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林子闳:来自台湾的乡村教师


        在川滇交界群山环抱的高原深处,泸沽湖在格姆神山的护佑下美丽静谧。泸沽湖镇木垮村达祖社800多人的民居散落湖畔。

  红土中的达祖小学寄托着村民的希望,简洁明快的木结构教室犹如一块磁石,吸引着一批批年轻的志愿者,来这里实现帮助别人的梦想。他们的领头人就是年轻的达祖小学校长林子闳。

  两任校长 一脉相承的爱心

  说起达祖小学,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达祖小学原本是木垮村的村小,2000年时由于年久失修,也没有老师,被迫关闭。100多名适龄学童每天要走3个小时的山路去镇里的中心小学上课。近20公里的山路让孩子们疲惫不堪,部分村民选择让孩子辍学在家。

  2004年,台湾人李南阳和朋友游静芬来泸沽湖旅游,秀美的风光和村子的闭塞落后形成强烈对比。看到部分孩子无学可上,李南阳和游静芬便组织台湾爱心团进驻泸沽湖木垮村达祖社,对这座村子进行全方位资助。

  李南阳带着达祖社人重建达祖小学。村民有些人出劳力,有些人出木材,还有些人出砖石。从年过七旬的老翁,到刚刚入学的孩童,村民们在寄托希望的施工现场不停地忙碌。当年的除夕夜,达祖人都是在重建学校的施工现场度过的。

  学校建好后,李南阳担任第一任新达祖小学校长。他拿出全部积蓄解决孩子们上学的费用,组织爱心人士到学校任教,还在学校建起了澡堂和医务室,供村民们洗澡。

  2007年3月,李南阳这位爱心老人因肺癌离开了人世。临终时,他写下了:“学校一定要坚持下去!”

  村民们把李南阳的骨灰葬在达祖小学的旁边,纪念这位好人。但失去领头人的达祖小学,很快陷入了困境。没多久,学校只剩下了6位教师。

  对达祖小学,远在台湾的林子闳很揪心。林子闳是游静芬的儿子,曾去达祖小学做过志愿者。他曾对李南阳承诺:“如果学校有需要的话,我会回来。”为了践行自己的承诺,1983年出生的林子闳辞掉台湾薪酬优厚的工作,背上行囊,成为达祖小学的第二任校长。

  一个基金 盘活助学愿景

  2012年8月27日,达祖小学进行了第8个学年的开学典礼。这一学期,学校有6个班,120多名学生,学习和生活费全免,村里的学龄儿童一个不落地全进了学校。

  “我们最困难的是经费。”林子闳说,达祖小学是一所乡间民办小学。如何解决经费问题,让林子闳绞尽脑汁。

  为增加收入,达祖小学租用村民的地,建立了一个小农场,自己种土豆、养鸡养猪。每到劳作阶段,学生家长都会赶来帮忙,学校教师和所有村民都如一家人。

  林子闳担任校长不久,便成立了达祖公益助学基金。他通过微博、QQ群、博客等,将山里孩子需要帮助的信息,都发到网上,让社会更多地了解达祖小学,从而寻求帮助。

  每个暑假,林子闳都会到上海及台湾,利用各种渠道为学校“化缘”。他和同事们把每一份捐赠、每一分花销都公布在网上接受监督和问询。网络的传播和捐助者的口口相传,使越来越多的爱心汇聚到达祖小学。去年,林子闳募集到100多万元的资助,学校已经能够正常运转。到目前,通过达祖小学公益平台获得一对一资助的学生超过1000人,社会各界定期资助达祖小学的爱心人士也超过千人。

  在让达祖小学“衣食无忧”后,林子闳和同事们开始了更大范围的扶贫扶智。每周,林子闳和同事们都会两次深入达祖村走访,在助学之外开展医疗救助等活动。西昌、昭觉、美姑等地方圆两百公里内的1000多名贫困学童都获得了支持,部分儿童还获得了到上海诊疗的机会。

  一个激情团队 点燃山村希望

  在达祖小学,一种现象让人惊异:这里的孩子不管年岁大小,大多可以用英语交流和游戏,毫不逊于城市的孩子。

  “我们这里的教师都是富有激情的80后、90后。”林子闳说,到这里来的志愿者,不领分文报酬,甚至还要自己掏生活费、电话费。但他们为梦想而来,用奉献让山里孩子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就是要实现帮助别人的梦想。”学校教师王木良为自己一生中有这样的志愿者经历自豪。

  年轻老师的到来,催生了达祖小学的巨变。美术学院毕业的老师教孩子们绘画,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长激发孩子们的创作能力和兴趣;英语老师将国外的语言和文化带到了这些摩梭族孩子、纳西族孩子的面前,让他们看到了山外更广阔的世界。在林子闳的努力下,公益基金还为学校修建了一个电脑教室,孩子们利用网络看到了更加精彩的世界。

  年轻的志愿者刚来达祖小学的时候,并非每个人都能完全适应。这里经常停电,条件艰苦。但这群年轻人却没有一个离开。一个自小在大城市长大的女老师还在微博上半开玩笑地说,硕鼠啊,你每天晚上来我房间闹腾,你是在“加班”吗?

  林子闳算了算,8年时间,前前后后来这里支教的志愿者有300多人。

  有人问林子闳:“你最喜欢教会孩子们什么?”林子闳说:“我希望他们学会感恩,当他们有能力的时候,愿意去帮助别人。”

  村子里流传着林子闳的一句话:“如果我们不再来,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你们不需要了。”(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2-09-1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