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农民”,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用在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黄金小学校长金昌华身上,记者感到,再合适不过。
新潮,是他在这个偏僻的农村村小当校长14年,力推国学和书法教育、劳动教育,创建农耕博物馆、村小植物园,组建小学女生舞龙舞狮队,建村小寄宿制学校,聘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成为村小的名誉校长……无论哪件事,在全国,至少在湖南,都是开创性的、新潮的。
农民,是他做的所有事,几乎又都是围绕农村,围绕土地,围绕乡土文化,都是为了农民的孩子,当然,他的外貌,跟当地农民好像也没什么区别。
不愿求“稳”,办出特色新潮学校
金昌华写得一手好字,正是因为这个,师范毕业才一年,他就被调到乡教育办,此后较快成长,工作的第八年就成为中学校长,才30岁。
可后来中学撤并,几个村小合并,他就成了小学校长。“先干一年,稳住局面后你就离开。”当时教育局领导承诺。
没想到这一“稳”就是14年,且“稳”出了湖南农村最有特色的村小。
“最开始只是想让学生写好字。”金昌华领着记者在校园参观,几百幅书法石刻、瓷刻、书法卷轴,装点着校园橱窗、教室墙壁、走廊横梁,甚至还有个学校碑廊,这可能是湖南农村书法作品最多的村小了,既有师生自己的,也有当地甚至全国名家的。金昌华说,当年几个村小合并,乱糟糟的人心不稳,有人甚至说要把学校卖掉,30万元,决策者几乎有些动心了。“撤了好几所村小,孩子们到哪上学呢?”只是抱着这样一个朴素的念头,他坚决不让撤,并且下决心要把它办成最好的、最有特色的。
怎么才能最好?说实话,当时年轻的金昌华自己心里也没底。地处偏远,校舍破旧,满是杂草,100多名从3所学校合并过来的孩子,80%以上还是留守儿童;师资呢,年轻的、能干的大多走了,剩下的多数干过行政,平均年龄50岁以上,“互不买账”。“稳住就好。”领导们也知道这个学校难搞,只对他这样要求。
热爱教育并且不服输的金昌华,当然不愿意仅仅求稳。
他从自己最擅长的书法开始。他说,字写得好的孩子,学习不会差。正好乡农校的胡铁汉老师也爱好并擅长书法,金昌华设法将他调到村小,于是,每周一节的书法课开起来了,书法特长班成立了。“村小的孩子能写出这么好的字?”一个偶然的机会,岳阳市政协主席、书法名家张治雄看到了孩子们的字,非常感动,之后多次领着省市的书法家们来校指导,师生们学得更来劲了,成绩居然也有大提高——连续六年,孩子们的语文成绩全区第一。
也难怪书法家们要感动,因为我们所见到的这个村小太别致了,除了碑廊镶嵌了200多幅书法作品外,宣传橱窗里也是满满当当,校园里几乎所有的房子、树木、花草、石头,或有详细介绍或镌刻着各种名言、古诗,走到哪儿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书香气息。学校还建起了百草园、百花园、百果园、蔬菜园、感恩植物园、农耕文化园、中草药园等,真的是满目葱茏,瓜果飘香。他建起了全区第一个寄宿制村小,孩子们吃的许多菜,就来自这些菜地。
学校的房子,却并不是那么高大上,至今全校没一台空调,上书法课的教室,是由原来的食堂改建的,且平时还是全校的大会议室;没有专用的黑板,书法老师胡铁汉上课时,常常是举着根长长的细竹竿,给学生们讲析墙上挂着的各种字。就这么个简陋的地方,金昌华给它安上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国学堂”。
围绕乡土,找回乡村校最宝贵的东西
“这么多植物又是哪里来的?为什么又要建农耕文化园?”给我们介绍情况时,金昌华汗湿的衣服上甚至起了白碱——更像农民了,但是我们还是有好多问题。
“是国学教育所需。”金昌华回答,这应该是黄金村小的第二大特点。《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笠翁对韵》《老子》《大学》这六大篇章,是黄金小学一至六年级孩子们的必修课。“这些书里提到了好多农具、植物,孩子们都没见过。”远离城区的乡下,孩子们不可能到博物馆、植物园参观,那就自己来!正好80多亩面积的校园里满是荒山,杂草丛生,金昌华和老师们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十几年里居然在校园里栽种了400多种植物花卉,收集了1500多件废弃的农具和农家生活用品。
蓑衣斗笠,水车扮桶、石磨鱼篓,月牙床、舂米臼……金昌华将这几百个老物件归置到老旧楼里,这就成了孩子们课后最喜欢来的“农耕文化园”。有人估算这些老物件价值4000万元,“我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金昌华说,其中有许多就是家长们送的。当然,经常拿着锄头、戴着草帽,在校园内挖坑刨地的金昌华,走村串户“收废品”的金昌华,也就更像农民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记者的话,从“农耕文化园”出来,金昌华又带我们走进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辣椒、丝瓜、南瓜、苦瓜、黄瓜,瓜果满园,“这就是我们师生的劳动教育基地。”金昌华边说边随手给我们摘下两条嫩黄瓜,顶花带刺,大家甚至没有洗就一掰几节开吃了,那叫一个鲜嫩。金昌华说,孩子们都喜欢上学,一下课,有到菜地的,到果园的,到“农耕园”的,“既是游玩处,又是课堂,还是劳动实践基地,一举几得。”金昌华详细地介绍着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每一个物件的来历,就像在介绍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他是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婚房在布置。”难怪有人这样评价。也是,金昌华把自己教中学的妻子调到学校,每天守着100多寄宿生,学校就是他的家啊。
“就没想着要离开?”2017年记者就到学校采访过,当时学校就获得了诸多荣誉,是市里推介的典型,众多媒体报道过,近万人参观过,以为40岁才出头的金昌华会荣升,没想到4年后他还在这儿,并且还在如燕子衔泥般,一点一滴地进一步建设学校,学生数从最初的127名增加到现在的443名,甚至有好多外乡外村慕名来的。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金昌华说,为了父老乡亲,为了乡村教育,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切身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为了让校园更美丽,从而吸引更多的师生,他心甘情愿成为“农民校长”。
作者:李伦娥 徐鹏(本报记者)张晓雅 袁瑞 娄梦瑶(通讯员)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03日 第06版 版名:校长周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