前的语文”的课程建构

“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要在童年阶段,在儿童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在一次次语文学习和实践活动中,生长出自己的语文之树。这棵语文之树,以经典滋养根基,以儿童内在力量促进自我生长,深厚坚实、奋力向上。

播下古代经典的种子。古代经典是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从小诵读古代经典意义重大,播下这粒种子,不仅能够很好地传承民族文化,还能在蒙童时期培养纯正无邪的品质,造就圣人君子的气质。古代经典中还蕴含着对儿童人性的启蒙,对儿童的人格培育起着奠基作用。

国家课程中已为我们甄选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片段和古诗文经典,如《弟子规》选段、《笠翁对韵》选段、《论语》选段和近百首唐诗宋词。在此基础上,我们精选适合当下儿童成长需求以及现代社会人才发展需要的国学经典,按儿童年龄、心理、理解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并力求创造性地转化中华古典文化。同时,我们还精选了从先秦到明清的经典诗词曲224首。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各年级诗词曲精心安排。

播下现代诗文的种子。现代诗文是白话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古代经典相比,形式更为自由,意蕴十分丰富。

国家课程内容中选取了大量适合12岁以前儿童阅读、赏析的现代诗文,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现代诗文的补充与拓展。选文内容整体上体现了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有助于扩宽阅读视野,提升语文境界,达到亲近母语、传承文化、提高审美、塑造人格的目的。低年级是以现代小诗、小品文等为主,中高年级选文以名家经典作品为主,兼顾现代经典诗歌,中外作品比例设置力求科学。

播下儿童文学的种子。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天生的作家、天生的诗人、天生的哲学家。“12岁以前的语文”应该满足儿童的特殊需要,理所当然地,应有反映他们自己生活的作品。儿童文学这粒种子,能更好地打开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他们综合的语文素养。

国家课程涉及不少儿童文学作品,我们又精选了最经典、最优秀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引领儿童关注整本书籍的深度阅读。低年级以阅读绘本为主,中高年级以童话和儿童小说为主,鼓励儿童自由阅读,共享阅读,亲子阅读。

播下生活与表达的种子。写作是儿童与他人交流及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12岁以前的语文”倡导儿童习作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应该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学习。

国家课程内容中“习作”“口语交际”“说话写话”都是“生活与表达”拓展的重要基础。一至六年级,“生活表达”的内容设计涉及儿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阅读生活等,编排时从儿童自我认知到认识他人、集体……范围逐渐扩大,着力引导儿童各个领域中的实践、体会,积极练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12岁以前的语文”生长出四种儿童语文学习的方式。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经典。“12岁以前的语文”为教师和儿童营造了一个散发着浓浓经典意蕴的场域,教师和儿童共同阅读经典,从各自的兴趣出发,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阅读感悟、记诵积累。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儿童会逐渐找到与经典的共鸣,找到自己喜欢的经典作品、作家,最终形成每个班级个性化的经典,形成属于自己的经典。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书单。“12岁以前的语文”认为,儿童的母语学习是整体性的,应为儿童提供完整的语言学习情境。没有整本书的阅读,儿童阅读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就很难得到拓展;没有大量的阅读与积累,儿童就很难形成语感,很难出现阅读质的飞跃。因此,在教师的引领下,儿童通过浏览式的泛读、批注式的精读、研究式的深读浸润在整本书中,从而获得语文素养整体进阶。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自然形成阅读整本书的喜好和方法,逐渐拥有属于自己的阅读书单。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舞台。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学习语言的综合性课程。12岁以前的儿童喜欢游戏,热爱表演,需要合作,渴望交流。“12岁以前的语文”创设了各种语文学习活动,在“诗词小讲坛”“经典推荐”等活动中,分享儿童喜欢的经典;在“校园微视角”“小记者手记”等活动中,交流儿童的观察体悟;在“校园童话周”“校园话剧节”等活动中,展现儿童灵动的智慧。把每一个儿童推向舞台的中央,在儿童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

每个儿童拥有自己的生活。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儿童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12岁以前的语文”让儿童在跨学科、大语文的背景下,在教师引领、儿童参与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开发各种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而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博物馆课程”“地铁课程”“樱花课程”“金陵课程”等都来自儿童活泼泼的生活,并将儿童引向更加综合的、实践的语文活动,让儿童在语文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言。

“12岁以前的语文”让儿童经历表现性评价。“12岁以前的语文”主张,儿童语文学习过程即评价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表现性综合评价,即指向儿童在真实情境下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种评价方式。

表现性综合评价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开发评价,评价设计指向儿童参与、合作、理解、思维、表演等方面,并制定相应的表现性标准,使教师、儿童甚至是参与评价的家长等都知晓标准。这样,评价设计成为儿童学习指导,并可达成教师教学、评价、调控的作用。

教师评价方式要适切,要适用于儿童学习过程,并起着推动学习活动发展的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在评价活动中了解到儿童对语文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对语文基本知识与能力的达成度,以便规划接下来的语文学习课程和教学。与此同时,评价指向更多的是儿童在评价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技能等,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方法和合作能力等。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活动相互交融,要求教师在设计一个表现性综合评价活动时,能够巧妙地融合多元的评价目标在其中,且要避免设计过于繁琐,失去可操作性。

教师也应该成为“12岁以前的儿童”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落实的关键在教师。“12岁以前的语文”不仅是儿童的语文,还应该是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语文。教师只有真正亲近儿童、理解儿童,才能自觉地改变自己,似乎也变成“12岁以前的儿童”,与课程水**融,教与学完美合一,从而达到更高的教育境界。“教师课程”应运而生。

教师课程是以儿童自由发展为目标,由教师自主开发的个人课程。它丰富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让二者更为艺术化地融合,激发了教师个人建设课程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例如,孙双金的李白诗歌课程,由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融合而成,围绕着名家经典而建立的教学单元,分“李白是仙”“李白是人”“李白是侠”三个主题。接下来,又开发了“李白与月亮”“李白与酒”“李白与朋友”“李白与名山”等主题,整体构成了一个教师课程。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青年教师开发了数十个教师微课程,如朱萍的绘本作文课程、支名瑗的蒙学课程、吴静的奇幻文学课程、彭荣辉的童谣课程等。(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12-0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