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一所职业院校的扶贫担当

       “王老师,我们还想过来跟您多学几招绝技。”前不久,供职于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木雕大师王万廷接到一个熟悉的电话。远在大山里的徒弟们,向他表达了“回炉再造”的想法,并希望再接收一批村里的新弟子。

  一年前,贵州荔波县佳荣镇的7位农民走进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大师工作室,完成了为期两个月的陶艺、木雕专业培训。回到村里,他们凭借学到的手艺,做起了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短短一年,大家就尝到了“手艺饭”的甜头。

  作为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紧紧围绕“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致富一家”的战略目标,举全校之力主动出击脱贫攻坚战,打出了“组合拳”漂亮仗。

党建引领促进职教扶贫

  “刚到村里的时候,没人相信我能做出什么名堂。”3年前,担任学院教务处体育教研组组长的杨延立,被派驻到荔波县小七孔镇黎明村任第一书记。彼时,黎明村刚刚被认定为“涣散基层党组织”。

  上任后,杨延立把“第一把火”烧到了班子建设上。他以党建为突破口,通过走访、慰问、座谈、院坝会等形式,与全村党员群众打成一片,使村落气象焕然一新。通过两年努力,村支两委重拾群众信任,“涣散基层党组织”顺利“摘帽”,杨延立也获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杨延立能在基层迅速打开局面,与学院党委的全力支持密不可分。近年来,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职业教育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注重把筑牢战斗堡垒向脱贫攻坚聚焦,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成效。

  “驻村一年以上且考核合格,直接推荐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汤健介绍,为使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学院从晋升和待遇上予以政策倾斜,解决后顾之忧。

  不仅关注贫困村的老百姓,校内贫困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样不可忽视。为此,学院制定实施了“干部包户”工作方案,院领导包15名,中层干部及副科级干部包12名,普通教师包3名,对全校2000余名建档立卡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精准帮扶。

  “对帮扶情况按月考核,计工作量,按学期汇总计入个人及集体考核总分,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及集体给予表彰。”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鲁源安说,“干部包户”工作提高了学院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覆盖率和精准度,打开了资助工作新局面。

 专业优势解决群众难题

  “这房子明显已经不能住人,必须重盖。”面对上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干部,思南县杨家坳乡岑头盖村村民熊朝汉态度坚决,拒不认同工作组提出的维修加固方案,执意要求政府补贴5万元为他重新盖房。而根据相关政策,危房改造补贴的最高标准为3.5万元。

  今年暑假期间,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选派40名建筑专业教师分赴思南县和望谟县各村寨,开展脱贫攻坚住房保障安全评测实践活动,用专业知识帮助当地解决住房保障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

  “不愧是专家,一来就打消了我的疑虑。”老师们对熊朝汉的房子进行了重新鉴定,并出具了双方一致认可的鉴定报告。最终,熊朝汉的房子只更换了房梁和柱子,仅用了7000元。

  “从三尺讲台走向乡村大地,让专业知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发挥作用,我们无比自豪。”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主任邹德玉介绍,暑期实践结束后,工作队与基层住建技术人员共建了微信群,以便随时为危房鉴定提供远程指导。

  不仅如此,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还组织教师到偏远少数民族村落,就乡村旅游发展、旅游英语、服务礼仪、收银实务等有关乡村酒店的技能进行培训,帮助村民转变观念、提升技能、增强发展本领。

精准帮扶助力寒门学子

  演讲比赛激情四溢,电脑操作驾轻就熟,获得到知名企业实习的机会……入学两年,姜昌明的身上发生了不少改变。

  “在这里减轻了家里的负担,让我能安心学习。”姜昌明来自剑河县南寨镇反皓村的一个困难家庭,考进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后,他被安排进全免费订单精准脱贫班,不仅免除了学费、住宿费,学校每月还给他发放500元生活补贴。

  2016年以来,学院累计发放各类奖助学金、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等超9000万元,关注并帮扶解决实际困难2.2万人次。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吴耘介绍,学院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项目嫁接等,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保障学生高质量就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鲁源安表示。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9-12-2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