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走进苏派教育名家的浪漫往事

陶行知与吴树琴

陶行知18911946),生于安徽歙县,原名文濬。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活动影响深远,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倡乡村教育,并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进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实践,努力为中国教育谋求出路。

或许大家都听过陶行知用四颗糖果教育打架学生的故事,也知道他在南京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试验师范学校,但却不一定了解他和吴树琴女士的那段忘年恋。

故事要从吴树琴拒绝包办婚姻、从家中逃离开始讲起。她和有着相同遭遇的两位同学在安徽公学校长姚文采的介绍下,一起前往上海找到了安徽老乡陶行知,并听从陶行知的建议报考了中法大学

陶行知在学习和思想上给吴树琴提供了不少帮助,吴树琴因此十分敬重他,二人亦师亦友。

1936年,陶行知在出访美国期间收到了发妻汪纯宜病故的消息,悲痛万分。

就在陶行知漂泊异乡、悲伤苦闷之时,吴树琴女士的来往信件慰藉着他。陶行知也回信鼓励吴树琴精进学业。

后来吴树琴回忆说:“我从一个险些成了封建家庭牺牲品的弱女子,成长为有专门学问的新女性,陶行知是我追求新生活的最大支持者。”

在一段时间的书信交流后,两人的心逐渐靠近,陶行知向吴树琴寄来一首情诗倾诉衷肠:

罗矶四月雪未溶,冰晶玉洁姐妹峰。

我欲访兮无以登,一霎那间各西东。

梦中几次曾相遇,醒来人影俱无踪。

顶期桂花初香日,应有故人月下逢。

1939年的一个冬夜,陶行知和吴树琴正在花园中散步。他说:“我们已给那么多苦孩子建立了一个大家庭,我们自己也需要一个小家庭,我们结婚吧。”

陶行知对待与吴树琴的婚姻十分慎重,特地给吴家写去了信件,请求吴父吴母答应亲事。

陶行知的坚定和勇敢也换来了吴树琴的决心,二人择定于1231日结婚。兴奋不已的陶行知挥笔写下了一首《结婚歌》:

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欢喜你遇见了我,我遇到了你。当时是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有了一个你,从心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默脾气也要规劝勉励。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为着大我忘却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再从容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谁说教育家就不会玩浪漫呢?看着这些爱意满满的字句,任谁都会不由得为之动容吧?

新婚前夜,酷爱作诗作词的陶行知和吴树琴对词,一人一句,合撰了一份结婚通告书:

前世有缘,无法奈何。我也爱他,他也爱我。教学相长,如切如磋。好来好往,朝朝暮暮。万里长征,好事多磨。苦中有甜,彼唱此和。国难当头,理宜节约。替代钻戒,丹心一颗。不要媒公,不要媒婆。两相情愿,终身合作。主不请客,客不恭贺。敬告亲友,大家呵呵。

在育才学校副校长马侣贤的主持下,陶行知和吴树琴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礼上没有张灯结彩,没有披红挂绿,也没有磕头拜天地,只有育才学校百余名师生和前来贺喜的乡民们的热情祝福。

陶行知工作极其繁忙,除了兴办学校,还在为抗战奔走呼告,发表演讲,所以和吴树琴聚少离多。但是吴树琴却始终能够理解丈夫,在他身边不离不弃,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

陶行知的鼓励,使吴树琴得以成为新时代优秀女性;而陶行知也在妻子那里获得慰藉与支持。他们相濡以沫,成就了彼此。

叶圣陶与胡墨林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早年当小学教师,并参加新潮社和文学研究会。1949年后历任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等职。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叶圣陶还曾领导编写《新华字典》,并在新中国学生的教科书中,专门提出“语文”这一科目。

叶圣陶与胡墨林的故事,开始于一段包办婚姻。

1912年,18岁的叶圣陶与胡墨林的姑姑胡铮子共赴一场宴席。胡铮子非常欣赏他的才华,欲为他与侄女胡墨林牵线搭桥,成就佳话。

这桩婚姻定得非常顺利,因为是好友做媒,胡墨林又是一位在新式学堂受教育的新女性,叶圣陶很快应下了这门亲事。

不过,在此后的4年里,叶胡二人都没有见过面,直到1916819日,他们步入婚姻殿堂。

尽管没有恋爱基础,但二人共同对教育的理想、热爱,也让他们越来越信任、依赖。

由于工作原因,婚后不久这一对新人就不得不分居于南通、苏州两地。

一封封往来于长江南北的书信,寄托了他们对彼此的思念,“一来一往的信在半途中碰头,写信与等信成为盘踞心窝的两件大事”“不必为从未写过情书而抱憾了,汩汩如溪流,一封又一封,真有说不完的话”……

三年后,胡墨林转到叶圣陶所在的学校任教,这对夫妻终于结束了异地分居,开始了你侬我侬的日常生活。

叶圣陶从不掩饰他对胡墨林的思念与依恋,“墨不在家,便觉异样”“墨不在家,余则寂然无聊”,他越来越感到,有她在,他的生命才堪称完整和完美。甚至慨叹“除了与最爱的人同居,人间的趣味在哪里?

叶圣陶为自己第一个孩子起名为“至善”闲聊时,他还对自己的妻子说,若是以后再有儿子或女儿,便会取“至诚”与“至美”为名。

夫妻谈话间,处处包含了对未来殷切的期望,这样的日子,看似平淡,却温馨而甜蜜。

1922年,夫妻二人又迎来了第二个孩子——女儿叶至美,小名“小墨”,取自母亲胡墨林的字,这也承载着叶圣陶对胡墨林深深的爱意。

他们彼此吸引,又各自独立。在结婚14年后,叶圣陶仍然充满爱意地说:“对方怎样的好是彼此都说不出的,只觉得很合适,更合适的情形不能想像,如是而已。”

抗战爆发后,叶圣陶不得不带着一家人到处躲避战乱,本来幸福美满的一家如今却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为了生计,叶圣陶奔波于三个学校同时任教,胡墨林则担负起照顾一家老小生活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颠沛流离的日子终于过去,叶圣陶与胡墨林二人也将重心放在教育事业上。他们彼此的感情,历经磨难后也愈发坚韧。

然而,再坚韧的感情,也终有离别时。1957年的春天,胡墨林病逝了。悲痛之中的叶圣陶为她写作哀诗:

同命四十载,此别乃无期。

永劫君孤往,余年我独支。

出门惟怅怅,入室故迟迟。

历历良非梦,犹希梦醒时。

每逢胡墨林忌日,叶圣陶都会在日记里写“墨逝世若干年矣”,从未中断,直至1988年,94岁的叶圣陶去世……

吴贻芳与金女大

吴贻芳18931985),号冬生,江苏泰兴人,生于湖北武昌。1928年,吴贻芳受聘于母校——金陵女子大学,先后主校23年。吴贻芳致力于中国优秀的妇女人才的培养,她吸取现代西方教育理念,融合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观:完全人格教育、助人为快乐之本教育、至诚为社会服务教育。新中国建立后,吴贻芳主要从事行政工作。1953年,被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江苏省教育厅厅长。1956年,又被任命为江苏省副省长。她打破世俗观念,一生未嫁,把自己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1928年,吴贻芳在美国完成了博士学业,随即回国担任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这一年,吴贻芳刚刚35岁,校长一职,她一当便是23年。

担任校长后,吴贻芳四处活动,协调与政府、教会等各方关系;明确办学宗旨,确定严格的办学标准,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十分关怀。

除了接受知识教育外,吴贻芳还提倡和培养女性自立自强精神,比如和男性出去就餐、跳舞、出游时,要付自己的那份钱。

当时,金女大有些学生和附近的金陵大学学生谈恋爱。一天早晨,吴贻芳散步时发现窗下有一把椅子,原来是一个恋爱晚归的学生被关在外面,只好爬窗户进了宿舍。

吴贻芳很担心学生的安全,于是就把宿舍楼下的会客室划出一部分进行装饰,隔成许多半封闭的小间,里面设一些桌子和椅子,供恋人们聊天。在晚上九点之前,女同学可以带男朋友在里面交谈,只要求他们临走时把吃的糖纸瓜壳用纸包走。

因为有了固定的约会地点,学生们开始把恋爱戏称“local”,谁的男朋友来访,就纷纷打趣:“你的‘local’来了!”

有着开明恋爱观的吴贻芳,自己却终生未嫁。

也曾有人问吴贻芳为何单身,她回答:我在等一个合适的人。这是吴贻芳唯一一次回应。

1951年与金陵大学合并,金女大一共培养出999名毕业生,活跃在教育、医疗、科研等领域,人们把她们称为“999朵玫瑰”。

也许,在吴贻芳心中,她早已把自己“嫁”给了金女大,这个她一生所牵挂的地方。

钱钟书先生谈及与妻子的爱情时,说道: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木心先生在诗中写道: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些动人的话语,都蕴含着专一、执着、不为生活的平庸而消解感情的态度。

也许,真正的浪漫不在于一件礼物、一句誓言,而在于将一生的热情都献给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信念……

  

  

参考文献:

1.萧斌如,《陶行知与吴树琴的爱情故事》,中国社会科学报

2.《陶行知与吴树琴:相差25岁的爱情,虽相伴仅8年,也可以患难与共》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OTLLUK0543QWGK.html

3.《包办婚姻姐弟恋,婚前不见婚后情书不断,叶圣陶的爱情美得不像话》

https://3g.163.com/dy/article/G4V8QGHP0543WEOC.html

4.《叶圣陶胡墨林:婚前从未谋面,婚后发酵爱情,相伴41载的包办婚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EDFEKH40543QWGK.html

5.《吴贻芳:“和平与智慧的女神”》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10/142013857679.shtml

6.《纪念吴贻芳逝世35周年:中国首位女博士校长,一生未婚奉献教育事业》

https://www.sohu.com/a/430633176_120003965

  

文章来源: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微信公众号“江苏教育博物馆”2021-08-14(转载时图文有删减) 编辑:杨斐怡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1-09-2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