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一所公办小学的科学实验课上,任课教师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老师身边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后来,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任课教师专门统计全班学生有多少人认识白蜡烛,结果有95%的学生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以前上课也会用到蜡烛,所以一直理所当然地认为学生都认识。直到那个学生偷偷来问,我才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任课教师的反应,代表了很多成年人的心声。
九成学生不认识蜡烛,看到这样的调查结果,大概不少有点年纪的成年人都会感到诧异。毕竟,在电力供应不足的年代,停电伴随着很多人的成长记忆。蜡烛是家家必备的照明工具。在一个个漆黑的夜晚,是蜡烛给人们带来光明与温暖。电灯突然熄灭的那一刻,只要家里还存有一支蜡烛,心里就不会慌张,生活节奏也不至于被打断。
然而,时代在发展,不知不觉地,停电的日子越来越少了。对于很多城市家庭来说,一年到头都难得有几次夜间停电的经历。蜡烛也不再是家庭备用的照明工具。事实上,现在要到商店里买一支照明用的白蜡烛,恐怕已经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非要应对突发停电情况,家里准备一支手电筒就是,而手机、平板电脑等充当临时照明的电子产品更是比比皆是。小学生从没见过白蜡烛,虽然让人感到些许意外,却在情理之中。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常识的概念也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一代人也有对生活常识的不同理解。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人的生活常识不知道发生了多少迭代。现如今,蜡烛与其说是照明用具,不如说是美化生活的工艺品。当代小学生对蜡烛的认知,大概主要是插在生日蛋糕上那种细细长长的彩色蜡烛,照明用的白蜡烛跟蛋糕蜡烛在形态上完全不同,难怪多数小学生都不认识。
这些天,一台名为“时光博物馆”的展览在全国各地巡展。跟许多博物馆展览不同,时光博物馆的展览品并非奇珍异宝,而是过去40年间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寻常物件。尽管以历史的维度而言,40年不算太长久的时间,但中国人衣食住行生活方式的变迁如此迅捷,以至于很多事物都有了年代感,都构成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公交月票、磁带、红白机……这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常见物品,都会让现在的小学生感到陌生。
因此,小学生不认识白蜡烛,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更不必为此忧心忡忡。归根结底,白蜡烛已经退出日常社会生活,自然也不再是生活常识。其实,青少年了解新事物、掌握新的生活知识的能力,往往比上一代人要强得多。现在不是都在说,小学生都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技术了么?成年人非但不能以“一代不如一代”的心态看待青少年,还要随时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上时代。
值得反思的是,由于教材更新缓慢、教学方法陈旧,很多面向这一代学生的教学场景,确实会让孩子们感到隔阂与困惑。不单单是白蜡烛,像在相关报道中列举的一样:现在空气开关和电子式电能表已经普及,教材中依然是闸刀开关和机械式电能表;讲到大气压还以农村的抽水井为例;医院挂点滴的瓶子也从玻璃瓶改成了软塑料袋……教学场景保留着学生难以接触的旧事物,加大了学习的理解难度,有悖于实践性教学的初衷。
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1970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中写道,即使在不久以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无愧色地训斥年轻一代:“你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曾年轻过,而你却未老过。”但是,现在的年轻一代却能够理直气壮地回答:“在此刻这个世界上,我是年轻的,而你却从未年轻过,并且永远不可能再年轻。”在后喻文化时代,老一代人很难凭借有限的生活经验而站到知识的制高点。
当然,生活常识、生活方式时刻在变,对生活的热情,对实践出真知的追求,却具备永恒的价值。不熟悉、不了解白蜡烛固然没什么可惜的,但还有很多常识,因为城市孩子生活阅历的局限而未得到普及。比如,很多小学生天天吃着白米饭却没有亲眼见过稻田,不知道青菜叶是怎么形成交错镶嵌结构的。年轻一代对新事物的敏锐感固然值得嘉许,但也要补齐生活阅历的短板,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