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校落实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④
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颁布并即将实施,对于长期饱受“应试”重压的高中来说,可谓期待最大、忧虑最多。所谓期待最大,是因为希望能够彻底改变这样一种应试机制,还学校教育的“本源”“本真”;所谓忧虑最多,是因为太害怕又来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走台”和“运动”了。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出台后,高中该如何作为?实际上,在当前顶层设计和环境、条件、资源的支持下,高中学校最需认清三重背景、把准两个关键导向、处理好四组关系,从而使忧虑无存、期待成真。
认清三重背景
学校教育不是孤岛,教育始终应该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关联、相适应。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此背景下,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势在必行。
然而,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将师生、学校乃至社会的神经绷到了极点。它以一种严重扭曲了教育质量观的、用简单的“一卷定终身”的现象公平,掩盖了人才成长的本质问题,既不合常理又违背规律。
伴随着互联网引发的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势如破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会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重新书写。但人工智能在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相较于它们,人类的优势在哪儿?人类该如何主动作为,才能与人工智能共存且立于不败之地?一条可行的路径是:坚守并发展人性的优势,学习和借鉴人工智能的智慧及其获取智慧的方式,如创新思维、理性精神、跨界学习、整合优化和增值再生等,这些是当下应试教育给不了的,亟须改变。
国际教育在这些方面早已作出积极的应对。2013年7月,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提出学生核心素养概念;2017年6月推出《反思教育》研究报告;201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PISA全球素养框架》。这些对于全球教育改革发挥导航作用的重要文献,正是基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大趋势,一律将未来教育方向瞄向学生素质的本质和核心层面,如思维、人文、创新、合作、自主等;而北欧一些发达国家也早已顺应这样的潮流,在课程教学领域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和突破,如有的国家试行学生每周到校2.5天学习制。这与我国一些区域的学校仍将应试与升学作为高中教育主要追求甚至是唯一目标的做法,差距何止霄壤!
认清这样的背景,就很好理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紧锣密鼓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行动,充分表明了中央对于教育转型的高度重视与志在必成的信念和信心。可以相信,在未来的5至10年,像梦魇一般纠缠中国高中20余年的应试之风必将逐渐退去。认清这样的趋势,高中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就能够从现代教育、国家战略、民族未来的高度来清醒理解这一场改革的重要和急迫。
把准两个关键导向
有了这样的背景分析,就很容易理解本次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实际上是要着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在理念层面与行为层面达成共识。本轮改革应该说已经在这一领域达成了一致,其关键有如下两点。
一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正是基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现状及人类未来生存的需要,对中国学生未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出的精准分析和概括。核心素养反映了未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期望,可以引领学校和教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学习路径。
在核心素养六大领域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和“责任担当”提法较新,而且是现代人最为重要的品质。我国高中教育由于片面追求应试,在这些品质的培养上有所缺失:少有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缺乏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精神,更谈不上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
“核心素养”的整体框架,能够在课程实施领域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当前教育矫枉纠偏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次高中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了“立德树人”的主线,与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和“责任担当”形成互补和照应。“立德树人”的落实,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近20余年的教育,道德渐淡、功利渐重的风气一直存在;“立人者”即教师自身的立德、以身作则不到位是当前“立德树人”工作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有别于“智育”和知识能力的教育,“立德”也即“德育”主要靠的是立人者的行为示范,知行不合一的“说教”,其意义和价值是微乎其微的。从上述意义而言,“立德”实际上是贯穿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和过程。教师在学生德育过程中,应该是伙伴、学友,与学生一起在道德活动和生活过程中同时获得道德进步和发展。
理顺四组关系
有了好的顶层设计,改革的成败,关键在实施和执行。总结过去课程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高中在现实条件和背景下必须理性认识和处理好四方面的关系。
一是,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层面看,要准确理解和理顺学生整体核心素养与各门课程核心素养的关系。新课程方案和标准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学生发展的整体“核心素养”处于上位,学生发展的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中位,各学科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为下位。这三者以上位为纲,中位为目,下位为“脚”。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就可以根据这三者的逻辑,研究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每一课堂的教学目标、思路和策略。
二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层面看,要准确理解和理顺传统文化等与各课程教学的关系。高中新课程方案、各学科课程标准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这也是“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培养的应有之义。在此之前,学校首先要正确理解“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其次,准确分析各学科教材中有关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文本材料与知识点。再其次,按照教学规律,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实行从知识、能力到素养的循序渐进的教学。
三是,从课程教学评价的层面看,要准确理解和理顺教学质量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旨在强调:教育应该致力于“有质量”前提下的“公平”。这里的“有质量”,关键在“质”,强调“品质”和“品位”,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当下教学中单纯、片面追求“分数”“应试”“升学”的所谓“质量”有实质性区别。因此,高中校长一方面要做通过高中课改推动教育转型的促进派,一方面要真正精准定位高中教育“质量观”。
四是,从课程实施主体教师的培训层面看,要准确理解和理顺教师理念转变与执行力提升的关系。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历次课改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实施后,教师培训要重在实践层面,解决一线教师的理念问题。此外,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迫切需要通过培训改变和提升。学校要通过务实有效的校本研修,将发展教师的“核心素养”作为一项长期战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由此,无论是提升理念,还是增强实践能力,就都在其中了。(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