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摩洛哥非斯举办的第24届非斯国际音乐节上,来自“中国曲艺之乡”四川彭州市的小学生与世界音乐大师同期表演,给各国观众带来了《拾玉镯》《贵妃醉酒》《滚灯》《俏花旦》等正宗的川剧折子戏。
表演结束后,川剧小演员与当地的部分小观众合影 王刚 摄
8岁小学生幽默表演《滚灯》
台下坐在地毯上观看节目的观众来自加拿大的娜塔罗,一直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音乐节上,她第一次看到四川三大绝技表演中的一项——《滚灯》。这项绝技是川剧丑角戏,讲的是从前有一个男人好打麻将,诸事荒废。其妻十分恼怒,每次发现他打麻将,便罚他头顶一盏油灯做各种高难动作。久而久之,这男人反倒成了滚灯的绝技。
这一经典、高难度的剧目,并没难住出访表演的小演员们。主角8岁的席潇逸,着红色肚兜、蓝色长裤,幽默滑稽的表情一亮相,便令台下外国观众哈哈大笑。席潇逸把油灯顶在头上,小心灵巧地做翻跟斗、钻板凳等几个高难度动作。十多分钟的表演,小演员们准确拿捏妻子惩戒好赌丈夫的故事,巧妙展示了滚灯的特技,其难度和搞笑程度充分彰显了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孩子们边唱边舞动,如此有难度和幽默感的表演,让我感到吃惊,更让我感受到文化的特色。”娜塔罗对记者说。
在上世纪,川剧艺术的传承曾经出现断代。近年来,彭州市政府、教育、文旅、文联等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川剧进校园,“通过创建西郊小学等川剧特色学校,聘请刘芸等川剧名家定期指导,本地川剧文艺志愿者进校园教学,编写川剧校本教材,把艺术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同时我们还搭建多种平台宣传展示川剧教学成果,这一次的表演就是一次很好的展示。”该市教育局教育科副科长任开锐介绍说。
两位孙玉娇的扮演者与观众合影 王刚 摄
“孙玉娇”秒变“非斯孩子王”
《拾玉镯》和《贵妃醉酒》因为头饰、装扮非常复杂,每一场都要化妆三到四个小时,“带妆彩排了四五次,孩子们非常配合,表演时十分投入和专业。”此次带队的负责人成都市政府外事侨务办陈思佳说。
11岁的肖诗胤,是彭州市西郊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拾玉镯》中扮演主角。精美的扮相,自然大方的表演,优美的唱腔,舞台上的她吸引了一大票的粉丝。
“中国的戏剧太有魅力了,他们的装扮、表演和情节都充满了魅力!我感到非常激动!”舞台下,来自英格兰的南希手捂着胸口激动地对记者说。
因为是第二次出访表演,相比同行的小伙伴肖诗胤更有些经验,所以除了表演,她用简单的英语主持了整场的演出。演出结束之后,带着扮相的“孙玉娇”秒变“孩子王”,欢脱地与非斯当地观看节目的小孩们玩起来。
音乐爱好者用碗为乐器,与滚灯演员互动飙音 王刚 摄
“中国文化受欢迎的程度远超我们想象”
记者在现场看到,演出结束许久,各国观众仍然不愿离去,他们或在舞台下站立鼓掌;或来到后台与演员们合影。一位组织会议的男工作人员,不知从哪里拿出来一个粗糙的大碗,用手指弹着碗边,打着节奏,与小川剧演员们飙起唱腔来。
“在化妆的时候,就有许多外国友人挤满化妆间与孩子们合影。”川剧专业指导教师余晓红介绍,“我们国家文化受欢迎的程度远超我们想象。”
许多人担心语言不通带来文化的不理解,在这次演出中小演员们发现,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李林儒在另外一场《拾玉镯》中扮花旦孙玉娇,虽然才8岁,但她的表演很有心,常会注意观众的反应,调整自己的表演节奏,“外国人不懂我们的台词,我们表演时用眼神、肢体动作的配合,表现出孙玉娇丰富的内心情感,他们就懂了表演的内容。”
“这种跨文化的沟通和推介是对川剧的一种宣传,更是孩子们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机会。”陈思佳说,进一步介绍说,“成都作为非斯的国际友好城市,我们相互交流特别频繁,他们对我们非常友好,大家都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