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地回想27年来的从教生涯,有多少耕耘的芬芳,开拓的闪光?有多少奉献的充实,强国的担当?还有多少教育的遗憾,成长的思考……真正的人生,是从认识自我开始的。我想,只有想清楚了这些,才能更清楚地知道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童年磨砺人生底色
门前的小路上,一个孩子踽踽而行。那时候的故乡,真的很大,大得没有尽头。远处起伏的山峦背后,应该是大海。孩子永远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会变得很小,小得装在心里就可以带走。
我的家乡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叫邵江岸的村庄,它留在我脑际的是一段浪漫与现实交织的回忆。蜿蜒的河流、泥泞的小路、广阔的稻田给了我田野般的本真与淳朴。父母的教诲、老师的教导、改革的春风给了我对未来美好的无尽渴望和对外面世界的热切向往。这些都融进了我的血液,成为我教育生涯乃至整个人生的底色。
1981年,我在村子里的小学读一年级。学校一共就两位老师,一年级和三年级同在一间教室里上课,每次上课时,周老师都会带来两块小黑板,其中一块是给三年级学生出的练习题,她先让三年级学生做题,给一年级学生上课,上到一半时,老师拿出第二块小黑板,让一年级学生练习,再给三年级学生上课。村小上到四年级,五年级我就到了乡中心小学。小学毕业以后,我被选拔到镇里上中学,从此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六年住宿和学习生活。
这段学习经历无疑是艰苦的,但也是特别的。这种特别之处在于让多年以后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教育如何发展,一定有一些最质朴的教育初心需要捍卫。就如魏书生老师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将教育的基本规律概括为两个16个字。就学而言,是“学以致用、学而时习、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教而言,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也如李红延老师所追求的那种最朴素的教育:“用朴素的目光发现学生内心的品质,用朴素的方法培养学生最朴素的情感。”童年的课堂不需要创设情境,我们就生活在真实情境中,三年级的哥哥姐姐在那,会自然而然地给我们带来成长的冲动;艰苦的条件在那,也会让我们通过学习改变生活的愿望变得更加坚定。童年的课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同学是玩伴儿,老师是乡里乡亲,一句问候、一次抚摸,就能带来家一般丰富的情绪情感表达。童年的课堂没有完整的教学环节,老师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最重要的东西讲出来,其他的都要学生去自学,也因此塑造了一个独立的自我,这就是自觉自律。自觉源于对自我弱小无力的深刻体会,这就是一种自卑,也使我深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自己强大起来;自律是因为家里的孩子多、学校老师少,除了自己管好自己,并没有太多其他的选择。这个独特的成长环境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以后的生活中,但凡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必须去思考、去解决,不依赖别人,但喜欢向书本求助,直到弄懂为止。
我经常会怀旧,但绝不会因为对过往的眷恋来否定时代的发展。新技术赋能新时代的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生活的磨砺、学习的经历、学生的视角,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都需要坚守一些东西。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真挚的情感、自律的习惯、成长的愿望,在育人的过程中永远都是一种优先培育的存在。这些坚守才是造就一个人人生底色的根本。多年以后,成为校长,每年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我都会和全体学生谈一次话、讲一堂课,梳理了一下这几年讲话的题目:学会自律、学会关心、学会坚持、学会担当;彼此照亮、互做榜样;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国之所需、心之所向……我想,这些话题不仅是我对即将走出校园的附中学子的期寄,也是我对自己人生底色的一种诠释。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从以前的绿皮火车,到现在的复兴号高铁,一头连着披着尘土的老屋,一头连着城市喧嚣的车马。1992年,在又一个荷满静湖的季节,我与东北师范大学、与“斯文在兹”、与“人民教师的摇篮”从此有了相濡以沫的约定。
我是学地理出身的,本科毕业后又在职完成了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学习。地理系每学期组织野外实习,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是大学期间每一次野外地理实践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大一去秦皇岛,进行地质地貌的实地考察;大二时在长春净月潭住了一周的帐篷,测量那里的小气候;大三从通化到二道白河,全班同学手拉手从山麓一直爬到长白山鹰嘴峰,看到了天池。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地理科学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宏大的震撼、和谐的愉悦。天体运动、日月交替、寒来暑往,一种安静的轮回;地壳运动、山川沟壑、沧海桑田,一种豁达的雄壮;岩浆凝固、风化成沙、沉积熔化,一种亘古的永恒;水体循环、三态转换、草长莺飞,一种生命的渴望。
地理科学对我来讲不仅仅是一个专业,更是一把打开心胸、思维、视野和心态的钥匙。如果说童年的磨砺是我人生的底色,那么地理之学则决定了我教育生命的深度。多年以后,行走在教书育人的路上,我慢慢地体验到了地理思维于一名教师的意义与价值。为师者,要有宽广的胸怀。这种感觉和深夜里凝望宇宙一样,大到能装得下国家、民族和人民,小到能装得下每一个孩子,装得下他们的“闪光点”和“薄弱点”。为师者,要有深度的思维,就像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有内在的规律一样,教育生态中所有的构成要素都有其内在的规律,譬如知识的规律、学生成长的规律、教师发展的规律、师生关系的规律等。只有发现这些内在的规律,尊重规律,才能够营造出一种动态平衡、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为师者,要有开阔的视野。“横看成岭侧成峰”是因为视野窄了,“五岳归来不看山”是因为视野宽了。教师的视野不应该是一个点,至少应该达到地理科学上所描绘的那种包含经度、纬度、温度、密度、亮度、高度、深度、速度、尺度的“九度空间”。教师的视野里不能只有分数和升学率,还要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能够用求真的科学情怀、向善的伦理情怀和唯美的艺术情怀,去观照学生生命的历程和一生的幸福。教育要面向生命、面向未来,不求升学率,但求成才率,这才是教师应有的视野。为师者,要有平和的心态。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地理科学同样告诉我们人也只是大自然的孩子之一,要时刻保持对万事万物的敬畏与谦卑。怀着这种敬畏和谦卑去面对自己的教育事业、面对孩子,教师的心态会安静、平和下来。心态平和了才能笑着做教师、俯下身来看学生。心态平和了才能坚持,坚持了平凡才能变得非凡。
一个身份一生挚爱
在白山松水的画卷里,我愿化作一只飞鸟,掠过天空。飞过的地方,有一树一树的桃李花开。流年过往,季节转化,从春到秋,殷殷如斯。风起时,那一树一树的桃李花,如繁星,散落天涯。1996年夏天,我从东北师大地理系毕业,被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聘用,成为一名中学地理老师,由学生到教师,开始了人生新角色的转换。
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学做教师的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师傅郎云华老师。我经常去听她的课,然后依葫芦画瓢。她也时常来听我的课,手把手地指导我教学,每次听完课都会给我留一张便笺,上面密密麻麻写了许多问题与建议,足足有20多条。看着这些建议,虽然会有些许的挫败感,但是这种挫败感也正是我不断超越的力量。随着我努力修正,师傅的建议也越来越少了,我的教学也变得越来越“像样”,之后就能够逐渐地融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慢慢地从师傅的样子成为了自己的样子。多年以后,回望“师徒带教”这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与系统培训、岗位练功、以赛代练等其他途径最大的区别在于“情感”,就像儿时的课堂一样,什么都缺,但唯独不缺真挚的情感。这是一种“有情有义”的教师成长,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中,老教师有传承自己教育思想的愿望和培养出一个出色的徒弟的成就感;青年教师有了一个最直观的榜样,有了发展的目标,也有了情感上的鼓励和行为上的约束。
在学做教师的路上,书籍一直是我最忠诚的伙伴。曾任过哈佛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艾略特说过:“书本是最安静的也是最恒久的朋友,他常伴我们左右,他是最易接近、最有智慧的顾问,也是最有耐心的老师。”古今中外、山南海北,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与先贤对话的机会,在这种对话中我逐渐变得踏实、宁静,逐渐能够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在三尺讲台上,我总是能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想法、新教法,在课堂上及时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每当这个时候,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些东西并不新,只不过是将教育贤者想过的事儿、做过的事儿,赋予了我自己的印记而已。出差时拎的包里总放一本书,只要有点时间就会看书,多年来读书成了我的一种执念,以至于担任校长之后,每次全校教师大会,我都会与教师交流分享读书心得,至今已经分享了近100本书。教师要因材施教,但是每个“材”又各不相同。多年育人教书的经历告诉我,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不一样的“题库”,不同的问题就要有不一样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仅学习与你的角色以及你的行业直接相关的主题,也要涉猎那些帮你成为一个更加全面、更有智慧的人的通识”。阅读,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甚至从别人的失败教训中学习,无论你是普通教师还是教育管理者,都应该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坚持学习。致知以立己,是每一个教师必须走的路。
在学做教师的路上,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搭好一个成长的阶梯。在每个成长阶段都要有反思、总结与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这种成长累积起来,就可以成就一名在坚守中不凡的教师。
20世纪90年代末,我入职刚刚两年时,教学上还处于模仿阶段,很难有什么突破。我就想发挥年青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开始制作“幻灯片”。先在“586”电脑上用WPS设计好内容,用针式打印机打印出来,再用复印机复印到透明胶片上,一页的“PPT”做好了,上课讲区域地理的时候用水彩笔可以在胶片上写和画,相当于现在的手写屏幕分享,效果特别好。在讲初中地理《南亚》一节课时,我还找来教学配套的彩色幻灯片,先用硫酸纸描了一张南亚轮廓图,制作成透明胶片作为底图,把彩色的地形图、河流图、降水图、城市图制作成不同胶片,把四张胶片粘在底图的四个边上,形成了一张复合动态的手工多图层幻灯片,就是现在的多图层技术。工作十年后,课堂教学的技术熟练了,教材吃透了,我开始关注教学的艺术,记得一次讲到“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一课,我就把前几天刚刚发生的地震信息、画面搜集起来,设计成情境导课。看到学生在屏幕上第一时间看到现场照片时的惊愕,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开始在课堂上开展教学实验,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逐渐地打开了教师路上的另一扇大门。2007年,我参加学校“教学百花奖”时展示的极富创造性的“地理活动教学设计”被收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必修教材,成为全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典型案例。之后的几年,我的注意力开始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有的骄傲、有的自卑、有的顽皮、有的沉静,根据这些不同寻求最合适的教育表达才是教师的最高追求。
中学地理老师是我一辈子的身份,地理教学也是我一生最热爱的事业。担任附中校长后,我仍然坚持上课,同时也要求学校所有管理干部必须上课。把课上好,才有资格成为一名好的学校管理者,是我的信条,也是学校选人用人的一项基本标准。
扎根一线立己达人
一个好的校长,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谋大事,要有全局的眼光,看得见党和国家的教育战略,记得住古圣先贤的教育经典,超越常人谋学校发展。所谓“立地”就是干小事,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心中有爱,眼中有人,俯下身子做好每一件事,事事都能育人。
2017年,我成为附中校长。多年的从教经历已经使我明白,事物总是按照本身的规律合乎逻辑地发展,教育亦是如此。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前行,扎根一线、实事求是、深耕细耘,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兑现“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附中誓言,才能真正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一所学校特色越突出,内涵就越丰富;内涵越丰富,培养的学生就越优秀。这是我领悟出来的学校发展规律。这个领悟源于2009年参加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高中骨干校长班和2019年参加全国优秀中学校长研修班的经历。说实话,作为一个办学上的新人和那么多卓有成效的名校长成为同学,心情是非常忐忑的。我小心翼翼地听完所有人对自己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的介绍后,突然明白,校长的角色除了做好常规管理以外,还有一个最核心的任务:那就是要凝练思想、形成价值认同,为校园文化、师生共同成长、学校长远发展留下自信。
那么,一所学校的自信从哪里来?我找到的答案从学校的历史文化中来。履职伊始,以学校校庆为契机,我就带领老师们着手梳理校史,努力在历史中找寻支撑附中发展的内在动力。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陈元晖先生,他提出:“要办好教育系,应先办好附属中学。”1950年,陈先生创办附属中学,当时就提出“附中具有实验中学性质,应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实验和研究工作”。实验中学的性质、陈元晖先生的学术视野、教师的学术气质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成为附中的价值认同。从老校长手中接过治理学校的接力棒,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努力弘扬这种文化和精神。我一直倡导办一所具有学术气质的中学,中学的学术之道在课堂,附中教师要基于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育人功效。附中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术精神,鼓励学生用刻苦勤奋去追求真理,用诚实守信去探索未知,用自觉友善去做人做事。东北师大附中要营造自觉、友善、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要积极承担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任务。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教师培养上,我认为学校的教风好了,学风一定会好,教风和学风好了,校风才会好。抓住教师发展这个“牛鼻子”,鼓励教师潜心教学、潜心研究教学,教风就会好起来。为此,我推动了教师学术性成长阶梯的建设,描画各个阶段教师的发展蓝图、树立发展目标、规划发展任务、构建发展平台、配套奖励和激励机制。帮助教师找到发展方向,获得发展动力,成就教育生命。在学生培养上,我主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教育应该成就这种“生命的独特”。如何成就学生独特的生命?那就要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宽松、友善、和谐的环境下,自觉、自主地探索自己生命的兴趣点和成长方式。学校需要做的就是精心呵护和培育这个兴趣点和成长方式。为此,学校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重点推动特色课程群的建设,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构筑平台。学校还积极承担党和国家重大教改实验任务,成为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我们积极承担探路者的使命,凝练“双新”实施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重点推动的“小初高思政课一体化教改实验”获得了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与同行交流教学成果奖获奖经验的时候,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教学成果奖不是写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在今年开学的教师大会上,我就跟老师们讲:“我们一起用11年时间完成小初高思政一体化教改实验,之前我们用6年时间完成了小初高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验,之后我们再用5年时间完成小初高一体化课程思政教改实验,在一所学校内为国家破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难题提供可操作的实践经验。”
我的教育管理生涯的另一个转折点是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亲历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和期望,亲历代表们对教育的忧思和憧憬,我的人生观和教育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开学典礼上,我都会对附中的学生说:“优秀是一种追求卓越的责任,是一种满怀感恩的责任,更是一种心系天下的责任。当你更加优秀的时候,不要忘记生你养你的这白山黑水的父老乡亲,为大美吉林的发展贡献你的力量。当功成名就的时候,不要忘记培养你成长、给你自信的伟大祖国,记得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担当责任,不负你的优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所在单位的附中同样应该承担起这样一种责任,将教育帮扶、县中振兴、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当作一项事业来做。每年寒假初,我都带学校老师走进县域中学,开展深入的实地调研,调研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教师的成长不是听一场报告、参加一次培训就能做到的,更多来自于实践中的经验总结、问题破解,这就需要长期的同伴互助式帮扶。”调研回来后,学校决定发挥附中全学段办学的优势,改变帮扶策略,全方位对接被帮扶的县域学校全体教师,他们需求什么,我们就送什么。6年的时间里,学校创建以“互嵌共生”为理念,以“了解前端需求—创新帮扶路径—建立长效机制”为思路的乡村教育帮扶模式。对吉林安图、通榆、九台、辉南,辽宁建平,内蒙古乌兰浩特,贵州纳雍,青海玉树、果洛等地区的20余所县域高中进行问题诊断,形成了全面“组团式”与重点“订单式”帮扶相结合的县中振兴策略。为保证示范帮扶常态化,学校将短期集中线下培训与长期线上互动结合起来,构建了“三送三请三互动”帮扶平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帮扶全国11个省份的22个县100多所学校,共开展71次“三送”活动,全校教师700多人次参加,送课500多节,送教800多场。从2003年开始,共开展了20年的“三请”工作,2000多名乡村教师深入附中跟岗培训,充分显示了一所示范校应有的担当与责任。
教育帮扶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感动与成长交融的过程。在这段经历中,我发现通过教育帮扶,乡村学校、县域高中成长了,学生和教师的眼中更有希望了;附中和附中的教师也成长了,他们变得更有爱心、更有奉献精神,心里面装着祖国和人民,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在这样的老师影响下,学生也更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当县域学校校长和老师对我和我的团队表达感谢的时候,其实我更想说:“感谢你们,给了附中一个交结善缘、成就大我的机会!”
结语
《礼记·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躬耕教坛,人不见己,焉知人?”见己知人,立己达人,躬耕教坛,强国有我,是一个宏大的教育理想,我心常念之,但此生却未必达。但是我坚信,尘至微,结而成山岳,川不息,聚而为沧瀛,余生为此奋斗,望同人常勉励。
作者:邵志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出处:《人民教育》2023年第17期,原题为《见己知人 立己达人 强国有我》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10-25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