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卅载东迁忆行知 寻根筑梦谱新篇②——上海市行知中学东迁30周年寻访活动


1993年,为配合宝钢建设需要,上海市行知中学从宝山大场余庆桥东迁至子青路99号现校址,今年恰逢学校东迁30周年。为加强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行知精神,传承校史文化,厚植行知学子理想信念,上海市行知中学组织青年党团员教师、学生团学骨干广泛寻访参与亲历学校东迁工作的教职员工和校友,以实际行动感悟源远流长的行知精神。

嘉宾链接

寿立新主任 

1988年入职行知中学,曾任生物教师,校大队辅导员,现任上海市行知中学总务处主任。

访谈实录:

您在老校区工作时,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事情呢?

A:我感觉我这一辈子跟行知中学非常有缘。首先,大学毕业分配的时候,其他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早早知道了工作单位,只剩下我还没有落实工作单位。直到最后一刻才得知我是来行知工作,令我印象格外深刻。

可以说,上海市行知中学不仅选择了我,也培养了我。学校领导的培养和同事之间的相互支持、学习、帮助的友好氛围深深感染着我,让我有了很强烈的归属感。即使后来有多次外调的机会,我也始终坚守岗位。虽然当时我的学历水平有限,但是行知对我的知遇之恩是我永远铭记于心的。时任校领导格外重视我在大学时期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经历,因而让我在职初便担任初中部的大队辅导员。期间,我也感受到学校优良的校风、学风,感悟到学校是拥有深厚底蕴但是富有朝气的一所学校。

我们留意到学校第32届“行知杯”足球赛刚刚落下帷幕,“行知杯”是不是当时学校里广受欢迎的一项赛事呢?

A:没错,当时上海市首先提出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要过三个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行知杯”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现在把它整合起来成为校园文化节。1988年,在我刚入职时,学校就举行了行知体育节,就是我们现在“行知杯”足球赛的前身,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30多届,还有校友一起参与其中,这是一种传承。其实,我们学校的艺术节在当时也是首创,那时的学校德育主任、团委书记陈敏老师把校园活动开办得有声有色的,当时新民晚报、文汇报都来专题报道过。

我认为行知中学就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你们以后毕业了也要传承好行知的精神,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理想并坚定执行。我们学校秉承“三真”教育体系——培养拥有真挚的感情、真实的本领、真诚的品行的人,我们学校是非常有品位的,一直以来的好成绩是有道理的,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迁校的过程中,您承担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A:我参与了迁校过程的第一线具体工作。记得当时1993年,我和大家一起利用暑假从老校区搬迁到子青路新校区。仅仅两个月时间内,我们需要把相当多的物品通过卡车运输到新校区来,以确保9月1日开学。当时,我们的校长助理陈老师,负责整个搬迁的具体工作,我们行知人上下一心,以确保能够顺利开学。8月31日晚上,我们还在食堂帮忙安置桌椅,冲洗地面,一直忙碌到了半夜十二点。但是当时大家一点都不觉得疲累,反而是感到了满满的自豪感。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行知人的精神,是一种责任感,每一位行知人都想为我们行知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所有贡献。

在子青路现校区中,您喜欢哪些地方或者景观?为什么?

A:从校门进来的三环校徽以及爱满广场我是最喜欢的。还有食堂旁边的四问广场,有一块刻着每日四问的造型是翻开的书本的石碑。为什么这么设置呢?清晨,住宿生到食堂吃饭,必须要经过这一块地方,就是在提醒你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思考,这四问有没有达到。陶行知校长每日四问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很有哲理。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几方面,每天只要有一点点进步都是成功的。好多学校有成功教育、快乐教育,但是我们陶行知校长很早就提出来,需要避开大道理,只需每天对照这四点来进行反思,就能发现不足并进行改正。希望同学们通过每日四问,能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学识,增长阅历。

今年是2023年,恰逢是学校东迁的30周年,您对学校有什么样的期许呢?

A:我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特色传统,不因循守旧,同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弘扬和升华行知精神。只要踔厉奋发,我们行知就未来可期。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3-07-2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