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李政涛:推动“五育融合”落地转化的底层实践


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以“五育并举”为基础,“五育融合”已然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前沿热点。与致力于解决“五育失衡”的“五育并举”相比,“五育融合”更加注重解决“五育失联”的问题,专注于突破“五育”之间常常存在的分离、割裂、矛盾和冲突等瓶颈难题,因此成为所有学校转型变革与发展的共同目标。

如何让“五育融合”从政策、理念走入实践,让“五育融合”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真实发生,最终生长到教师和学生的身上?大量实践表明,“转”和“深”的落脚点在于下沉到教育教学的底层,让“五育融合”的理念之魂活在真实具体的底层实践之中。底层实践的要义在于微观且日常化的教育教学生活,这意味着宏大高远的“五育融合”理念只有微观化和生活化,进而转化为底层生态,才可能真正落地,才可能真正发挥育人之力。“五育融合”进入中小学教育底层实践的路径,至少有纵横两个方向,形成纵横交织的体系化底层实践。


在纵向上,“五育融合”需要贯穿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一是进入教学设计,形成唯有“五育融合”才有的设计思路,尤其是要把“五育融合”化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形成“五育融合”特有的教案结构,让“五育融合”教案化;二是进入教学过程,生成基于“五育融合”理念的特有教学过程展开推进逻辑,让“五育融合”环节化;三是进入教学反思,以“五育融合”为视角,反思融合成效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与重建的具体思路,让“五育融合”重建化。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五育融合”的学科教学指导手册,让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都知道如何在自己的每一堂课中运用“五育融合”的理念。

在横向上,“五育融合”需要进入常态化的专题教育实践活动。除了进教学变革之外,还要进学习方式变革、进课程变革、进教研变革、进评价变革,进家校社协同育人,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就学习方式变革而言,需高度关注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人机交互学习、游戏化学习、项目化学习、具身式学习、情境式学习等具有鲜明新时代特性的学习方式,将“五育融合”与之连接并融通起来,走向学习方式变革与“五育融合”的相互促进、交融共生;就课程变革而言,相对而言,全国范围内“五育融合”的课程化成果颇丰,已经较为成型和成熟,许多区域和学校建构了完善的“五育融合”课程体系,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如何以“五育融合”的方式,处理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为国家课程的区域化、校本化执行与转化,创造“五育融合”的范式;就教研变革而言,基于“五育融合”的教研相对滞后,如何推动“五育融合”的教学研究常态化、专题化、机制化,特别是形成围绕“五育融合”、体现“五育融合”的教研新机制,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就评价变革而言,高质量教育体系离不开高质量的“五育融合”,因此既要探究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也要推动相应的办学质量标准、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教师发展质量评价标准的建构与完善;就家校社协同育人而言,“五育融合”不仅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目标,也是一种推进路径,更是实现机制的一部分;就教育数字化而言,一方面,需要将“五育融合”置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之下,用数字化为“五育融合”赋能,另一方面,也要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来自“五育融合”的新方案和新路径。


无论是哪个方向的“五育融合”,都共同指向育人成人。说到底,“五育融合”只是一个路径与载体,育出和成就有“五育融合”能力的学生、教师、教研员和校长等,才是奋斗目标。什么是最有助于人的生命成长的“五育融合”底层实践?对这一核心问题的回答,不能只靠价值辨析和道理阐明,更要依据大量丰厚、扎实、深入且持续的实验研究与实证研究。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第一教育专业圈”2022-02-09发布

出处:《现代教学》2024年1-2期,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政涛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4-05-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