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高千尺念沃土,水流万里总思源。12月12日,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南昌市行知中学教育集团)党委书记余静、副校长吴健民带领洛阳路校区和坛子口校区部分教师前往重庆育才中学、合川陶行知纪念馆开启行知精神寻根溯源之旅。
教育真谛:爱满天下,行知合一
冬日重庆,虽飒飒寒风拂面而来,亦难掩大家内心激动之情。余静书记一行首先到育才学校校内的陶行知纪念馆参观交流。重庆育才中学是由陶行知先生于1939年7月在重庆合川古圣寺创办,于1946年迁到渝中区红岩村,1950年迁到九龙坡区谢家湾,是全国著名的“师陶圣地,育才摇篮”。在育才中学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资料、著作手稿以及他在教育实践中的珍贵物品。陶行知先生作为伟大的教育家,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先进教育理念,他为推动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不顾艰难险阻,深入乡村创办学校,致力于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爱满天下,行知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也是先生留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财富。
随后大家来到育才中学科创展示中心,参观3D打印作品、机器人模型及手工实践成果等,还参观了艺术馆、排球馆等教学场馆,参观结束后听取育才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刘淑兰同志对重庆育才中学的介绍,及党政办主任李成梅对行知文化的内涵、行知文化的具体实践、行知课堂特色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分享,并与育才中学领导及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探讨了科创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学习了育才学校将科技创新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做法的宝贵经验。
寻根溯源:汲取力量,坚定信仰
悠悠嘉陵江,拳拳育人情。12月13日下午,余静书记、吴健民副校长带领大家来到位于合川区草街街道古圣村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和育才学校旧址参观。纪念馆门匾上,悬挂着前国务院总理李鹏亲笔题写的“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几个大字,庄严而肃穆。
讲解员声情并茂、深入细致地讲解了陶行知先生伟大的一生,抑扬顿挫的声调把大家带回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让大家沉浸于陶行知先生伟大的教育世界中,那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仿佛让人听到看到陶行知先生对旧中国教育的呐喊与勤耕。在这里,大家深入学习了他先进的教育理念,领略了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风度,震撼于他“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深刻感悟到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也更深入地认识了一位投身中国教育改造的先行者,一位满心热血的革命者,一位不断进取的学者,一位仁深泽厚的师者。先生的经典语录如璀璨星光,照亮教育的苍穹;先生的教育家精神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指引着无数教师的前行之路。
行知精神: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弦歌不辍行知路,薪火相传续华章。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最早身体力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家。毛主席题词称其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为“万世师表”。这是一次寻根之行,更是一次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它让我们铭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初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探索教育的真谛,以爱为舟,以责为桨,在教育的海洋中破浪前行。
文章来源:南昌市行知中学微信公众号 2024-12-20(转载时图片有删减)