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一生著作颇丰,留给后人800多万字的文稿、日记、诗集、书信、演讲稿,是一笔价值连城的宝贵财富。其中也有不少是描写家乡徽州的诗文,现选择陶行知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两首诗歌,以飨读者。
一、把徽州建成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宣言书
陶行知一生关注家乡的建设和发展,曾于民国16年1月4日(1927年)写给徽州同乡一封公开信,表达了他的愿望,绘就了徽州人文建设蓝图。
今天,我们手捧陶老夫子《给徽州同乡的公开信》,诵读之后,仍然感到扑面而来炽热、急切而有铿锵有力的爱国爱乡之情。文章第一段以绝对优美的词藻赞美家乡,开门见山地点出把徽州建成东方瑞士的宏愿,我们徽州人千万不要辜负新安大好山水。受陶行知先生这篇文章的启示,我的QQ昵称就取名“家住瑞士”,好多网友都认为我是国外的朋友。我们生活在徽州,是万分的荣幸,是上天和父母赐予我辈的恩荣,生在徽州,就是家住瑞士。陶先生周游世界,认为我们徽州“山水灵秀,气候温和,人民向来安居乐业,真可谓之世外桃源”,“察看他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和他相类,这个地方就是瑞士。”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建成东方瑞士呢?陶先生以非常自豪的口吻,平和的心态在赞美可爱家乡的同时,理性地指出我们有天时、地利但缺少人和。要成为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成为“独立不倚的国家”,只有“人民能团结而有自立、自治、自卫的能力”,这是国家富强,民族独立“颠扑不灭”的真理。
文章第二段,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徽州人的劣根,在与瑞士人民相比,“我们呢?平日各人自扫门前雪,从不为徽州做一个全局的通盘筹划,到了兵临脚下,急得抱佛脚呼和平。”只顾眼前利益,不能顾全大局,人民不够团结,能够认识到徽州人的劣根,就一定有办法改。怎样才能“享和平的幸福”,而不是“抱佛脚呼和平”、“讨和平”呢?只有“改弦更张,发奋为雄”,彻底改掉陋习,重树徽州人的新形象,“建立徽州万年不拔之基”。
第三段是这封公开信的主要部分。指出“向自己讨和平的方法只有一条路:徽州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振兴全徽的教育,开采全徽的矿产,革新全徽的农林,培养全徽的自立、自治、自卫的本领,以谋全徽人民的幸福。”作为享誉中外的大教育家,这封公开信不仅仅是写给徽州父老乡亲的。在金陵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一文中,陶先生就提出了“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把“振兴全徽的教育”放在首位,大到一个国家就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其次是要“开采全徽的矿产”使人民早日致富,“革新全徽的农林”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徽州全体人民团结起来”“要有普遍性、继续性、永久性”,做到这些,才能“把徽州做成中国的一块优美的领土”,最终目的是“把徽州人做成中国的有智慧,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创造一个能自立、自治、自卫的新徽州”。推而广之,一个地区优先发展教育,一部分人率先致富,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振兴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使富裕、文明、强大的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东方。
文章最后一段是陶行知先生饱含激情地向世人发出的至诚至真的邀请,“欢迎大家来登黄山,游练水,凭吊朱晦庵、戴东原”,因为“将来的新徽州要造成一种境界,使得别人不愿、不忍、不敢在这里杀人放火。”我们徽州不但风景优美,而且名人辈出,文化底蕴厚重,是理想的旅游目的地。经过全徽州人的努力,将来必定有一天把徽州建成东方瑞士之时,徽州就是人世间的世外桃源,这公开信就成了一封把徽州建成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宣言书。所以,陶先生在文章最后,殷切期望“我们最敬爱的父老兄弟姐妹:我们千万不要辜负新安大好山水,我们要把我们一个个的小生命捧出来,造成徽州的伟大的新生命”。盈盈一封信,脉脉故乡情。
二、隆重推介黄山的广告诗——《题黄山游记》
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语。中华本土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地地道道的黄山人,很遗憾,他从来没有上过黄山,但是他于民国15年10月(1926年)在游泰山时写了一首赞美黄山美景的诗,在他心目中泰岱匡庐远不及我梦中黄山奇异:
题黄山游记
少年生长黄山边, 足迹未到黄山前;
黄山之神如有灵, 应已记过万万千。
我身未到黄山巅, 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
三十六峰似曾到, 峰峰与结梦中缘。
泰岱匡庐虽奇异, 比我梦中黄山远不及。
人生为一大事来, 丈夫志在探新地。
屈指三万六千场, 归老黄山终有日。
此日终须到, 此约今朝立。
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
民国十五年十月 题于泰山下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山人,陶行知终生的缺憾,“少年生长黄山边,足迹未到黄山前”,为自己一生从来没有上过黄山而倍感内疚,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魂牵梦萦。在登上泰山时他写下了这首优美的诗篇。“我身未到黄山巅,我心已见黄山之尊严;三十六峰似曾到,峰峰与结梦中缘。”游子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一个爱国的人必定热爱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事业有成,莫要忘记是家乡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是他少年立下的志向。“屈指三万六千场”掰起指头算算,人生三万六千日已是百岁老人,活过百岁的人终究是少数,所以“归老黄山终有日”应该是他的遗愿。“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游子创业在外,叶落归根是传统徽州人的精神情结,梦回徽州,死后一定要魂归故里。“此日终须到,此约今朝立。”愿苍天大地、黄山青松作证,“黄山与我愿毋违,看取方子之书助相忆”,到时候,可要提醒我哦。陶先生自从17岁离开徽州后,从此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只是在读金陵大学时回过家乡一次,一生为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最后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死后葬在南京劳山脚下的晓庄师范校园内。“黄山之神如有灵”应该永远记住这位徽州的游子——伟大的人民教育陶行知。
三、一首描写黄山云海的绝妙诗——《题黄山云海探奇图》
在陶行知先生诗歌集里,描写景物的诗歌不多,写得这样有情有趣有色有味的诗,也仅有此篇。黄山有四绝,分别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陶行知对黄山云海情有独钟,在为则由先生所画的《黄山云海探奇图》上题写了此诗,盛赞黄山云海这一天下奇观,并请振华先生教正:
题黄山云海探奇图
记得昨夜住山村,如何水天竟不分?
眼前景物尽非是,三十六峰被谁吞。
此去疑是蓬莱岛,万顷烟波望断魂。
忽然一阵狂风起,青天还我旧乾坤。
在陶先生笔下,黄山云海美轮美奂,似人间仙境。早上起来看到昨夜住的山村,眼前“如何水天竟不分?”,原来是被黄山云海所淹没了。漫山遍野涌起的云海淹没了眼前的景物,淹没了黄山三十六峰,铺天盖地的云海淹没了一切的一切。第二句诗中的一个“吞”字,写出了黄山云海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动感十足。从“水天竟不分”到“疑是蓬莱岛”,莫非是天上人间,飘飘渺渺,诗人乐而忘返。读此诗,我的脑海里似乎浮现出游览蓬莱时,站在八仙登海处所看到的情景:远处的岛屿在上下波动,不是岛屿在动,而是海水波涛起伏引起的错觉,是你的眼睛骗了你,看黄山云海似有同感。“万顷烟波”是云的海洋,云海在动,三十六峰在烟波上跳跃,那是一幅运动着的难得见到的泼墨山水图。忽然间,一阵狂风起,青天还我旧乾坤。不识趣的轻狂之风,吹走了美妙的烟云,青山依旧,乾坤朗朗。云海来得快去得也快。陶先生用短短的四句诗,把虚幻无物而有形的黄山云海,描写地惟妙惟俏,形象、生动而有灵气。
诵读陶行知赞颂徽州的经典美文,可以帮助我们汲取徽文化元素精华,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加强爱国爱乡教育,对强力推进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精读陶行知三篇佳作,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抬头乐干,促进旅游文化绿色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陶老夫子的夙愿——把徽州建成东方瑞士。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努力着!我们期待着!
徽州人的新使命
——给徽州同乡的公开信
我们徽州,山水灵秀,气候温和,人民向来安居乐业,真可谓之世外桃源。察看他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和他相类,这个地方就是瑞士。我们有瑞士的天时和地利而没人尽瑞士之人事啊!瑞士虽小,处于列强之间,岿然能成为一个独立不倚的国家。虽在欧洲大战当中而不转入漩涡,这都是因为他的人民能团结而有自立、自治、自卫的能力,所以才能颠扑不灭。
我们呢?平日各人自扫门前雪,从不为徽州做一个全局的通盘筹划,到了兵临城下,急得抱佛脚呼和平。殊不知和平是要出代价的,和平是要自己赚来的。孟子说得好:“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给我们和平的人,也能给我们兵祸。惟独有自立、自治、自卫能力的民族,才能享和平的幸福。尼采说:“弱是罪孽。”他的学说的坏处是鼓励弱肉强食;好处就在唤醒弱者改弦更张,发奋为雄。
所以我主张,向人讨和平不如向自己讨和平。向自己讨和平的方法只有一条路:徽州全体人民团结起来,创造一个能自立、自治、自卫的新徽州。这个团结是要有普遍性、继续性、永久性的。这个大团结不但要应付暂时的军事,并且要建立徽州万年不拔之基。他的使命是要振兴全徽的教育,开采全徽的矿产,革新全徽的农林,发展全徽的交通,培养全徽自立、自治、自卫的本领,以谋全徽人民的幸福。他的使命绝对不是部落主义;他要把徽州做成中华民国的一块优美的领土,把徽州人做成中华民国的有智慧、有实力、有责任心的国民。
将来的新徽州很欢迎大家来登黄山,游练水,凭吊朱晦庵、戴东原。将来的新徽州要造成一种境界,使得别人不愿、不忍、不敢在这里杀人放火。我以至诚之意敬告我们最敬爱的父老兄弟姊妹:我们千万不要辜负“新安大好山水”,我们要把我们一个个的小生命捧出来造成徽州的伟大的新生命。
陶行知
十六年一月四日
作者简介:凌文, 1966年8月出生,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现任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馆长。近十几年来多次参与接待省部级领导来安徽陶馆参观,先后在《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政协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安徽日报》《江淮时报》《中国统一战线》《中国纪念馆研究》《生活教育》《党史文汇》《行知研究》等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几十篇,主编《陶馆通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巡礼——安徽省陶行知纪念馆》《师陶弦歌——歙县陶研实验学校成果汇编》《陶行知与徽州》,参与编辑《陶行知廉政文化教育读本》《陶行知家书》。被成都市陶研会聘请为荣誉理事、陶研专家顾问,被合肥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调创新中心聘请为特约研究员,重点研究方向为陶行知与徽州,著有陶研论文40余万字。
文章来源:转载自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歙县发布”2021-10-18 (转载时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