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主要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传统文化空间和相关实物。这种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增强社区和群体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遗保护项目实施报告《印尼北加浪岸蜡染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和培训》中提出,目前全球已有大量将非遗纳入学校课程的实践,体现出正规学校教育能够在传统的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之外拓展非遗传承渠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非遗可以为学校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教学质量,因而鼓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非遗公约》)缔约国“确保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尽量完全融入所有相关学科的教育”。
印尼北加浪岸蜡染技艺面临的挑战
北加浪岸是印度尼西亚的一座港口城市,手工蜡染是该市传统支柱产业。该行业的从业者将丰富的自然、历史和文化内涵融入蜡染图案,使蜡染成为当地居民文化认同的组成部分,蜡染也成为大量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随着机器生产的带有蜡染图案的纺织品逐渐流行,当地手工蜡染纺织品的销售开始受到影响,手工蜡染技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有所下降。
为应对这一挑战,蜡染文化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蜡染博物馆”)于2006年在北加浪岸开馆,然而参观者寥寥无几。单纯的展览陈列难以显著提升公众对蜡染技艺这一重要非遗技艺的兴趣。蜡染博物馆营造出的文化空间,也无法替代蜡染知识和技能在家庭中以口耳相传和亲身体验的形式实现代际传承,而学龄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作为蜡染从业者的父母也不愿子女影响学业,因此蜡染传统技艺面临着日渐凋零的困境。
蜡染技艺融入各级学校课程体系
在学龄儿童日益疏远蜡染传统技艺和文化的背景下,蜡染博物馆的负责人开始设想将这一传统引入正规学校教育。在市长支持下,印尼北加浪岸市通过蜡染教育计划,将蜡染技艺纳入当地各级学校课程体系。蜡染教育计划旨在提高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理工学院学生对印尼蜡染传统的认识和欣赏,同时强调当地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传统蜡染行业从业者应向年轻人普及蜡染文化的重要性。
对蜡染技艺教学人员的培训和教材的编写是该教育计划的必要准备工作。蜡染博物馆为该计划举办了讲习班,向计划的执行人员和学校教师先后传授了蜡染的历史文化价值、蜡染图案的象征意义、传统的蜡染技艺和教授学艺者制作蜡染的教学方法等。蜡染博物馆还为开展蜡染教育的学校编写纸质教材,将蜡染融入语文、生物、化学、计算机和历史等多个科目的教学。
幼儿园和小学的蜡染教育侧重于体验。幼儿园儿童使用毛笔而不是专用的蜡染笔涂蜡,也不学习复杂的技巧,主要体验在布上创作图案的乐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用毛笔绘制蜡染基本图案,高年级学生则开始学习使用特制的竹笔和铜制的印模制作蜡染作品,还可以将作品带回家向父母亲友展示,提高父母亲友对蜡染的认识。
初中的蜡染教育侧重于设计和成品制作。初中生独立或分组设计蜡染图案,并制作各种实用品和饰品。有些设计和成品制作有着较强的创新性,如设计蜡染凉鞋,或将蜡染图案设计在摩托车头盔上等。普通高中的蜡染教育则引导学生学习蜡染图案的象征意义,并开创性地将蜡染引入语文、生物和化学等科目。例如,语文教师讲授与蜡染有关的文章,生物和化学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制作蜡染使用的天然染料,计算机教师介绍如何使用分形技术设计蜡染图案,历史教师则讲授蜡染发展传承的历史。
职业高中和理工学院的蜡染教育更加突出专业性。职业高中的学生对蜡染的学习更为深入,他们中很多人最终选择了从事蜡染相关职业,即使是非蜡染专业的学生也会把蜡染研究作为选修课学习。在蜡染课程框架下,职业高中的学生还经常在蜡染博物馆担任讲解员和培训师,从而获取文化传播方面的实践经验。印尼北加浪岸市理工学院则开设了学制3年的蜡染专业,以培养该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与高中类似,理工学院的蜡染学习通常与化学和环境科学等科目的学习相结合。学生还系统学习各种图案和花纹的象征意义,并独立设计作品。
蜡染教育计划成效和启示
蜡染教育计划的实施给当地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学生不仅通过理论学习理解了蜡染这一地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还通过实践对蜡染技艺的复杂性和蕴含的人类创造力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从而对蜡染行业从业人员产生了敬意,部分学生还对从事蜡染职业产生了兴趣。蜡染技艺作为一种特别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在设计蜡染图案和制作蜡染作品过程中,自身的耐心、自信心、自我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也有所提升。
为使非遗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非遗公约》提倡其缔约国向公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开展宣传工作和普及教育。印尼北加浪岸市的蜡染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非遗保护优秀实践项目,也给教育发挥非遗保护和传承功能带来一定启示。一是部分非遗项目具有融入各级正规学校教育中多个科目或专业的可能性,且作为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二是在正规学校教育中融入非遗项目是对非遗传承模式作出的创新。需要注意的是,正规学校中的非遗教育只是对家庭传承或师徒传承等非正规形式传承的补充,并非取而代之。三是在非遗融入学校教育过程中,应保证相关从业者广泛和深入的参与。四是根据教育对象的接受水平灵活选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印尼北加浪岸市在工具操作、设计制作、布料染色和处理、蜡染技艺研究等方面,根据不同层级学校学生的具体需求和水平进行灵活调整。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4-10-17 第09版版名:环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