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体现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理念。连接生活与教育的纽带是“做”,具体表现为“劳力”与“劳心”的结合。由此可见,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石与核心。陶行知先生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在理念、内容、培养方法、价值意蕴等方面给当代劳动教育以启示和参考:一要坚持“手脑相长”,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二要“在劳力上劳心”,丰富劳动教育的载体;三要由“知行”到“行知”,拓展劳动教育的内涵;四要坚持“教学做合一”,改进劳动教育的方法。通过“手脑相长”“在劳力上劳心”“行知行”等,我们倡导劳动教育的生活化和常态化,建构正确劳动观,积极进行创造性劳动。
上海市行知中学前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于1939年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多年来,我校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方针,深入挖掘陶行知先生“真人教育”“生活教育”和“创造教育”的理论内涵,践行陶行知先生劳动教育思想,积极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结合时代要求和教育使命,勇当中学劳动教育校本化实践的探索者。
一、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作为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学校,传承和创新其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的最高追求。作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养成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于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方案》中赋予劳动教育6个学分的引导下,我校敢为人先,开启了中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之路。目前,我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主要聚焦以下三条路径,并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1.跨域融合,在必修课程中融合劳动教育观念,以劳促智
我校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合于“双新”改革的全过程之中,依托学科课程跨域融合的实践,以劳为基,促进学生基础素养的形成。我校成立了以语文、数学、英语等12门学科的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跨域融合团队,深入挖掘各门学科和劳动教育的融合点与生长点,实践了不同学科的跨域融合路径,提炼了学科融合劳动教育方式,通过劳动进一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例如,我校围绕部编版语文必修课“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喜看稻菽千重浪”等内容,通过开展专题研讨,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美丽的观念;围绕部编版政治必修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等内容,通过设置议题、创设真实情境、开展社会调研,构建活动型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提升劳动自立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围绕高中地理课“季风与农业”“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等内容,引导学生参与野外考察、取样分析、数据统计等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围绕高中生命科学课“无氧呼吸”等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无氧呼吸原理开展制作酸奶、醒发面团、制作酒酿等劳动活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技能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学科原理的思考与验证,将劳动教育思想渗透于日常必修课程中。
2.手脑相长,在课题研究中创新劳动教育路径,以劳助创
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升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我校分别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合作建立了智能机器人创客中心、无人机创客中心、数制工坊、工程结构创客中心等12个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基地。一方面,我校依托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如在智能机器人创客中心开发了学生修理工具的劳动课程;在智能制造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工业4.0工厂流水线工作,体会劳动的辛苦、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我校鼓励学生通过劳动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学科中摩擦力、力矩平衡等科学原理动手改进钳子的形状,制造出有一定价值和功能的新款钳子;参与“壁面爬行清洗机器人的制造与优化”“橙子皮去油污的机理探究”等课题,进行日常创造性劳动,我校将劳动教育与研究性学习相融合,在课题研究中培育学生的劳动思维和创新意识。
3.劳力劳心,在多元劳动课程中实践劳动教育内涵,以劳育全
为完成108课时的劳动要求,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我校开发了常态化劳动类、主题劳动类、特色劳动类、志愿者服务类等劳动课程,将劳动与学生日常生活、生涯教育、学生综合评价有机结合,形成了贯穿三年高中生涯的劳动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其中,常态化劳动类课程包括依托教室、校园、家庭、学农实践基地等构建的课程系统,如会烧饭做菜、洗补衣物、种菜种树、维护修理、垃圾分类等。常态化劳动类课程是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出力流汗。主题劳动类课程是每月定期组织的主题劳动课程,如每年3月设立植树节劳动教育主题周,5月开展青年劳动先锋评比主题活动。特色劳动类课程是根据学生需求建立的课程系统,如学校与校外场馆、工厂联动,开发了“木文化进校园”系列类、陶艺制作类劳动课程。志愿者服务类课程由我校与宝山区淞沪抗战纪念馆、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林八村等基地单位联合推出,定期组织和开展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在多元化的劳动课程中,我校引导并促进学生劳力劳心,在生产劳作、科研发明、创新创造等活动中收获劳动成果、体验劳动乐趣,构建了三位一体的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彰显了我校的办学传统与育人品牌。
二、学校劳动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校不断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劳动育人的广度和深度,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五育融合。
1.坚持多元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我校劳动教育将继续坚持多元主体、多种形式的评价体系,着眼于学生劳动的全过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沉浸式劳动体验,激发学生更具体、更深层的劳动情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此外,我校也在思考和尝试在评价模式和策略上推陈出新,将评价指标细化、量化,并建立劳动证书评价、学年劳动清单等。
2.多方共育,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可持续发展
学校劳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合作,形成有机合力。我校将引用校友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建立多样化劳动场景,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例如,依托宝山区的区域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整合稻田农场、港口码头、工厂企业、城乡社区等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劳动实践需求。
3.践行创造教育,助力行知教育思想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丰富了劳动的内涵,也充盈了马克思劳动教育理论。“创造性”已然成为劳动教育的时代强音。我校将进一步利用好日常课程和陶行知“生活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创新设计、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过程中,体会劳动价值,培养创造性思维,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
作者:杨卫红(上海市行知中学校长)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专业圈”2023-07-21发布
出处:《现代教学》2022年4A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