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王向晖:始终保持“向前冲”的姿势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我们所做的就是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来发展人、成就人。”这是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一体化总校校长王向晖走上教师岗位时就认定的教育信条,也是她每年给年轻教师分享最多的人生格言。

2005年,兰州市城关区华侨实验学校落成,王向晖成为该校首任校长。16年来,她带领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在“华彩”核心文化引领下,探索出一条普通公办学校走向身边的好学校的蜕变之路,并成立“一本四分七部”格局的集团化学校。

“当你面对学生的时候,你,就是教育”

1993年,王向晖走出西北师范大学,走进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的前身——雁滩中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两年后,她便小荷初露,荣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观摩课大赛一等奖和甘肃省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省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当你面对学生的时候,你,就是教育。身为语文教师,又该怎样教语文?”这是王向晖从教之初思考最多的问题。

在她看来,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发展人和成就人。怎样才能让课堂丰富、生动起来?此时,恰逢新课程改革实验,王向晖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积极吸纳新理念、新思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情境性、直观性和生动性。在此基础上,她引领学生将视野从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把语文学习的视角伸展到广阔的生活空间。

于是,在她的课堂上,课本剧、情景剧、话剧等轮番展演,诗词大会、读书会、故事会等相继举办,课堂顿时变得立体、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紧接着,她创造性地让“生活”走进语文教学,通过多学科、多能力的渗透,把课文知识“镶嵌”在各类语文活动中,全方位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办一所有色彩的学校”

华侨实验学校是一所小区配套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属待开发区域。学校发展之初便面临诸多“困境”:由于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也相对薄弱,教育状况令人担忧,附近居民不得不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城区别的学校就读。

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学校的路在何方?希望在哪里?王向晖把“宝”押在了学校的核心文化创建上。

“办学伊始,我们就描绘出了这样的共同愿景:要办一所有温度的学校,让她人文流淌;办一所有活力的学校,让她生机盎然;办一所有色彩的学校,让她神采飞扬;办一所有梦想的学校,让她逐梦飞翔,要让所有遇到她的人感受到快乐幸福。”王向晖告诉记者。

由此,酝酿已久的“华彩”核心文化应运而生。在这一理念的支撑下,学校构建起了一个统领全局、涵盖学校教育教学方方面面的课程体系——“华彩+”课程体系,内容涵盖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它们交相辉映,为学生勾勒出了多彩的成长轨迹。学校也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并连续10年获得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

“‘华彩+’课程的实施,丰富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开阔了其视野胸怀、涵养了性情雅趣;‘华彩+’课程的构建,打造了一支具有持续学习热情和探究能力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使教师真正体验到了教育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华彩+’课程的推进,打造了校园品牌。”王向晖说。

“遇见更好的自己”

现如今,华侨实验学校已进入了一体化、集团化的办学新时代,并形成了“一本四分七部”的办学格局,学校也由最初的7个教学班、405名学生跃升至现如今的131个教学班、7100多名学生,成为了当地最受欢迎的名校之一。

尽管学校在不断发展,但在教育探索过程中,王向晖始终保持着“向前冲”的姿势。在她心里,教师不仅是实践者更是思想者,为此,她从不间断地用自己的笔写下思想的轨迹,将自己实践的感悟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多年来,王向晖撰写了几十篇论文,出版了多本专著,由她主持的多个课题获得了省市级教育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教育,是薪火相传的事业。王向晖始终倾心培养青年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每每读到一篇好文章,接触到新信息、理论,她总是迫不及待地与青年教师分享、交流,引领他们不断成长。在她的带领下,学校的青年教师们成长迅速,教学能力明显提高,教学质量突飞猛进。这些年来,仅在校内,她所带的徒弟中已有20多位成长为市、区级教学新秀和骨干,其中4位已选拔到校级和中层岗位。

“不管未来的学校如何变化,不变的都是我们对于自身的允诺和期许,而任何的期许都莫过于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互动者、对话者、帮助者和陪伴者。”王向晖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1-02-0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