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浪花的足迹——追忆青年时期的黄大年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这是黄大年在世时曾在朋友圈分享“偶像”邓稼先事迹时的提问,被称为“黄大年之问”。

满怀报国志,始于青年时。又是一年五四让我们随着记者,从青年时期的黄大年身上,寻找“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百年“五四精神”……

“欧阳海式好少年”

1958年8月,黄大年出生于广西南宁的一个教师家庭。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黄大年随父母来到广西地矿局第八地质队,全家辗转生活在桂东南的偏僻山村。

黄大年的小学同学司志刚回忆,1970年的一天,他和黄大年在放学回家路上,突然发现当地农场的一辆拖拉机抛锚停在了铁路中间。两个孩子赶忙过去帮忙推车,可稚嫩的臂膀根本推不动庞大的车身,不远处的山坳里已经传来了列车的隆隆声响,但由于山势阻隔,司机根本无法发现即将降临的危险。

司志刚说,黄大年没有任何犹豫,向火车驶来的方向飞奔过去,边跑边脱下上衣,使劲地摇晃。终于,司机发现了向他示警的孩子,并及时刹车,列车在距离拖拉机只有几十米的地方安全停了下来。几天后,农场给黄大年所在学校送来一面锦旗,上写“欧阳海式好少年”。

这样的举动,在年仅十几岁的黄大年身上还有很多。同学李忠贵在下河嬉水时不慎滑入了湍急的漩涡,其他孩子都吓得大哭起来,在岸上不知所措,是黄大年不顾危险跳入河中救起玩伴,而他自己却因呛水虚脱,险些被激流冲走。

“如果祖国需要,我一定去当英雄!”

中学时期的黄大年一直寄宿在学校,半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初中校长曾参加过大庆石油大会战,时常会给孩子们讲述那段气吞山河的激情岁月。高中时,同学中很多都是当地驻军的子弟,而这支部队是曾经参加过辽沈战役的“塔山英雄团”,身边小伙伴们都会讲上几段战斗英模的故事。黄大年崇尚英雄,他曾说,“如果祖国需要,我一定去当英雄!”

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学校组织“学工”“学军”“学农”,白天大家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返回宿舍很多同学早早就休息了,可黄大年每天都坚持上***。实验课上,他从来都要把老师布置的实验内容做到精确甚至完美,有一丁点瑕疵他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做下去。

“当时广西高中化学教材没有关于电子云的内容,可黄大年却会问到这方面的知识。”原广西贵县附城高中退休教师朱朝阳告诉记者,“他虽然在读高中,但是会经常主动了解大学才会学习的知识。让自己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这一点在那个特殊年代里非常难能可贵。”

“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这在黄大年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75年10月,17岁的黄大年考入广西第六地质队工作。

地质队的工作流动性很大,几个月就要换一个工区,搬家是常态。对黄大年来说,最重要的家当是书。物探工作需要用到炸药,队里有好多废弃的炸药箱,他就冲洗干净用来装书。每次搬家,打包行李和搬家途中,那几箱书总是被保护得最好。他白天背着仪器到野外作业,晚上回到住处还要绘图制表、整理档案。但无论多累,他都坚持在煤油灯下学习到深夜。他的话语中有时会突然跳出“拉普拉斯方程”“傅里叶级数”等数学名词,自己动手测试岩石磁化率与岩石温度的关系,尝试发现地质目标。

1977年,19岁的黄大年在高考中获得了当地考生的第一名。这个时候,为祖国寻找矿产和能源,已经成为地质队员黄大年最崇高的职业理想。虽然成绩超出了当时很多更好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书上填报了“长春地质学院金属及非金属地球物理探矿专业”。地质宫路灯下、走廊里,经常会看到黄大年读书的身影。毕业分别时,他在给同学毛翔南的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践行一生的誓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1986年,黄大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但一直以来,国家在重磁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研究与开发,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黄大年经常夜不能眠,他下决心要为相关技术跟上西方而竭尽全力。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一定要走出去!1992年,黄大年获“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被选送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全国30个公派出国留学生中地学领域唯一的一个。

从北京出发前,黄大年去看望当时从学校岗位调任地矿部教育司的孟宪来老师。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他郑重地说:“请祖国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青年黄大年心怀国家需求和人民需要,不断锐意进取、不断追求进步,也为之后用毕生的奋斗和忠诚回答“黄大年之问”做好了准备。

青年强,则国家强。今天,“黄大年之问”悬在青年心头,黄大年之精神仍在感召着广大青年,给当代青年以奋进的力量:“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李莹 通讯员 曲家伟)


作者:曲家伟 李莹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4-04-30发布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4-05-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