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整体谋划,尤其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和选拔是世界共同课题。管窥诺贝尔奖自然科学领域奖项获得者的学习、教育、研究等经历,可以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选拔带来一定启示。
诺贝尔奖设立的自然科学领域奖项包括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通常奖励那些给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发现。纵观2023年诺贝尔奖委员会所公布的获奖者名单,其对科学研究的评价标准一以贯之,强调基础科学中的重大发现与发明,是从长远看能够给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实际成果。近代以来,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立,都离不开基础科学研究的大力发展与基础研究人才的创新创造。如何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管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所在国家的经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授奖风向凸显基础研究重要性
202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的8名获得者分别来自3个国家:美国、德国和瑞典,其中6名来自美国,德国和瑞典各1名。8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5名在大学工作——美国的4所大学,瑞典1所大学,另外3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伊基莫夫在美国纳米晶体科技公司工作,费伦茨·克劳斯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工作,美国科学家卡塔琳·考里科是生物技术公司拜恩泰科的高级副总裁,还担任匈牙利塞格德大学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兼职教授。
2023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8名获得者都拥有博士学位,大部分毕业于世界著名大学,例如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莱斯大学等,其中5人还拥有世界著名大学或科研院所的博士后经历。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职业生涯也具有一些特点。2023年获奖的8个人全部有在顶尖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几次职业调动的经历。这说明了高校教师在机构间自由流动的价值,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避免学术“近亲繁殖”的制度和机制,引导高校教师有序、合理流动。此外,6个人有跨国流动经历。例如,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卡塔琳·考里科出生于匈牙利东部的一个小村庄,她从小就对自然表现出兴趣,并在科学方面表现出色。1978年,从塞格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她接受了塞格德生物研究中心职位。1985年,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资金支持考里科在塞格德生物研究中心的研究,她移居美国,接受了费城天普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的职位。1989年,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职,但科研道路并不顺利。1997年,她遇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免疫学家德鲁·韦斯曼,两位研究人员都对使用mRNA刺激身体产生对病毒病原体的免疫力的可能性产生兴趣,于是二人合作攻克这一难题。在经历多次失败后,二人终于发现,通过核酸的甲基化,能够有效避免免疫识别受体对mRNA的响应,并能够大程度地降低mRNA带来的副作用。这项研究于2005年发表在《免疫》期刊上,使mRNA疗法的应用成为可能。原创性重大成果的产生普遍离不开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留学教育仍是培养具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和掌握高精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授奖风向凸显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一个国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科学家人数多少,与其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有关。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科学研究的重大原创性发现并不同步,存在时间滞后效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评价标准强调该研究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最大贡献,强调基础科学的重大发现、发明,但不只强调基础科学。如果科研氛围过于浮躁,过于强调结果导向,将基础研究视作难以承受的“奢侈品”,那么科技水平也难以得到长足提高。然而,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所承认的,正是这种从长远来看,能给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实际成果的基础研究。
主要国家在支持培养基础研究人才方面的探索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国籍表明,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既集中又分层。获奖者大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大学,这揭示了大学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数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在未来几年里,众多国家都开始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开创性的基础研究,将使科学研究的主题和人员多样化。目前一些国家正在开展学术卓越计划,加大了对基础科学、研究型大学的投入力度,加强了对基础学科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力度。例如,欧盟2021年开始实施的“地平线欧洲”计划(2021—2027年),总投资额约为1000亿欧元,是欧盟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研究和创新计划”。这些计划在中短期内可能会增强这些国家顶尖研究型大学的实力,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从长期看,世界科学中心从美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也是非常可能的。
我国可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当前我国的基础研究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承认,我国的基础研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整体还处于跟跑的阶段,重大的、颠覆性的、原始性创新成果较少。我国可从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和研究经历中获得一些启示。
一是持续加大对基础科学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探索发展基础科学的新方法,同时发展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使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创造更多的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为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是进一步扩大教育国际化规模,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和质量。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三是构建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一个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应包括系统的高等教育认证机制、完备的现代大学制度、良好的基础设施、卓越的科研文化、客观的人才和科研评价体系、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充足的办学经费、浓厚的学术自由氛围、具有聚五洲贤才而用之的能力和意愿。
四是持续深化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改变当前对科研人员的学术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式,将短期考核变成长期考核,由结果评价转变为过程评价,支持和鼓励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保护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创新力,鼓励科研人员在基础科学领域进行长期研究。
作者:王文礼(作者系江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3-10-12 第09版 版名:环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