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崇明这所乡村学校,为每个孩子配备了“爸爸妈妈”

  

老年人口居多的乡村里,留守儿童的教育困扰着家长、学校。为此,一座乡村学校能做出怎样的努力?崇明区港沿学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改变传统插秧式的教学模式,利用自由组合式的课桌椅,创新“个别化”教育。这是港沿学校做出的尝试。从2019年开始,港沿学校教学楼里所有教室“改头换面”。颜色多变、梯形桌面的课桌椅自由排列组合,围成两三个“圈”;教室里布置不同形态的绿色植物养护架和小型读书角,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随时阅读。

根据不同的学科要求和学科特点,课桌椅能进行不同的组合,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合作学习,也能帮助各学科老师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二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会让同在一“圈”的小朋友们“比赛”识字;七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更喜欢让学生们互相探讨思考解题的基本思路。学生讨论之余,老师也会凑到学生跟前进行一对一辅导。

港沿学校充分利用小班化的特点,优化学习空间,打造温馨教室。不少学生表示,这样的方法方便了同学之间的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近两年,港沿地区产业调整、人口导出、人口分离政策等诸多因素导致港沿学校的生源不断减少。这些孩子中,留守儿童居多,家庭教育氛围不足,这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挑战。2018学年开始,港沿学校依托上海市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和区教育局实施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提升项目,坚持“个别化教育”,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从学习、生活、心理、思想上全方位助力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

港沿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马俊告诉记者,港沿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师生比较高,所以学校给每一个孩子配备了导师(平均1名老师负责3位学生),对于大部分留守儿童来说,这些导师就像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有什么心里话都可以跟老师说。通过这样的方式,除了学习上,孩子们的心理和生活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帮助,便于他们更好地成长。

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2020年,港沿学校入选首批全国百所乡村温馨校园。这对于马俊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她坦言,办好一座乡村学校不容易,但更不容易的是学校里的所有儿童,他们需要一个舞台展现自己,也需要一个机会被更多人看到。

  

刘黎明 方天扬作者单位:崇明区融媒体中心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上海学习平台/区级融媒/【菁菁教苑】2021-12-13图片有删减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1-12-2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