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

  

民国16年(1927年),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北郊庄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论,这是现代教育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1930年4月,国民政府因惧怕庄学校的革命影响,便以“勾结叛逆,图谋不轨”等罪名,封闭了晓庄师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1932年5月21日至8月15日,陶先生以连载的形式,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发表了著名的教育小说《古庙敲钟录》,提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必须在全国试行工学团的生活教育,以适应抗日救国大形势之需要。

1932年7月间,陶先生指派他的学生马侣贤、、郑先文、王作舟等人,在上海周边地区寻找可以试办工学团的乡村。9月9日这一天,王作舟沿着沪太公路向北进发,在离大场镇不到3里之处,发现一座红色庙宇。他们在红庙附近的小侯家宅遇见了一位农友,谈起租房事宜。那位农友慨然允诺出租两间房子,只要稍事修缮,两天后即可入住

第二天午后,他们要到大场镇去采办些物品,沿着沪太路走到余庆桥,遇着一位挑着空的菜篮从上海卖菜回来的农友。那农友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交谈起来,证实他们是从上海下乡来办学堂的先生时,便主动说他有一幢新近盖好的房子,空着不用,愿意出租。

这位农友叫张兰庭,50岁左右,一副老实忠厚的样子。马侣贤希望他能带他们去看看房子,如果合适,会考虑租用的。张兰庭当即带领3位先生,过余庆桥,小半里地,经过一座木桥,即孟家木桥,再向前走200余步,就来到一座新房子跟前。新屋十分理想,是一座旧式新屋,造起不满两年。总共有12间房子,客堂、厨房、寝室、厢房都全,门前有约1亩地大的广场,栽种了蔬菜、树苗。四周用竹子编成的方格形篱笆,还有青绿色的紫藤种在篱笆外围。后面一条小河横穿着,过河是一个大村庄。这座房屋,四面不连人家,站在广场上向四周看去,却隐约间看见无数的小小村庄来。这真是一个办工学团的好地方。

为了更有利开展工作,马侣贤他们从小侯家宅移居到孟家木桥定的新宅。新屋布置成寝室1间、工作室1间、办公室1间和厨房1间。小侯家宅旧居并没退租,办了农民俱乐部。 

(最早的团址——孟家木桥张兰庭家)

9月15日下午,陶行知先生冲冲地随马侣贤他们来到孟家木桥,亲自考察未来工学团总部团址。同行的还有严竟成、郑先文等。他们都觉得这里十分理想,非常满意,是一个极好的团址,会有助于事业的成功与发展。陶先生说:“自己动手耕种,自己提进城卖,算是一位真正耐苦的农人,想是不错的,房子租下来再说。

后来,陶先生把找到办工学团场所的好消息,告诉了挚友陈鹤琴先生。他带着激动的心情说:“看来,我们可以在那座古庙敲响中国第一个工学团的钟声了!”陈鹤琴先生也很高兴地说:“宝山县的教育局长冯国华,倒是个热心于事业的人,我介绍与你认识,也许能于工学团有助。

(陶行知先生与山海农友)

1932年10月1日,孟家木桥儿童工学团开学了,由原定的房屋为教学做场所。这是大场地区成立的第一个儿童工学团,陶行知先生他们决定以这儿为中心,逐步使附近的村庄都建立工学团。由于大场地区处于宝山县和上海市的交界处,所以,陶先生遂将这个工学团称为“山海工学团”,作为大场地区工学团的总部。陶先生取这个名称还有一层意思,即是“九一八”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北,打到上海,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已经关不住了,敌人即将进关侵占华北,侵占中国。将中国第一个儿童工学团取名“山海”,语义双关,意在实施国难教育,唤醒中国人民,要收复一切失地,要日寇还我河山。

“山海工学团”成立大会在天井举行。陶先生在一张长条桌前,发表演说。陶先生指着贴在墙上的他的亲笔手书——“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12个大字,解释工学团的含义:

“工以养生”,就是以大众的工作养活大众的生命;

“学以明生”,就是以大众的科学明了大众的生命;

“团以保生”就是以大众的团体力量保护大众的生命。

他又说:“在中华民族的生死关头,要想我们的民族起死回生,就要普遍地实施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山海工学团要尽量推进六大训练……”。

10月1日,便定为山海工学团的创始纪念日。它的第一宗旨就是密切结合当时的形势,组织起来,动员人民积极抗日。正如陶先生在《山海工学团两周纪念》诗文中所呼吁的:“十月一,十月一,私仇在一笔,联合起来打公敌。十月一,十月一,谁是我们的公敌,不消说是帝国主义。”这一天,陶行知先生亲笔书写的“山海工学团”牌子挂在那间租来的房子门楼外,“口”字形排列的十几间平房,分别贴上了教室、图书室、木工场工场的字条,还有几间作为先生们的宿舍。

(学木工)

  

(学种菜)

(儿童自动工学团小先生在上课)

(教师指导学生做豆腐)

1932年11月,山海工学团建立已快2个月了,办得也是红红火火的。可是按照一般的惯例,它还是一个“私生子”,还没有取得当时社会的合法地位。

于是工学团董事会,便正式向宝山县教育局呈递了立案报告,报告以“私立山海实验乡村学校”创办人名义提出。

(陶行知先生在山海工学团)

宝山县政府教育局局长冯国华,思想比较进步,又十分欣赏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一直很支持山海工学团。再说陈鹤琴先生也早已向他打过招呼,更是水到渠成了,所以一接到立案报告,便立即签署同意意见,并报江苏省教育厅审核。1933年1月21日,转来江苏教育厅指令:“呈暨附件均。该创办人等热心兴学,改进乡村,殊堪嘉尚。核查所校董会用表及董事会章程,均与部颁私立学校规程之规定,尚无不合,应准设立。

摘自山海钟声——陶行知与山海工学团;上海市宝山区史志学会、上海市山海工学团)

  

文章来源:上海市宝山区档案局微信公众号“今古宝山”2020-10-29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1-06-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