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你会看到,教学楼前有“斯霞广场”,校区西侧有“斯霞纪念馆”,而小学的另一个名字,便是“斯霞小学”。
斯霞,一位执教近七十载,其“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理念,影响了无数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女教师。
斯人已逝,霞红满天
2003年10月,病重的斯霞老师,最后一次来到学校,看看学校的一草一木,以及去过无数次的教学楼,最终告别她眷念的校园。翌年1月,94岁高龄的斯霞老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她热爱和辛勤奉献过的世界。她的子女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留下的几十年来积攒的稿费、丧葬费、储蓄等捐赠出来,成立“斯霞奖教基金”,用以奖励南京市优秀的教师。“母亲留给我们的是勤奋、善良、友爱、忠厚的家风和师风,我们会一代代传承下去。”大儿子孙复初说。
斯霞的五个子女学习成绩都特别优秀,他们毕业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优异的贡献。斯霞说,她一生中有两件值得自豪的事,一个是把五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另一个就是她做了一辈子的小学教师。三儿子孙光初回忆说:“妈妈的初心就是当一名小学老师。”
专于教育,创识字新法
1910年12月,斯霞诞生于浙江省一个美丽的小山村。1927年,17岁的斯霞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在当时,小学教师被轻视,俗语有“家有二斗粮,莫当孩儿王”。但斯霞对这一职业充满着热情,只是当时社会动荡,斯霞接连换了好几个小学任教。
1958年,她接受了江苏省教育厅小学五年学制改革试验的任务。当时既没有相应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相关教材。斯霞和同事就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使用过的教材都找了出来,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进行改编,删重增新。在教学方法上,她进行了大胆改革,采用分散识字的方法,总结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教学”的方法,即“随课文分散识字”。她教生字新词的方式通俗易懂,使得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易于接受和巩固,直到今天我们课堂上依旧在使用。
以斯霞老师的经典教学《李闯王渡黄河》为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民间传说故事《李闯王渡黄河》。……这个“渡”字是什么意思?
生:“渡”就是过的意思。
师:那么,过马路能不能说“渡马路”呢?
生:不能。“渡”就是用船渡过水面。
师:对。假使我们这样……(作泅水的姿势)
生:“渡”就是从水里过,如渡水,毛主席横渡长江。
师:还有什么“渡”?
生:渡船。
生:渡口。
生:东渡,摆渡。
师:对了,都是用这个“渡”字。因为是从水里过,所以“渡”字左边有三点水,大家记好了。
仅仅是上面简单的文字描述,斯霞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学风采就已经浮现在眼前。
斯霞还善于根据儿童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来唤起学生的兴趣。她时常带着学生一起观察蝌蚪,养兔子,到公园观看工人培育花草树木的过程……
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在江苏省教材编写组工作的斯霞,三番五次请求领导让她返回学校。领导担心她的身体状况,斯霞却说:“一个人总是要死的。我也知道学校工作很辛苦、很烦琐,但我愿意。我不愿离开学生,不愿离开课堂。”
于是,她又回到了教学第一线——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1978年,斯霞老师年近70岁,从教51年,参与拍摄了我国小学教育界第一部教学电影《我们爱老师》。
斯霞亲切的教态、灵活而又机智的教学方式,给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原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健先生十分激动地称赞“斯霞是我们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
童心母爱,视生如子
斯霞把自己教育实践中的感悟和思想总结为四个字:童心母爱。斯霞对此有过经典表述:“我总觉得,当教师的对学生首先要爱,从热爱学生出发,耐心地教育他们。教师爱他们,关心他们,接近他们,了解他们,才能使他们接受教师的教育。”
1962年深秋的一天,气温突然急剧下降,一些家长为孩子送来了衣服,可还有很多学生穿着单薄。下课后,斯霞回到自己家里,把所有能穿的都拿了出来,让孩子先穿上抵御寒冷。
南师附小的校门口原先比较低洼,每到下雨天,校门口便成了一个大水塘,这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上学时,斯霞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把他们一个个背过来;放学了,又把他们都背过去。
斯霞还是附小有名的“牙科医生”:一二年级学生正是换乳牙的时候,只要她发现哪个学生的牙齿松动了,她就把那个孩子找来,一边洗手擦碘酒,一边问孩子:“你张开嘴给老师看看,哪个牙动了?没关系,不要怕……”话声未绝,她就把动的牙拔了下来。
文化大革命时期,斯霞曾受到批斗,被安置在厕所和厨房里整天劳动,但她说:“劳动倒是没有什么,最使我伤心的是不让我教书了,不让我跟学生接触了。”在斯霞看来,“教师工作对象是活泼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我不知道什么叫童心,我没有理论,我只知道,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解放军爱武器,老师自然要爱学生”。
在教材编写组工作,当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斯霞却拒绝了,她一心要回到学校,实现自己“一辈子当小学老师”的诺言。斯霞将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用“童心”理解儿童的一切行为,用“母爱”接纳儿童的一切情感。正是斯霞对学生无限的包容和接纳,给予学生足够的安全感和温暖,撒下了爱的种子,学生们都把斯霞看作自己的母亲。毕业离校了,学生们还保持着和她的联系。
今天,我们常看见新闻报道提及,中学生的视力整体下降了多少,近视比例又是多少,其实斯霞老师很早就关注学生视力这个问题了。
斯霞曾写了一篇《保护学生视力,人人有责》的文章,针对中小学生越来越重的学习负担,以及考试竞争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压力,斯霞意识到“危害十分严重”。
斯霞说在文中写道:“我要大声疾呼减轻负担,救救孩子们”,呼吁各级领导同志端正办学思想、转变评价观念,呼吁老师“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并利用各种机会吁请各方关注。
终身奉献,时代铭记
一直工作到85岁,斯霞老师才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她还是放心不下教育事业,心系学生,只要不外出开会,总是去学校,忙这忙那。
回顾斯霞老师的一生,她做了太多的贡献,曾获得“小学特级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宋庆龄基金会全国‘樟树奖’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斯霞老师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非常艰苦,在附小时用的是烧煤的小炉子,家里只有一个碗柜,一个锅。她每天早晨五点钟到菜场,买点小青菜,然后饭煮好了,一天吃的东西就都在里面了。
但勤俭节约的斯霞对别人十分慷慨,不管是同事、朋友、贫困学生还是其他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她都会解囊相助。
2009年,斯霞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2019年9月25日,斯霞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在斯霞老师的大理石墓碑上,仅仅镌刻一句简短的碑文:“我为一辈子当小学教师感到自豪。”斯霞老师曾饱含深情地说:“我爱学校,我爱孩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我感到自己永远年轻。”
参考文献:
1.林茂,《永远的小学教育家:斯霞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变奏》
2.杨林国,《追寻教师美德——基于斯霞教师美德的研究》
作者:松子
文章来源:江苏教育博物馆微信公众号2021-06-01内容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