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教育体育局坚持多元拓展、教体结合,下大气力促进“五育”融合,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清晨,激昂的音乐响彻东区小学的校园,学校管乐团的学生们正在社团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合奏演练。学校在落实常规、薄弱学科上下足功夫,开发特色社团,发展学生特长,让学生在“向阳而生、向美而行”的校园文化熏陶下茁壮成长。
“学校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夯实常规教学,打造特色社团,以‘三团三队’建设为引领,有百余个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学校管乐团目前是富平县第一支学生管乐团,乐团A团现已初具规模,B团强化训练,C团逐年纳新,保障了管乐团发展的迭代更新,学生们在学习中收获技能,更收获自信。”东区小学管乐团辅导老师张景说道。
庄里初级中学则建立了校委会决策、政教处管理、年级主管检查、班主任落实、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管理体系。学校开设了32个学生社团,涵盖体育、艺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领域。
“我校常态化开展安全法治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和文明礼貌教育,给青春期学生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积极推进特色社团建设,600人安塞腰鼓社团成为学校的名片,足球社团连续三年获富平县中小学足球联赛初中男子组冠军,2024年获初中女子组冠军,跳绳社团连续两年获富平县中小学生跳绳比赛(初中组)团体冠军。”庄里初级中学政教处主任张光明说道。
庄里小学的小提琴社团成立于2023年秋季,孩子们在老师的专业辅导下,小提琴演奏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学校成立12个社团,制定社团发展目标和计划,在每周四进行社团训练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广阔天地。
“庄里小学坚持‘优秀+特长’的培养目标,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教育培养模式,让特色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在学校红色积淀的‘和乐校园文化’下,组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用‘和乐教育’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学生。”庄里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江慧芸说道。
陕压小学作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陕西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在五十多年的文化传承和知识传递过程中,秉承“松蕴育正知”教育理念,构建六大类校本课程体系和24个特色社团,融合传统文化和时代元素挖掘学生潜能,实现了整体育人的目标。
“足球、舞蹈、合唱属于学校传统精品社团,足球社团在过往的十届全县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中,我们7次斩获(小学组)冠军,舞蹈社团、合唱社团等也多次获得县级比赛一等奖,其中‘那些花儿’舞蹈社团荣获渭南市精品社团一等奖。今后,我校将继续深化多元化社团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育人品质,为每个孩子描绘成长底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陕压小学校长李靖说道。
据了解,2024年,富平县教育体育局创新素质教育工作模式,关注师生心理健康测评,持续开展家庭教育讲座,以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核心,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办学质量位居全市第一梯队。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局,全面优化中小学素质教育课程,打造特色活动,不断提升富平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探索‘以艺育美、以体润德’新模式。同时,持续化解富平中小学生节假日托管等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努力推动富平教育高质量发展。”富平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刘妮娜说道。
作者:黄涛(作者单位:渭南市富平县融媒体中心)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展播/陕西学习平台/县级融媒【城乡教育】/2025-01-13(转载时图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