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期末成绩出来后,除了看到分数,我们还应看到什么?


期末成绩出来后,比孩子更紧张的可能是家长。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期末成绩?拿到成绩后该给予孩子怎样的反馈?家长该如何克服因为成绩、养娃带来的焦虑感?

与您分享这篇文章,希望拿到孩子考试分数的您,除了看到分数外,能够有一些更多的思考——

期末成绩出来后,我们的焦虑,是不是因为:我们看到分数,就只看到了分数呢?当我们谈论期末考试成绩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看到成绩,更要看清成绩

分数,只是一种量化的考核指标。不同个体,不同学科,一个指标,所以成绩不等于能力,更不预示着将来的能力发展——成绩只是参考工具,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帮助老师和孩子诊断出教学和学习情况。

对孩子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发现问题的机会,一次诊断自己适应能力的机会。以此审视自己的作息安排、时间利用是否合理,体质是否需要加强、课堂抗干扰能力是否还要提升?

成绩不代表一切,发现的问题就是潜在的增长点。不要因成绩未达标准,就对孩子全盘否定。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考试的机器。

也不要做那个比孩子还在意分数的家长,那样会让孩子认为“你不是爱我,你只是爱优秀的我”。孩子考得好,你可以说:“你考得好,我看你开心,我也替你开心。”如果不够理想,你可以说:“你很难过,我也替你感到难过,我们能一起做些什么?”你要知道:孩子才是那个应该为成绩负责的人。

泰戈尔说:“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我们包容孩子的喜怒哀乐,但要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有寻找梦想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动力。

看清成绩,更要看见孩子

当我们被分数左右的时候,也一定会被情绪控制。有时候对孩子不良成绩的过分关注,容易变成个人情绪的发泄。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出气筒,而是要做接纳孩子情绪的容器。爱的近义词是接纳,接纳的第一要义是“认同情绪”。

只有进入孩子的世界,才能够慢慢地把他从他的世界当中引出来。就好比,你在悲伤难过的时候,需要一双和你一起默默流泪的眼睛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责和空洞的建议。教育学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良性关系。

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的成绩不重要,相反,如果你总是说“考不好没关系,成绩不重要”,可能不仅不会保护到孩子的自尊心,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价值,选择“摆烂”“破罐子破摔”。

分数固然重要,但比分数更重要的是对待分数的态度。老子说:“自胜者强。”战胜自己的勇气,百折不挠的品质,往往比短暂的分数更重要。遇到问题,我们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研究,一起解决。冷静且理性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情感上最可依靠的支撑,也是他行动上最具启发的榜样。

“深红浅碧不同色”,每个孩子都是有差异的,我们要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

梁晓声在《人世间》里说得好:“孩子若是平凡之辈,那就承欢膝下;若是出类拔萃,那就让其展翅高飞。”“无论资质如何,只要努力勤劳善良,世间的每个人都能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才能。”

不同的花有着不同的绽放季节,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迎来自己的花期。

看见孩子,更要看到自己

“幸福是人类的最高目标。”

家长有时候过于焦虑,是因为把自己的成就依附于孩子的成功。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不要沉浸在“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痛着你的痛,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那种浪漫的自我催眠之中。

我们虽然是父母,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人生剧本:你不是父母的续集,不是配偶的外篇,不是你子女的前传,你是独立的自己,正如你希望他未来也一样。

父母与孩子互为镜像,当你没办法时刻都以饱满的状态面对孩子,那您就不要隐瞒自己的感受,真切地告诉孩子,向孩子表达您的疲惫、焦虑、愤怒,如果您试图压抑、隐瞒这些情感,您觉得自己扛得很好,其实敏感的孩子早已察觉,善良的孩子便更不敢表达情绪,怕给您增添负担,甚至会觉得表达情绪是错误的。

家长自己要活出幸福的味道,以百折不挠的姿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学习进步。身教重于言教。当我们看到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懂孩子,而不仅仅是看到成绩。

教育不能“刻舟求剑”

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终身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适应能力

创新能力、交往能力、自我赋能的能力

看成绩

看孩子

看自己

看未来……


作者史玉川四川省成都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教师报”,20240707发布。

出处:成都教育发布,原文有删改。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4-07-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