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阅读要念好“三字经”

阅读是要讲究方法的,唯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体验到阅读的真谛和乐趣,感受到阅读的美,从中受到教益和启发。

没有好的阅读,就没有阅读力;没有阅读力,就没有素养能力真正的提高。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孩子们有更多理由拒绝深度阅读:生活节奏太快,作业量太大,不知道哪些书适合自己等。这些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那就是阅读的这颗心还没有真正落地,阅读的这颗心太浮躁,而要有一颗真正阅读的心,就要学会念好阅读的“三字经。”

排除游乐和功利性阅读

读书是内心对阅读的渴望,是建立在一种兴趣之上的。但这种兴趣并非是出于专业所需或单纯为了消遣,而是一种发自内心对阅读的渴望,是由阅读而推动的品格塑造和素养能力的提升,是价值引领的向上阅读。

读书是要排除游乐和功利的。阅读专业书籍,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精神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如果没有那种占据学生全部心灵的真正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好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

怎么解决精神问题?我们可将自己每天的读书时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专业课的阅读,另一部分是对感兴趣的书籍进行自我阅读。为了能长期坚持阅读,还要有每天的阅读量。每学期布置一些书籍让学生阅读,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一般不要推荐网络上的小说,网络小说偏娱乐化。而阅读纸质书籍的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远在阅读其他书籍的学生之上。好的阅读可以让孩子离庸俗远一点,和高雅近一点;离卑琐远一点,和阳光近一点;离浮躁远一点,和宁静近一点;离邪恶远一点,和善良近一点;离网络泥潭远一点,和古今中外的智者贤达近一点。进而培养高雅情趣、大家品性、健朗精神、书卷气质,引领学生们品格和能力的提升。

选择适合的书“精读”

阅读应该有自己的选择,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因此要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名篇和经典阅读,这样才能体会读书的精妙和益处。

北京大学教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曹文轩说:“阅读是一种信仰,阅读不能改变人的起点,但能改变人的终点。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书是有文脉、有血统的,在有限的生命长度里要多读经典的书。”什么是经典?为什么是“经典”而不是“精典”?据我个人理解,经典就是经过了时间的淘洗、考验之后仍然流传下来、没有被淘汰掉的精华,是值得一生典藏的好书。

阅读就像选择伴侣,选择好了要阅读的书,就要认真、详细、全面、精准地阅读,不仅要对书的内容、结构、思想有一个详细全面的解读,还要对该书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情感以及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然而有很多人对阅读就像一阵风,当时有着迫切渴望,但买回一大堆书后,在某天却突然发现没有好好读过其中任何一本。人跟书的接触,其实和跟异性的接触差不多。人生短暂,书海无涯。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精读”,就像选择合适的伴侣,并且接下来要对她投入十二万分的热情去精读、去了解。

有的学生看一本书,觉得看不下去了,我的意见是先放下来,过一阵子再看。看书这件事情,其实很讲究缘分。中学生应该多看一些名著类作品,不在于一下子就读懂经典,而在于自身阅读品位的深厚积淀,慢慢就会读进去了。

学会整本书阅读和深阅读

整本书阅读和深阅读是提高阅读素养能力的关键。整本书阅读是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你读得越多越全,理解力就越好;理解力越好,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和增强,因为阅读能力的核心就是理解能力。整本书阅读可以使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阅读中,如果缺乏整本书的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太少,文字激发大脑太少,学生就会缺乏思考与语言活化要素,对遇到的相关问题也没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完完整整的阅读,才能建构属于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才会增长自己全面的知识,才能对该书有一个既全面而又精准的解读。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要避免不知所云及人云亦云,要从有字之处读到无字之内,体会到阅读的深刻及内涵。真正的深读其实只有四个字,“读透”“读懂”。“读透”是在阅读时需要凝神聚意沉浸进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感情。而“读懂”则更加重要,在阅读时很容易受到作者的影响,书却没能真正读懂。“读透”强调的是结果,“读懂”是指用所学的知识解疑释难、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在“读懂”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阅读素养。从阅读过程看,“读透”是“读懂”的基础,“读懂”是“读透”的动机和结果。

在阅读之后,能够用自己独立的思考进行解读,并且将书中所讲融会贯通在自己的生活中就是“读懂”,这种洒脱自在的方式才是阅读的乐趣本源,也是深阅读的基本完成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深阅读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若能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阅读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事事皆通,深刻而持久的阅读才能引领我们走向远方。

蒲松龄曾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深阅读的深入和持久会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信这样的学生一定会拥有开阔的精神版图和健康向上的未来。(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8-05-2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