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教师究竟要授何业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代韩愈关于教师职责的论述至今依然散发着深刻的思想光芒。教师不仅要传道,还要授业和解惑。就授业而言,教师究竟要授何业?依我看,教师不仅要授学生的学业之方法、职业之能力,还要授学生的志业之理想、事业之品格,乃至命业之信仰。

一、学业之方法

业,对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学业,但也指向职业、志业、事业和命业。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是为了完成各学段、各门课程的学业。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完成所在学段的课程学习的学业。比如,小学语文教师要帮助小学生完成语文课程的学业,中学生物教师要帮助中学生完成生物课程的学业,大学教育学教师则要帮助大学生完成教育学课程的学业。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俄罗斯谚语说:“巧干能捕雄狮,蛮干难捉蟋蟀。”《学会学习》一书中说:“就算你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只是你的‘方法’不对。”如果方法正确,那么就会是另一番“人间巧艺夺天工”的景象。

学业之方法,在这里是指学生完成各门课程学习的方法。方法既有办法、法子等直接、浅显的含义,也有方式、方向等深层次的寓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把本课程学习的好方法教授给学生,使其能更自主、更快速、更有效地完成本课程学习。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方法是工具,是主观方面的手段。培根认为:“方法是在黑暗中照亮道路的明灯,是条条蹊径中的路标。”有了工具和明灯、路标,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就不会因迷失方向而迷茫,就拥有打开课程学习之钥匙,就能攀登课程学习之高山,从而完成课程之学业。

二、职业之能力

学校是学生未来社会的预备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坚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既立足于学生的今天,又指向他们的明天。在未来社会,明天的学生会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事不同的职业,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今天的教师就应为学生将来从事职业工作而培育和发展其应有的职业之能力。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未来尚未来,学生是学生,其从事的职业更是充满各种变数,教师究竟要授予学生怎样的职业之能力?教师要在观念上认识到,未来虽未来,但未来也已来,因为明天就是今天的一种延续和抵达,没有今天就不会有明天。通常,从中学起,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有目的、有方法地培养其相应的职业之能力,以支撑其将来的职业工作。

此外,教师要厘清职业能力的内涵,培养学生今后从事职业所必备的能力。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人进行职业工作的必备本领,是顺利开展职业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等的综合素养,包括一定的技术水平、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协调和合作能力等。大体上,职业能力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教师应熟悉与自己任教学科或课程相关的职业及其能力要求,重视课程实践育人,通过学科实践或跨学科实践,助力学生形成和发展相应的核心素养。

三、志业之理想

王阳明说:“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这说明,学生到学校学习就是要立志向,而学习的初心就是要实现理想。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生要增长才干就要去学习,而学习成就的获得需要志向保驾护航。故,教师授业需助力学生树立其志业之理想。

理想是什么?诗人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当学生找到了理想,就能把自己点燃,就能照亮前行的路,就能获得主动学习和行稳致远的力量。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出外求学时就给父亲写下诗文:“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教师何以授学生志业之理想?志,有志向、志愿、意志、志气等含义。这就启示我们,一方面,教师要引导不同学生都找到各自的志向,且无论怎样的志向,都应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建设等连接起来,而不应仅仅根据个人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学生意志、志气等非智力素养的培养。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语“专心致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四、事业之品格

如果我们期盼学生未来能在社会上闯出一番事业、造福一方黎民百姓,那么教师就不仅要授学生以学业之方法、职业之能力和志业之理想,还要砥砺其事业之品格。有人说:“品格是立身的根本,品格越崇高,立身根本越稳固。唯有提升品格,面对艰险不动摇,才能扎根事业不松懈,避免品行不端而立不住事。”唐代张说在《起义堂颂》中指出:“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可以说,扎住品格之根,才有事业的枝繁叶茂。

品格由“品”和“格”组成,前者包含品德、品行等意思,后者有格局、格调等含义。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要坚持育人为本,渗透品格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和修为,使其拥有更得体的言行举止、更大的为人格局、更高的处事格调、更广阔的世界视野、更坚韧的精神意志和更主动的责任担当。正如苏轼在《晁错论》一文中所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因为这些都是成就事业之根基。

教师如何授学生事业之品格?除了平时的言传身教之外,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筛选各行各业的翘楚人物及其事迹为课程内容,如袁隆平与杂交水稻、潘建伟与量子科学、任正非与华为、马化腾与腾讯,带领学生走近他们,从中汲取开创、经营和发展事业所需的精神食粮,并在格物中发现和遵循事物之规律与运转之道,使学生心怀“国之大者”,进入社会后敢于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建功立业。

五、命业之信仰

如果说平凡的学生能通过学业找到职业,那么非凡的学生则能通过职业发现志业,乃至创造事业,而超凡的学生还能以此为命业。诚然,完成学业要讲究方法,从事职业要锤炼能力,追求志业要树立理想,开创事业要砥砺品格,而坚守命业则要拥有信仰。教师授业的至高境界就是能让学生在心中形成命业之信仰。

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教授嘱咐学生说:“你自己心里想的、你信仰的东西,远远重要于外界别人对于你的看法和整个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非常关键的。”所谓“信仰”,根据《哲学大辞典》中的定义,是指人对某种理论、思想、学说的心悦诚服,并从内心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信仰”一词拆开来看,信仰是由“信”和“仰”组成。“信”有相信、信任、诚信、信奉、信用等意思,而“仰”则是指人的脸、头、身体的向上,意为人的思想、精神和心灵的朝向,即其所认同且奉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学生心中有了信仰,他们就找到了人生前行的方向,就拥有了不畏艰难困苦的力量,他们就会心存敬畏并持之以恒地在向真、向美、向善的道路上绽放生命的芳华,用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等人生画像来兑现生命的意义。因此,教师在授业的过程中,要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信”的种子,让其找到“仰”的方向,让信仰引领其生命的充分成长和全面发展。 

 

作者:李文送 系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教师博览”2023-06-02发布。

出处:2023年5月《教师博览》(原创版)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3-09-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