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以技术赋能教师数字素养评价


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数字素养水平的客观度量,也是数字化时代教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指南针。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教师数字素养评价能够对教师利用数字化技术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意识、能力和责任等进行深入洞察,这对于教师数字素养的持续精进以及数字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重塑评价标准,建立多维度、针对性评价体系。随着技术的持续赋能,教师数字素养评价的内容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此背景下,评价标准的重塑显得尤为重要。把握以评促学的价值导向,立足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这五个数字素养一级维度,在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下深入挖掘数据信息,精准把握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促进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标准从单一评价模式转向立体、系统的评价模式。另外,借助智能算法赋予评价标准体系动态调整、个性化生成等智能特性。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地域特点的教师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标准,找出各类教师在特定领域面临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从而制定针对性培训策略。革新评价内容与方式,促进多源数据融合与评价方式自动化。在衡量教师的数字意识和数字社会责任感这类抽象指标时,传统的问卷测量方法难以全面反映其多维内涵和深层次特点。为此,可以借助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等技术,打破数据壁垒,强化数据联通,汇聚来自教学平台、学习管理系统、社交媒体等不同渠道的数据资源,构建覆盖教师线上、线下、课内、课外全方位行为表现的数据证据库。借助语音识别、表情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对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细粒度分析,以获取更加丰富、生动、具体的评价证据,更精准地评价教师在数字化教学中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社会责任感。另外,通过部署无感监测设备、建立自动化数据处理与分析引擎,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及报告生成的全流程评价自动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技术嵌入对教师原有教学活动的干扰与影响,保障技术赋能数字素养评价的智能化与合理性。深化评价反馈结果运用,人机协同推进数字素养提升。要在预测模型与推荐算法等机器学习技术支持下,深入洞察数据背后的规律,及时反馈教师在数字素养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为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指导策略,帮助教师针对性补齐素养短板。同时,要将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渗透至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并加以常态化应用。要特别强调评价的激励、调节与导向功能,引导教师将评价视为个人素养提升的得力助手而非硬性考核,确保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评价结果,精准定位并持续改进相关问题。此外,还应倡导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凭借个人在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对机器生成的数字素养评价反馈结果进行有意识地筛选,与技术形成高效且合理的协同工作形式,共同监控并提升个人的数字素养水平。


(作者:李艳燕 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智慧教育、学习分析。)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民族教育”20240911发布。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4-10-0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