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0日,一场汇聚教育智慧、共谋教育发展的盛会——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盛大启幕。本次年会以“聚焦‘大先生’落实新课标,培育‘小先生’赋能新课堂”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以及新课标理念下的教育改革与实践。年会由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主办,宝山区陶行知研究会协办,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承办。参加活动的来宾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十届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南京晓庄学院原党委书记、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陈华;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会长吕左尔;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蒋立明等。活动还吸引了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以及陶研学者前来参加,共同见证了这一教育盛会。
开幕式上,宝山区教育局局长张治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张局长首先对年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高度赞扬了陶行知先生及其“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深远影响。他提到,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先生制”不仅焕发出新的生机,还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思路。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使“小先生制”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实施,学生们通过数字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张局长强调,这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正是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智慧的崇高致敬和生动实践。
随后,中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导周洪宇教授和中陶会副会长、《生活教育》主编陈华教授分别作了主旨报告,分享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参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想启迪和宝贵的实践指导。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导周洪宇教授作了题为“‘生活·实践’教育:21世纪的陶行知生活教育”的主旨报告。周教授深入阐述了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指出这些原理在当今数字化教育背景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他强调,“生活·实践”教育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实践育人指示精神,以陶行知生活教育为理论渊源,以马克思实践哲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学为理论基础,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素质教育新探索。周教授还分享了“生活·实践”教育在学校的实践案例,展示了该教育模式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等方面的显著成效。
陈华教授在讲话中回顾了陶行知先生在上海期间的教育实践和思想创新,特别是他提出的“小先生制”。陈华教授表示,上海作为陶行知先生曾经生活、实践和奋斗过的地方,对于学陶、研陶、践陶的众多教育工作者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提到,上海市陶行知研究协会在推广和实践“小先生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近期发起的“小先生成长行动项目”,以“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为实践路径,着力培育千百万“小先生”。
之后,十届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也谈到:“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的宝贵遗产,与新时代教育需求高度契合。新时代的“小先生”需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社会责任感。他呼吁将“小先生制”与新课标、新教材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合作与创新能力,并注重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微信公众号“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2025-1-1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